1.一份“假”结婚证(根据实事成文)

王静存 静村流水

<p class="ql-block">1.一份“假”结婚证(根据实事成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78年春,我正在北京外交学院办公室当主任。一天上午,我正在院资料室查一份资料,资料室的管理员小李通知我接一个电话,说是我们办公室的女秘书小刘打过来的。我接了电话,一开始刘秘书就急急忙忙地说:</p><p class="ql-block">“主任,你快回来一趟吧!咱们办公室忽然来了乡下的老两口。他们一到就大哭大闹,说非找领导解决问题不可,闹得整个楼层的人都办不了公。”</p><p class="ql-block">“是吗?怎么回事?”</p><p class="ql-block">“暂时还不清楚,人家说见了领导再细说。院长们只有张副院长在办公室,可他现在正开一个电话会议呢!他让我告诉你赶紧回来处理这个问题。”</p><p class="ql-block">“好吧,我马上就过去!”</p><p class="ql-block">说完,我放下手里的活,急匆匆回办公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的办公室在另一栋大楼的第三层。我匆匆赶到时,整个楼层居然相当安静。刘秘书正在办公室门口迎候着我。</p><p class="ql-block">“现在情况......?”我问刘秘书。</p><p class="ql-block">“现在那老两口总算被劝得安静多了。我把他们让进会议室里等你呢。”刘秘书悄声说。</p><p class="ql-block">“哦......”</p><p class="ql-block">在刘秘书的陪同下,我向会议室走去。走到会议室门口时,我就听见一个男人的呵斥声:“别哭了!听见了没有!......你看你真是个糊涂虫,对我哭哭啼啼有个屁用!待会儿他们领导来了,你就放开嗓门哭,哭得把房盖都挑起来才好呢!”同时,一个女人抽抽搭搭的哭声也传过来。</p><p class="ql-block">面对这种情况,我当然知道自己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一个处理问题的领导人“望之俨然,接之亦温”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推门进了会议室时,刘秘书首先指着我向他们介绍:“这是我们的办公室主任!”我人之常情地对他们微笑着点点头:“你们好!”</p><p class="ql-block">一见之下,这老两口马上站起来。老头首先大叫起来:“哎呀,我的主任哪,我可见到你啦!我们家可是出大事了!我们......”不容老头说完,老婆竟哇地哭起来。我马上拉下脸来:“你们这叫干什么?有事说事嘛,怎么能哭哭闹闹的!今天咱们先把话说清楚:你们要在我这儿解决问题,那就安安静静坐下来,该说啥说啥;要是一开始就哭哭闹闹的,那么,先到学校保卫处去,由那里的治安人员解决你们的哭闹问题!”</p><p class="ql-block">我这态度,这几句话,还真把他们镇住了,谁也不叫不哭了。我换上客气的态度,说:“二位请坐吧!”,转身又对刘秘书:“请给二位客人端上茶来!”</p><p class="ql-block">老两口坐下后,我悄悄打量了他们一下。他们大约50岁,一副风尘仆仆远道而来的模样。在城市,平常到早市上买菜,这种模样的卖菜农村人倒是很常见。</p><p class="ql-block">“好,有啥事说说吧!”我说,还是那“望之俨然,接之亦温”的态度。</p><p class="ql-block">显然,老两口都极不善言辞,听了我的话开始面面相觑。</p><p class="ql-block">“你先说吧!”老头用胳膊肘捅捅老婆,说。</p><p class="ql-block">“还是你说吧!”老婆对老头说,“咱们家啥事还不是你先出头啊!”</p><p class="ql-block">“谁先说都是一样!有事说事,都不用拘束!”我尽量和气地说。</p><p class="ql-block">我的确不容许他们又哭又叫,可也总不能把人家吓住呀!显然,这老两口都没大见过世面,我应该给他们理解和适当关照。</p><p class="ql-block">“那......那我就说。”老头先对老婆说,然后转而对我:“主任呀,是这么个事。你们这里不是有个学生郭涛吗?我们是他的老丈人和丈母娘。.......”</p><p class="ql-block">一听说是郭涛的老丈人和丈母娘,我心里咯噔了一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天前,我就接到了这老两口的一封长信。显然,信是由别人代笔的。信的内容大致3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他们村在河北省唐山地区迁安县山区。我们学院新生郭涛原是他们村的插队知青。在多年的劳动与生活中,他们的女儿枣花(大名韩晨华)与郭涛自由恋爱并结婚。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后,郭涛考上了大学——考入我们学院。考上大学后,郭涛就断然向妻子枣花宣布“终止婚姻关系”(郭涛的说法)这一宣布,使枣花和枣花的父母都犹如五雷轰顶。受打击最厉害的当然是枣花。枣花不仅哭成个泪人,而且大病不起。当然,郭涛这丧尽天良的行为也引起了全体村民的无比愤慨,大家纷纷骂他是当今的陈世美。</p><p class="ql-block">第二,北京外交学院是一所中国顶级的大学,对考生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其中一条规定就是:只招收未婚青年。郭涛这个已婚人在填写个人简历时居然在“婚否”一栏中填写“未婚”,实属严重作弊,即使已经入学了,也应按国法校规开除学籍。</p><p class="ql-block">第三,现在“女方”这么兴师问罪,目的其实不需隐瞒:威逼郭涛老老实实地退学,回家和妻子枣花重归于好,两口子好好过日子,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是也;但是,如果他硬是敬酒不吃吃罚酒,非当这个陈世美不可,那么,好,他们毫不留情地用法律这把铡刀来“铡”他!</p><p class="ql-block">我把上述内容仔细研究一遍,发现唯第二条直击要害。如果郭涛在“婚否”这一栏里的确作弊了,那么,毫无疑问,他要被开除。这么一来,他可的确惨了——还真的是要被法律这把铡刀“铡”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于是调出郭涛的档案来看。在他亲自填写的简历里,“婚否”那一栏中的确明明白白两个字:“未婚”。这份简历表是经由郭涛所在村的大队部审核过的。最后一栏的审核意见中写着4个字:情况属实。上面还盖了本大队——一级政府——的鲜红公章。</p><p class="ql-block">一时间,我面对着这份简历,简直一头雾水:“这到底怎么回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