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岁 竹笋正拔节

成长中的70后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夏天,十五岁的多多完成中考后决定:暑假不回锦州姥姥家过了!这可是十多年来头一回。要知道,锦州是多多出生并待到三岁的“故乡”,回北京上学后,每个假期他都是雷打不动地奔回来。小时候,幼儿园老师教“北京是中国首都”,小家伙梗着脖子非要嚷嚷“锦州是中国首都”!除了旅游,回锦州姥姥家就是假期唯一的打开方式。今年不一样了,等录取通知和预习高中课程像两根无形的线,把他拴在了北京。他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我和妹妹拖着行李奔向火车站,眼神儿里盛满了羡慕。</p><p class="ql-block"> 独自在家一周,无聊就像藤蔓缠了上来。他憋不住了,电话里说想回来住几天。“行啊,”我说,“要是你能自个儿坐火车来,姥姥家大门敞开着!”嘿,第二天下午,这小子还真就风尘仆仆地杵在了姥姥家门口——自己坐高铁、自己下车,还得意洋洋地宣称打了个“摩的”,说比出租车“划算多了”!</p><p class="ql-block"> 到家没一会儿,就问:姥姥家里有啥活,我帮你们干活?”他瞅见菜园地里有草,二话不说套上长裤,顶着烈日高温一头就钻了进去。汗珠子顺着脸颊滚下来,他也顾不上擦,吭哧吭哧开始拔草。并说:“姥姥,以后您别起大早拔草了,有我呢!”他抹了把汗,声音带着点小男子汉的担当。</p><p class="ql-block"> 晚上,吃过饭,马上说:“碗我来洗,你和姥爷歇着吧!”。拖地?那更是和妹妹上演了一场“地板争夺战”,他以大欺小,尽显男子汉的强势。</p><p class="ql-block"> 当然,“小伙子”的能量消耗也惊人。一顿饭,六个大肉包子下肚,惊得我直眨眼。转念一想,嘿,这不跟当年我们当知青时,一顿八两米的豪情一个样嘛!正常,正常!</p><p class="ql-block"> 晚上,这个一米七几的大小伙子,竟还腻着要跟姥姥挤一个被窝。他紧紧拽着我的手,那触感坚硬而陌生——是少年骨骼拔节的力度,胳膊上肌肉紧绷,小腿上甚至悄悄冒出了一层细密的汗毛。“哟,这腿咋变得毛茸茸呢?”我逗他。他脸一红,嘿嘿笑着:“刚长的嘛……”小小的床上挤着姥姥、妹妹和他,祖孙亲情热烈浓稠,我开心地享受着这“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抱着俩宝贝)的幸福时光。</p><p class="ql-block"> 多多心里记挂的人也多。回来头件事就是联系从小带他的大姨。听说大姨夫身体欠安,马上说:“我得抽空去看看大姨夫!”那份惦记,源自童年时大姨夫带他钓鱼、教玩滑冰车的快乐时光。看到家里防蚊药水不多了,马上在网上下单,买了一瓶。那一刻,我心头一暖:多多啊,不只是个子蹿高了,鞋码变大了,他心里那棵“关爱”与“责任”的小树,也在悄然抽枝展叶。</p><p class="ql-block"> 傍晚,在静谧、柔和的灯光下,我和多多在他小屋闲聊。卸下中考重担,他浑身透着轻松和自信。我们一起梳理初中这三年。起起伏伏,像翻越一道道山,最难忘的是中考在即,他腿伤初愈就咬牙在体育场上拼回满分;曾经拖后腿的“道法”,硬是凭最后冲刺的狠劲,中考竟也奇迹般拿了满分!理科是他的“主战场”,物理成绩耀眼,拿过年级第一,还在竞赛中获得特等奖。多年坚持不懈练习跆拳道,为身体素貭奠定了基础。乒乓球、游泳成了日常爱好,而滑雪和户外徒步,则是内心中的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就像九岁那次在喜玛拉雅山的徒步,他眼睛亮晶晶地说,“翻过一座座山,站得越高,看到的风景就越美。”学习成绩从小学四年级时的中下游,一路攀爬,中考成绩竟然冲进了全区前13%!尽管他的性格内敛,克制,说到这儿,还是忍不住低头抿嘴笑了,曾经的汗水、疲惫、不眠夜,仿佛都融进了这笑意里。</p><p class="ql-block"> 他也清醒得很:“语文和英语还是短板,还有……跟人打交道,总觉得差一点。”</p><p class="ql-block"> “阅读,”我轻轻说,“那是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跟古今中外最聪明的人‘聊天’的捷径。王尔德不是说嘛,‘我读书,是为了学会如何更精彩地生活。’它不只是为了考试,更是为了让你看见更广阔深邃的世界。就像那次在夏威夷潜水,海底的奇观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书页间,藏着理解万事万物的密码。”</p><p class="ql-block"> “除了读书,还要‘读人’,”我补充道,记住“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朋友真诚的交往里碰撞思想,在彼此的关心中汲取温暖和力量。朋友,是人生路上互相照亮的灯,而不只是‘人脉’的标签。”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坦诚地说出他听过的一些说法。比如“交朋友不就是积累人脉吗?”……我心底掠过一丝惊讶,这过早的“成熟”从何而来?旋即明白,他们的世界与我们的童年早已不同,网络编织着他们的认知,流行文化、商业浪潮 ,都在无声地塑造着他们。生硬的说教苍白无力,但我始终相信,有些东西如星辰亘古:对爱与自由的渴望,真诚、正直、善良、勇敢、担当、坚韧、协作……这些品质,永远是人类精神殿堂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我细数着他身上已然闪耀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向上的追求:心里有目标。</p><p class="ql-block"> 面对挑战:不躲闪,不退缩。</p><p class="ql-block"> 热爱驱动:对自己热爱的事物,能投入全部的热情。</p><p class="ql-block"> 内心的温度:真诚善良,懂得感恩,关心家人(特别是对姥姥的体贴),那份诚实尤为可贵。</p><p class="ql-block"> 至于前方的路,我告诉他:在书山中开辟疆域:死磕语文、英语,让阅读成为呼吸般的习惯,滋养心灵,开阔眼界。</p><p class="ql-block"> 学会爱自己、爱他人,像对姥姥那样,友善待人。练习倾听,勇敢表达,主动沟通,在真诚的互动中学习与人相处的艺术。体会“利他”的快乐,收获的是内心的丰盈。</p><p class="ql-block"> 高中三年,绝不只是冲向高考的赛道。还要找寻生命的方向标。这是灵魂拔节、思想塑形的关键期。思考“为什么而学”、“想成为什么样人”、“能为世界留下什么印记”。而非迷茫的“空心人”。</p><p class="ql-block"> 看着眼前已高过我半头的小伙子,听着他己翁声翁气的成人低音,我愰然意识到:十五年前那个柔弱的婴儿已经脱胎换骨,他无需姥姥的庇护,他得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树起风帆,博击奋进。</p><p class="ql-block"> 能陪伴他长大,让我无比欣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