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 文:丫头(云萍)</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0626485</p><p class="ql-block">图 片:丫头</p> <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婆姓杜名美珍,出生在云南蒙自一个汉族人家,从小被封建社会缠足,是标准的三寸金莲。外婆的小脚根本买不到鞋子,历年来都是母亲一针一线手工缝制,母亲每年都会根据季节变化为外婆备好换季的各种小脚鞋子。</p> <p class="ql-block"> 外婆15岁被嫁到蒙自依山寨(解放前叫雨洒宅)的彝族村子做了外公的媳妇。</p><p class="ql-block"> 外婆一生生了13个孩子,由于条件差,大多数都夭折了,仅仅养育了大舅,小舅,姨妈和母亲四个孩子,母亲排行老三,天性聪慧勤劳善良,深得外婆的宠爱,也是外婆的好帮手。</p> <p class="ql-block"> 外公在我叁岁时便离世了,没有留下多少印象,但是我的小脚外婆却陪伴了我的童年,青少年时代,童年的幸福一半是外婆给的。</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是文革时期外婆带我和妹妹时的照片。记得父亲被派到曲靖劳改矿区任总军代表搞支左运动,母亲带着哥哥也去了矿区,把我和妹妹交给了没有文化的小脚外婆(有点重男轻女吧),当天夜里造反派就冲击了军营(好在父亲白天离开前转移了军械库),造反派一脚蹬开我家的木门问:你爸爸呢,我和妹妺吓得跺在外婆身后不敢吱声。外面的冲突声,枪弹声乱成一团,支援部队赶过来,造反派不敢多逗留便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 次日外婆简单收拾好行囊,一个白色帆布做的,上面收口的大圆布袋(有点像阿凡堤的行襄),找了辆马车,带着我和妹妹来到昆明最早的春城饭店住下(记得是在金碧路与塘子巷的交叉口上)。外婆让我们俩姐妹就座在行李袋上,且放在饭店大门口(也许她认为这样安全些),外婆自己去火车北站买我们次日去开远的火车票。</p><p class="ql-block"> 外婆顺利买票回来,安排我们住下,吃了晚饭,依稀记得一位姓白的叔叔(认识父亲)见小脚外婆行动不变,又带俩女孩,主动提出次日一早送我们去的火车站,我们顺利回到了开远青年路外婆的家。</p> <p class="ql-block"> 停课闹革命的年代,和父母的联系也断了,外婆就是我们姐俩唯一的亲人,大舅舅偶尔也会来看看我们,大舅喜欢玩麻将,每次外婆都要他给钱。</p><p class="ql-block"> 那时外婆还没有退休,给我们做完早餐,外婆用浓浓的红河话交待:嬷,乖乖呢在家,阿婆下班回来带好菜给你们吃(外婆公司合营后一直在蔬菜公司工作到退休)。这样的日子也不记得是过了几年,春节,八月十五外婆都会很有仪式感的为我们安排各种美食,大阉鸡是必须有的,一鸡外婆做出四种吃法,油淋鸡,凉鸡,清汤鸡,炒鸡杂都特别好吃,没有圆桌不团圆,外婆就用大簸箕摆台,用大澡盆子垫底,地上铺满青青的松茅草,满屋清香。回想起来,这些都是外婆的良苦用心,为我们营造快乐,她担心我们想爸爸妈妈,想回家。</p><p class="ql-block"> 那时我就跟隔壁的老五孃(其实就是小姐姐)学会了各种钩花,编织技能,外婆拆线手套给我做钩花线,坐在外婆家门口,我的编织技能成了一道风景,人小个头小,编织的物件大,我拿不了,外婆给我一个菜篮子专用,钩好的物件得有地方摆呀,把自己摆成了青年路的一道风景,被路人夸得美滋滋的。</p><p class="ql-block"> 记得哪年的夏天,我和妹妹出去玩耍,外婆派出一条街的人到处找我们,当我们急急忙忙跑回外婆家时,看见父亲正在客厅泡脚,父亲专程来接我们姐妹俩回家啦,当时我对父亲还有点陌生感,很长一段时间只要父亲对我说话声音大,都会觉得很委屈。</p> <p class="ql-block"> 外婆退休后,有国家发的退休工资,每年就分别到四个孩子家各住一段时间,外婆都是自带饭菜票,说话做事非常有底气,每家人都很敬重外婆。</p><p class="ql-block"> 当然外婆在我家住的时间最长,一是父亲对外婆特别孝敬,每天给外婆泡脚,修脚,妈长里短地叫着,母亲给外婆做鞋,做衣服,我们仨姊妹又很听话,外婆负责买菜做饭,安排我们的生活,外婆很会计划搭配,觉得外婆做的饭菜特别好吃,每天都在新花样,放学都忙着往家赶。</p><p class="ql-block"> 直到我高中毕业应征入伍,是外婆和爸妈一起把我送到武装部的,当天下午专程去照相馆拍了全家福。</p> <p class="ql-block"> 1981年我提干后到大理11军完成军事表演任务,首次顺道回家没有见到外婆,那年外婆在开远小舅舅家居住。</p><p class="ql-block"> 1982年我有两年45天的探亲假,在家陪父母用了20天后,按耐不住想念外婆,自己买了火车票,到开远小舅舅家陪外婆住了一个星期,大外孙女提干了,是女军官了,外婆很自豪,人前人后总是挂在嘴边,每天我午休起床,外婆都会为我准备好开远的凉鸡米线或越南小卷粉。</p><p class="ql-block"> 我买了外婆喜欢吃的各式点心,外婆还是省着吃,每天尝一点点,专门给外婆买的生日蛋糕,被老人家上锅一蒸,蛋糕成了大花脸。</p> <p class="ql-block"> 外婆的一生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形态,外婆总是以包容,豁达之心对人处事,总是喜欢帮助别人,任何时候都不铺张浪费,外婆总是说: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就受穷。</p><p class="ql-block"> 外婆虽然离开我们几十年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深深地印在我心里,是外婆陪伴了我和妹妹的童年,在动乱年代给了我们安全和稳定的生活,外婆的爱宽广无私,对身体单薄的我更是呵护有佳,由于打小受外婆的耳濡目染,当家理财的能力一半源自母亲的遗传,一半来自外婆的言传身教。</p><p class="ql-block"> 我的小脚外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8.15于昆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