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脊梯田

飞越浪花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们来到了位于桂林市龙脊镇平安村龙脊山的龙脊梯田景区。在景区售票处购了门票(80元/人),继续驾车17公里到达平安寨景区的停车场。</p><p class="ql-block"> 农家乐老板开车过来接我们进寨,山路比较窄,车较多,会车三次都停下来等候,比较耗费时间。</p> <p class="ql-block">  入住的是壮家木楼,属于干栏式建筑,是在木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是中国南方地区众多民族普遍采用的传统居住形式。</p><p class="ql-block"> 村寨里经营餐饮和住宿的基本都是本地人,而且很多就是在自己家里开小旅馆兼小餐馆。</p> <p class="ql-block">  午餐首选壮家竹筒饭,店家说要等半个钟头才能做好。我们先到二楼房间休息,一阵烟气透过木楼的门窗缝隙传了上来,估计正在烤竹筒饭吧,这可真是壮家原生态的烟火味啊。</p><p class="ql-block"> 开饭了,竹筒里除了米饭,还有腊肠碎、红萝卜丁、南瓜丁等等,竹子的清香和稻米的软糯完美的结合在一起,口感不错。</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天龙胜最高温36度,避开高温和暴晒的时段,下午4点多我们就才出门观景去。</p><p class="ql-block"> 一条参差不齐的石板台阶在木楼之间穿过,我们沿着这窄窄的石阶往上走。参差不齐的石阶上长出很多青苔,古朴自然中而又透出几分的历史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  桂北壮文化区位于云贵高原边沿,山势陡峻,龙脊壮族民居多建于山脚缓坡,这些木楼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瓜柱承托檀条的干栏式建筑,全木构架,装饰都集中在柱头、门窗处,朴素简约。(见下图最上方)</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房前屋后随处可见的芭蕉树。</p><p class="ql-block"> 村寨里,人往石阶上走,台阶旁的溪流自上而下,欢快地流淌,听着这水声就很治愈。路边有很多竹制的、钢制的水管,把水接上来做生活用水。</p><p class="ql-block"> 这些水清澈干净,石阶上行走的人,随时可以停下来,伸出双手去接一捧冰冰凉凉的水,洗洗手,洗洗脸,降降温。</p> <p class="ql-block">  横卧于石板路一侧的大竹竿,是简易的水管,仍然在承担着重要的输送水源的任务。</p> <p class="ql-block">  半山亭,供游人小憩的地方,依然是木构架的建筑。这里有小卖部,负责把货物驮送上山来的是这头骡子。</p> <p class="ql-block">  爬了一段上山的石台阶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七星半月观景台,站在围栏旁俯瞰。</p><p class="ql-block"> “七星伴月”由七个小山顶梯田和一个大的山顶梯田组成,整个山都是窄窄的梯田,田埂一圈一圈,像是画同心圆,也像是画等高线,小巧别致,却又匠心独运,它是龙脊梯田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  七星伴月观景台的后面的壮族建筑。</p> <p class="ql-block">  在七星伴月观景台看山峦起伏</p> <p class="ql-block">  龙脊梯田的历史悠久,据考证,梯田的耕作方式在秦汉时期已在龙胜一带形成,唐宋时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已达到相当规模。龙脊梯田始建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650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世界的桂林”</p><p class="ql-block"> 不少老外在景区内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过了七星伴月观景台,继续往前,层层的梯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  梯田在四五里长的坡面上延展,远远看去,无论是田埂还是田块,都是线状的,只是粗细有别,每一条线都是等高的,几十条一组,大多相互平行,沿着小山脊统一向外凸,到了小山谷又一齐向里面凹进去,整齐划一的波浪线,在跌宕起伏的地表山谷间穿行,犹如大海中的阵阵波涛,在起伏着,跃动着,后浪推着前浪,势不可挡,无比壮观。在数不清的线条中仿佛蕴含着的无穷的力量,龙腾虎跃,给人一种永不停息而富有韵律的动感。</p> <p class="ql-block">  远山如黛,近田含翠,阳光下的田野铺上了一层浅黄,明暗相衬,黄绿相映,目光所及之处,无不是赏心悦目的绿。</p> <p class="ql-block">  8月份,这里的水稻正处于盛夏生长季,拔节期的植株快速地往上长,茎秆伸长,稻苗高度显著增加,放眼看去,梯田呈现“千层抹茶”的绿色景观。看龙脊梯田,不必要等4、5月份的灌水期,也不是非选金秋不可。