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

顺顺

<p class="ql-block">文:顺顺</p><p class="ql-block">图:网络</p> <p class="ql-block">  多年之后的这个夏天,她又来到了大木土井村的花溪荷花园,准备参加当地作协组织的一个采风活动,顺便来看看荷花。荷花娉婷玉立,瓷一样的白,偏偏又带着粉的光晕。有时看荷是少女,纯白不染,粉颊含羞,持香而骄;有时看荷又是老者,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有君子风。</p> <p class="ql-block">  仍然是当年那样的天气,仍然是当年那种芳香,有些事情明明好象已经淡忘了,却能在忽然之间,排山倒海地汹涌而来,在一种非常熟悉又非常温柔的气味里重新显现、复苏,然后紧紧地抓住她的心怀,使她生生地疼痛起来。</p> <p class="ql-block">  不顾近午酷热的阳光,她一个人慢慢地在小路上行走着,仔细地观察,想搜寻出最美丽的那朵荷花,按下此行的第一次快门。殊不知,此刻,盛夏的风,吹过荷塘,她站在水光潋滟处,像一朵初绽的荷。</p> <p class="ql-block">  都说清晨的荷花最好看,可惜她来迟了。环顾花溪500亩的荷花,荷叶田田,荷花袅袅,她在心底说,“我如果不把这条长路走完,不把这所有的荷花都看遍,我是不会甘心的。”因为,在这千朵万朵的荷花之中,也许就有一朵从清晨就开始等待着的荷,因为她的懈怠和疏忽,白白地盼望了一生,在与她相隔咫尺的距离里枯萎而死。那时她错过的,将不只是一个长长的上午,而是错过了一个温柔洁白而又无怨灵魂整整的一生了。</p> <p class="ql-block">  所以,这样的一条长路,她是一定要走完的,宁愿相信,在千层万层的荷叶之间,在千朵百朵的荷花之中,它就在那里,温润如玉、婷婷而立。等待着与她相遇,微笑着互相凝视。</p> <p class="ql-block">  只是,如果她刚好没看到那一朵荷,如果刚好错过,人生会不会不同了呢?面对着一如当年那样的千株万株的荷,她在心里轻轻地问,“如果再相逢,你还会认得我吗?”</p> <p class="ql-block">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而她就生在荷花盛开的七月,取名荷华,源自《诗经.国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p> <p class="ql-block">  她从小爱荷,她所在的小区有个荷塘,一到夏天,荷叶便铺天盖地长满了整个水面。那尖尖的玉籫,早已变成了一把把碧翠的伞。那些盛开的荷花,白的,粉的,红的,让她总忘不掉外婆讲过的关于荷花的动人传说。相传元代有一书生,偶遇一素衣红颜的少女,心动不已,便把一个玉环赠给了少女。一日,池边有朵荷花开了,他走近观赏,发现莲房内有一玉环,正是他送给那女郎的。大惊之下,他折断了那荷花,而那女郎也就从此不见了。听完故事后,她总在猜测外婆没有给出的答案:“后来呢?荷花仙女回来没有呢?”</p> <p class="ql-block">  她知道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六月花神、藕花、芙蕖、水芝、水芸、菡萏、芙蓉等,每年的6月至9月,每日晨开暮闭,是赏荷的时节。她也知道荷花的花语,清白、坚贞纯洁、信仰忠贞和爱情。只是,哪里有属于她的那一朵荷呢?</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是看多了书中的荷,还是在古远的日子里曾多次涉江采芙蓉,她总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总觉得荷花是一个似曾相识的友人,并且一见倾心,不忍离去,就这样过了几千年。八月未央,荷花灼灼。她,终于遇到了同样爱荷的他。</p> <p class="ql-block">  那时,他们一听到什么地方种了荷花,总是不辞路远快乐地骑着单车跑去看荷花,常常坐在池塘岸边看得痴迷,总觉得荷花不管什么样的情况都是美的。初开的有初开的美,盛放的有盛放的美,即使那将残未谢的,也说不出有一种温柔而凄清的美丽。那时,天很蓝,树很绿。她总是一袭白裙,一头直发,安静地赏荷。他亦是一件白衬衫,乌发黑眼,青春年少。那时,他们都爱诗歌,尤其与荷有关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那时,荷华在李白诗中徜徉,在杜甫诗中踌躇,在王维诗中禅定,在李商隐诗中啜泣。在乐府民歌里,翻动“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的真诚与向往。灼热《西洲曲》中绵邈的吟唱,徘徊在“青如莲子,柔似流水,萦心绕耳,千年不绝”深挚的思慕中不能自拔。摊开王昌龄绝句,心思总在“荷叶罗裙、芙蓉向脸、乱入池中,闻歌始觉”的采莲生活中流连。