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情深永难忘 城魂意重常记心

一蓑烟雨任平生

<p class="ql-block">  桑梓情深永难忘</p><p class="ql-block"> 城魂意重常记心</p><p class="ql-block"> 文/一蓑烟雨任平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日工作忙,回来已晚,饭后翻阅区作家协会微信群,看到关于部署会员撰写哈尔滨新时代城市精神的通知。</p><p class="ql-block"> 生于斯、长于斯、爱于斯,怎能不动笔涂鸦几句。尽管“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九百多万哈尔滨人心中装着数以万计条城市之魂。从自我感知的角度,总结了“爱国奉献,诚信包容,热情担当,秀气大方”几句肤浅的认知。内心深处确信定有偏脱与不足,只为抛砖引玉,集思广益而矣吧!故此留文以记之。</p> <p class="ql-block">  当松花江的冰层在春日里发出第一声碎裂的脆响,这座被冰雪浸润的城市便苏醒了。它带着百余年的风霜,却始终跳动着炽热的脉搏。哈尔滨新时代的精神,从不是刻板的词条,而是流淌在街巷里的气息,是融在血脉中的温度,是冰与火淬炼出的生命哲学。</p> <p class="ql-block">  爱国奉献:哈尔滨是新中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被称为“共和国长子”。它是东北大地扎得最深的根。从伪满时期的抗联烽火,到一五计划中撑起工业脊梁的重机轰鸣;从疫情期间星夜驰援的医疗队,到边境线上风雪无阻的巡逻身影,这座城市的爱国奉献从不是激昂的口号,而是冻土之下沉默生长的博大力量。正如中央大街的方石,每一块都刻着“守土有责”的密码。不是站在聚光灯下的宣言,而是寒夜里为祖国焐热一方天地的执着。</p> <p class="ql-block">  诚信包容:东北人常说“吐口唾沫都是个钉”,这份生命之中固有的诚实,在哈尔滨成了看得见的风景。当连续四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的奖牌,高挂在城市展厅。人们才恍然发现:诚信早是冰雪凝结的晶体,阳光下透亮,寒夜里耐寒。它让异乡人敢把行李箱寄存在陌生的便利店,让老字号的招牌在电商时代依然挺直腰杆。</p><p class="ql-block"> 人无诚不立,市无诚不兴,恰如江无冰不冬,春无花不美,少了这份纯粹,如果城市失去诚信,也将会失了灵魂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包容是一座城市的美德,翻开哈尔滨的地图,经纬线织就的不仅是街道巷路,更是一张文明的琴键。俄式教堂的洋葱顶与中式北方四合院落隔街相望,朝鲜族的辣白菜和俄罗斯的大列巴在红专街早市的烟火里相遇,犹太会堂的旧址上如今飘着多元文化的旗帜。这座城市的包容,从不是刻意的迁就,而是百年间自然生长的胸怀:就像松花江接纳呼兰河、阿什河的汇入,不问来源,只懂相融。在这里,“异乡人”三个字早被磨去了棱角,变成一句“来了就是咱家的且”的热乎话。</p> <p class="ql-block">  热情担当:2024年的冬天,“尔滨”火了。但比冰雪大世界更动人的,是司机师傅凌晨三点的免费接送,是餐馆老板把最后一碗热汤端给环卫工人。这份热情的底色,是刻在骨子里的担当。就像防洪纪念塔前的台阶,见过洪水滔天,也见过万人携手的狂欢。当西伯利亚的风掠过索菲亚教堂的穹顶,这座城市始终站在时代的路口,把责任扛在肩上,把温暖露在脸上。这就是哈尔滨这座城市能够成为东北亚地区最具魅力与人气的国际大城市的底气。</p> <p class="ql-block">  秀气大方:哈尔滨的秀气,是雪落中央大街时的静谧,是太阳岛丁香花开时的婉约;而它的大方,是冬泳爱好者跃入松花江的豪迈,是冰雪大世界向全世界亮起的灯火。这是冰与雪的哲学:冷的是气候,热的是人心;细的是风情,阔的是格局。就像冰糖葫芦,外层虽是晶莹的冰壳,内里却是迷人可口的酸甜。外在的精致里,裹着一份不掺假的实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余年不在故乡哈尔滨工作生活,目光世界里那些刻骨铭心的熟悉,也在心灵深处滋生了些许的陌生。站在松花江前远眺,这座城市新时代精神恰如脚下的黑土,看似沉默,却承托着千军万马;历经严寒,才淬炼出这般剔透。爱国是根,诚信是基,包容是韵,担当是骨,秀气与大方是它最美的衣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便是我的家乡哈尔滨,在我心中迷人的阳光,精神的力量,归纳总结的不一定精准深刻,或许个人色彩浓郁,超出理性的真姿,偏爱遮盖了斑斓绚丽,把一座城市的新时代精神,写的浅薄寡淡,但是我真的热爱冰雪之城,那极具阳光中的城市温度!</p><p class="ql-block">(后附哈尔滨简介)</p> <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市,别称“冰城”,是黑龙江省省会、国家副省级市,中国东北地区北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总面积5.31万平方公里,省会城市中最大的,截止2022年户籍人口939.5万,下辖9区、7县、2个县级市。 </p><p class="ql-block"> 湿地资源占300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5%-45.4%,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均温-14.6℃,夏季凉爽,均温22.3℃,故有“冰城夏都”之称。</p><p class="ql-block"> 公元1115年属金国京畿重地,是金、清两代王朝发祥地。 19世纪末因中东铁路修建崛起为国际商埠,曾聚集33国侨民,19国设领事馆,被誉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 </p><p class="ql-block"> 1946年成为全国解放最早的大城市,新中国初期承接13项苏联援建重点工程,奠定工业基础。</p><p class="ql-block"> 2024年GDP为6016.3亿元,主导产业包括农产品深加工,如制糖、食品、先进装备制造,哈电集团水电设备、现代生物医药。 作为对俄合作核心,开通12条对俄航线,哈欧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行,中俄博览会总成交额超千亿美元。</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是一座多元文化融合的城市,建筑艺术殿堂的城市,中央大街是亚洲最长步行街、拜占庭风格的圣·索菲亚教堂及中西合璧的中华巴洛克街区构成“万国建筑博物馆”。 哈尔滨还是全国唯一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六大宗教共存城市。2010年获联合国“音乐之城”称号,拥有百年历史的哈尔滨交响乐团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p><p class="ql-block">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是世界四大冰雪节之一,冰雪大世界是全球最大冰雪主题公园,太阳岛雪博会是最大雪雕艺术展。哈尔滨还是一座冰雪运动丰富的城市,曾成功举办过两届亚冬会。夏季湿地节、啤酒节、城市马拉松等活动精彩绝伦,吸引游客。18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提供“天然氧吧”效应。 </p><p class="ql-block"> 2015年设立哈尔滨新区,是中国唯一对俄合作国家级新区,推动高端产业与东北亚开放合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