眼下就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一派清新自然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平安梯田横跨平安和龙脊两个行政村,这里除了“七星伴月”,还有“九龙五虎”,两个都是独特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  水稻作为典型的水生作物,其需水量显著高于其他旱地作物。这么大面积的田地是如何进行灌溉的呢?龙脊梯田的输水系统主要由引水渠和竹筒分水装置组成。古人依山势开凿了主渠和支渠,形成了蛛网般的沟渠系统,这些水渠利用重力将水从高处的水源引至梯田,实现了“水往低处流”的自流灌溉。而传统的竹筒或刻槽的木桩等分水装置,被用于精确分配水量,确保每块梯田都能公平地得到灌溉用水,古人的智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  梯田水稻的灌溉水源来自天然降水,山涧溪流,高山沼泽,山顶水库等。</p><p class="ql-block"> 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雨水是梯田重要的水源之一。景区内有常年流水的山涧溪流33条,大小溪流共50余条,这些溪流将高山森林涵养的水源引入,为梯田提供了大部分灌溉用水。龙脊梯田附近的高山上存在多处高山沼泽,其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景区内修建有水库,有效库容20万立方米,起到调节水源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主要是观赏梯田景观,壮楼错落有致,点缀其间,恰到好处。</p> <p class="ql-block">  对面那个陡峭山坡,流水长期的侵蚀,沟壑纵横,也许是因为地表太过于支离破碎,不适合修筑梯田,但仔细看过去,沟壑之上那些相对平缓的小坪,却有一些木楼散落<span>其</span>间,山区山多地少,为了少占耕地,人们宁愿把房子选择建在半山腰上。</p><p class="ql-block"> 梯田与木楼的完美结合,展现了独特的农耕和建筑文化。</p> <p class="ql-block">  暮色中的平安壮寨。</p><p class="ql-block">  壮楼多依山势而建,在坡度较大的山脚,常将屋基垒成梯田式,每一级横向排列若干干栏,平行伸展开去,形成“梯田式山寨”,与龙脊梯田的地形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这里山体最高海拔1180米,最低海拔380米,垂直落差大,其中700—1300米海拔范围内梯田分布最广。龙脊梯田坡度大多在26°-35°之间,最大坡度达50°以上。按理来说,已经算是陡坡上修梯田了,陡坡开垦容易加剧水土流失,泥沙冲刷的风险比较大,那这些问题又是如何被当地的壮民巧妙化解的呢?</p> <p class="ql-block">  答案是植树造林。这里呈现梯田和森林交错布局的现象,在一段较长的梯田下方,往往会出现一片森林,起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梯田之间长着很多杉树,树干高大笔直,这是建造木楼的主要木材来源。</p> <p class="ql-block">  点缀在梯田之上的那一排尖塔状的杉树,让人恍惚间置身于西北地区的高山上,杉树外观与西北的云杉林和落叶松相去无几。只是这里除了林木以外的植被,是长势正旺的水稻,那一层厚厚的,浓得化不开的绿,在提醒着你,这里是在温暖湿润的中国南方山区。</p> <p class="ql-block">  小朋友们在平安壮寨的梯田间摸鱼。浑浊的水中,不知道哪里有鱼,所以也只能靠摸索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9点,我们驱车从平安壮寨去往金坑大寨。金江河在山间蜿蜒奔流,公路沿着河谷延展,我们逆流而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路看到的河床大部分是裸露的,散落着很多大大小小鹅卵石。与其说是河,还不如说是一条小溪流。因流经山区,地势落差大,所以水流很急,水很浅,哗啦啦的水声像是在一路欢歌,吸引着我们好奇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靠山那一侧的公路旁,很长的路段都可看到裸露的岩石,有明显的层理,很显然属于沉积岩,经过地壳运动的挤压,岩层已经发生明显的倾斜,而且倾角比较大。</p> <p class="ql-block">  与平安壮寨不同的是,金坑大寨是瑶族,满满的红瑶文化风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八山一水一分田”,广西最不缺的是山,那为什么龙脊山那么适合大规模修筑梯田?</p> <p class="ql-block">  从岩石特性来看,这里的耕作土壤由距今8亿年左右的上元古界蓟县系板溪群变质碎屑岩风化后形成,原始岩石类型为粉砂岩、泥岩、页岩、板岩等。这些岩石风化后形成的粉质粘土和粘土具有良好的水源涵养能力,其下1.5米-2米的页岩和板岩形成的基岩具有优越的隔水性,有利于水资源的储存和梯田的稳定。</p> <p class="ql-block">  梯田不仅是农田,更是一种文化景观,它如同大地上的艺术品,展示着人类的智慧,诉说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自驾车可以直接开到西金坑2号停车场,然后步行去到千层天梯观景台。由于昨天游玩平安壮寨的时候步行了三个小时,今天来到金坑大寨只去了千层天梯观景台,而另外的金佛顶观景台和西山韶乐观景台都放弃了。</p><p class="ql-block"> 但不管如何,此行都是一场视觉的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