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576893</p>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在川藏线沿路,有这么一滴在地球表面的眼泪,静谧地躺在格聂神山上,大家叫它格聂之眼。格聂之眼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海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格聂景区,是景区的核心景点。据说格聂之眼8月至9月是古尔尼眼睛最美的时候,也是最佳观赏期。格聂的眼睛被绿草环绕,更加凸显了葛聂眼睛的神秘。我们是七月中旬到的,因为雨量不足,所以没看到水汪汪的格聂之眼,但也足够让我难忘。 格聂的眼睛的来源。第一种是在广阔的山前冰水堆积平原形成时,在格尼之眼下有一个冰核,经过多次冻胀,冰核越来越大。后来环境温度升高,冰融化,地面下沉,形成一个近似圆形的坑而形成。 公路上观光的车辆源源不断,仿佛与远处的格聂圣山遥相呼应。 另一种可能与泥沙沉积有关。在其形成之初,古尼眼所在的位置沉积了大量的沙子,而且沙子的渗透性会比周围的淤泥强得多。 四周花草簇拥,迎风舞动,存托这格聂这座美丽的神山。 蓝天白云下,远处的格聂圣山给人壮观、神圣的美丽。 这只“通往天堂的眼睛”,镶嵌在神秘的格聂神山草甸深处,是一个直径只有几十米的圆形湖泊,堪称大自然赐予神州大地的奇观。 格聂峰,海拔6204米,位于东经99.8°,北纬29.8°,在沙鲁里山的中段,海子山的南端,四川省西部理塘高原定曲河之间,是沙鲁里山的主峰。 <p class="ql-block">这里海拔4000米左右,周围生态极为脆弱。一年四季,天堂之眼不停变换着色彩。</p>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高海拔地区风景的模版。光影婆娑、荒凉的石头山、碧蓝的高山海子、一望无际的高山草甸花海……。 大地之眼。 2006年底,经验丰富的美国登山家、52岁的查尔斯·弗洛(男)和39岁的克里斯汀·博斯科夫(女)前往格聂攀登,在海拔5300米处不幸遭遇雪崩,双双遇难身亡,查尔斯的尸体于2006年12月27日被发现,克里斯汀的尸体则于2007年7月3日才被找到。 水洼中间,长出一圈淡淡的水草,一只大大的眼眸,凝视天宇,眼眸边上,一圈蓝色的天光掩映,如同能洞穿世间的蓝色之眸。 这里具有神、奇、雄、秀的特色,在阳光照映下如诗如画。晴天,在两三百公里以外也能观见主峰高耸入云的壮景。 沙鲁里山属于横断山脉的一支,是金沙江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其西与伯舒拉岭、他念他翁山平行,其东与大雪山、邛崃山等山脉同向并列。 限制了车辆进入,以前被碾压的草皮早已长出了新芽,之前的伤痕早已被抚,格聂之眼终于可以大大方方并安心地对游人展示自己的美丽。 格聂群山在花海的拥抱下美的让人流连忘返。 理塘高原属于个青藏高原第三纪夷平面的一部分,在其上面发育过大冰盖,属第四纪冰川中独特的一种类型,是研究青藏高原和世界冰川地貌学的宝库。 远处山坡在蓝天白云下光影唯美。 格聂峰北侧是面积达3000多平方公里的高原,海拔在4500-5000米之间,地形 起伏较缓,低洼处的积水湖星罗棋布。 1987年8月9日至12日,日本喜马拉雅海子登山队的飞田和夫、伊藤哲郎等12人, 分四批沿东南山脊首次成功地登上了了格聂峰顶。 这格聂之眼不愧是大地之眼,外观惟妙惟肖,真的让人感叹! 格聂峰周围群峰簇拥,5000米以上的高峰多达数十座。格聂峰顶部终年积雪, 山脊呈刃状,坡壁地形复杂,裸岩峥嵘,多悬崖峭壁。 2011年10月28日13点19分,BIGPACK全程赞助马一桦团队成功登顶格聂峰顶,此次马一桦团队一行三人沿南壁冰川路线直上登顶,属国人首次成功登上这座山峰,为国人登顶格聂书写了新的篇章。 高原天气瞬息万变,一会晴空万里,一会雨。 我沿着格聂之眼四周走了一圈,从上下左右观看,在不同的背景存托下美的不可言语。 2015年8月16日,川藏队,首次成为国内第一支获得政府许可公开考察攀登的商业队伍,川藏队队员11人以及摄影人员2人,共13人成功登顶,开辟了格聂峰的商业化的先锋之路。 <div>格聂南线的自然风光令人陶醉。群山巍峨壮丽,蓝天白云下草原牛羊成群,湖泊清澈见底,花海绚丽多彩。在这里,你仿佛会置身于人间仙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次按下快门,都记录下大自然的美丽瞬间,让人更加珍惜生活和热爱这片土地。人一定要多多出去走走,《黄帝内经》中说,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人+木=休,人+山=仙。让我们去拥抱大自然,呼吸天地清气,去拥抱山水,感受万物有灵。</div><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