梦里总是萦绕着周邦彦的“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幽梦,又几时误入过藕花深处?</p> <p class="ql-block">  他爱摄影,在千朵万朵的荷花中间,拍她素色衣衫安静的侧影。他写得一手遒劲飘逸的好字,让她迷恋。他会在最珍爱的信纸写上一首首小诗或者炽热的文字。柔软细滑的白纸上,一片不知名的树林,一条清澈流动的水域,开放着素雅馨香的荷花,浅浅淡淡。她总是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再一个字一个字看过,再闭上眼,用心去感受,再睁开眼,发一阵很长的呆。</p> <p class="ql-block">  她会在心底呢喃,我若是《西洲曲》里“采莲南塘秋”,“低头弄莲子”的女子,你可否是《涉江采芙蓉》中“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之人?那天,他摘下一朵盛开的荷花送给她。荷花灼灼的颜色,映红了男孩稚气的脸。当她低头凝视手中的花束,柔情像流水一般掠过她的脸。年少时的他们,会用整个青春来等待爱情吗?</p> <p class="ql-block">  “凡美好的,必不长久”,再美再长的爱情也有结束的时候。何处再寻你,那个陪她涉江采芙蓉的少年?在一个荷花低语呢喃的傍晚,她把那枝粉色的长茎荷花插在门环,便悄然离去了。</p> <p class="ql-block">  她结婚以后,依然不可抑止地爱着荷花。她家的客厅墙上挂着篆体字书写的《爱莲说》,用来遮掩储藏室的也是一幅坚式的荷花,几上的茶具也画着荷花。她要一个开满荷花的家,坐起可见到荷的风姿,躺着可嗅闻荷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她甚至央求丈夫一起在阳台上种下一个陶缸的粉色的荷花。</p> <p class="ql-block">  朋友知道她爱荷,辗转送来幼苗。为了要种荷,她先去买好两个大水缸,可是,要荷长得好,却一定要到水沟里去挖黑泥来放到缸里才行。于是,两人穿上雨鞋,戴上手套,屏住呼吸,把铲子插进深深的黑泥里,然后再一铲一铲地,开始往缸里放,放到三分之一的厚度。太阳好大,他们两人合力把装了黑泥的缸抬回家去,那稀烂的泥巴在缸底晃动着,发出很难听的声音和很难闻的气味。他们汗流夹背,却一边抬一边在笑。原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也要付出代价的。</p> <p class="ql-block">  她细心、无微不至地照顾那一池荷花,看着荷花抽芽拔高,逐渐结出粉红色花苞;而那样纯粹专一地养着荷花,竟使她生出一种奇异的情愫。她手植的荷花终于完全盛开了,莲叶田田,红荷出水,迎风有香气,小小的阳台竟然古意盎然,芬芳有致起来。丈夫也为此而惊叹起来,对她说:“我听说,荷花是很难种植的花,必须有无比坚韧的爱才能种起来,没想到你真的种成了。”她微笑着不语。</p> <p class="ql-block">  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守着一池荷花,内心宁静澄澈。每当工作累了后,她就从书房角落的锦盒里取出从前他写过的一叠信来,一边回味着当年看荷花的心情,一边看着窗外暗影浮动的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她逐字逐句地读熟,有一种被分裂的痛楚,感觉到那优美而稚嫩的诗句已随着当年的荷花在记忆里落葬,而眼前,正是一畦新莲,长在另一片土地上,开在另一种心情上。</p> <p class="ql-block">  荷花结成莲蓬,收成的时候,她的手禁不住微微地抖颤着,绿色的莲蓬坚实地保卫着自己心中的种子。她用小刀把莲蓬挑开,将那晶莹如白玉的莲子一粒粒地挖出来,放在收藏他的诗信的锦盒上。莲子那样清洁、那样纯净,就像珠贝里挖出的珍珠,在灯光下,格外美丽。</p> <p class="ql-block">  那天,她正在读潘向黎的《穿心莲》,“人生的许多感情,就像去掉了莲心的穿心莲子,你可以一直珍藏着,但不能指望它真的发芽。”她便怔怔地有时未免落下泪来,为的是她竟默默在实践着少年时代的誓言。那时候,她才知道她永远不会忘记陪她看过荷花的人。</p> <p class="ql-block">  胡兰成说,“我们已入中年,三月桃花李花开过了,我们是像初夏的荷花。”是的,其实所有的花开,都是一场大任性。不问人看还是不看,懂还是不懂,自顾自开个尽兴,然后也就随意谢了。必须这样倾其所有、全力以赴、一往情深、义无反顾。</p> <p class="ql-block">  又到荷花盛开的季节。夏天依然很美,荷花如期绽放。只是,再不见那个和她一起赏荷的人,“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她仿佛看见荷花池畔年轻的自己,与年轻的他,望着一株荷花,从湿泥里奋然拔起,他们握住彼此的手,在微笑里释然地和解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