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八月十六日,骑行太行穿越挂壁第二天。晨曦刚吻上黄崖底的山尖,我们的车轮已碾过带露的路面。桃园仙庄的屋檐还沾着晨雾,远山却已被初阳镀上金边,像谁把熔金泼在了黛青的山脊——这"日照金山"的景致,是七十公里征途最慷慨的开场白。</p> <p class="ql-block"> 黄崖底的盘山路是第一道叩问。五公里蜿蜒里藏着五百米拔升,碎石与轮胎较劲的闷响,混着山风穿过松涛的哨音,成了最野性的伴奏。有人推车慢行,掌心按在车座上,看身后的路蜷成绕山的绸带,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向上的倔强;有人挂着最小档位猛踩踏板,汗水浸透的衣衫贴在背上,像刚从溪水里捞出来,却在某个转角的平处忽然驻足——回头时,云海正漫过峡谷,脚下的尘埃还带着车轮的温度。当太行双龙谷的门牌撞入眼帘,紧绷的神经骤然松弛,把自行车往崖边护栏一靠,镜头里便有了人与山的和鸣。爬上观景台时,云正舒卷如絮,仿佛在为我们的坚持鼓掌。</p> <p class="ql-block"> 下一段行程藏在山林深处。沿着小山路下行徒步半小时,天生桥便在最险的山径后现身。没有护栏的崖边,风是垂直下坠的,脚下的岩石渗着潮湿的凉意。大家敛了气息,脚尖找着最稳的落点,手掌抠住岩石或树枝,只为看桥洞下的云雾翻涌如浪,那壮阔里,藏着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 鹅屋村的炊烟是中场休息的信号。上午十点半,民宿的餐桌上摆着山野的味道,十二点不到,车轮又碾上了新的征途。下午的路铺在太行1号旅游公路上,沥青路面像被熨过般平整,车轮碾过的声响轻快如歌。风从耳畔掠过,带着草木的清香,骑行成了最自由的事——仿佛伸手就能摸到云,抬脚就能追上风。“骑行勇士”是对全体骑友最好的鼓励。</p> <p class="ql-block"> 浙水古村落是途中的温柔小憩。青石板路把脚步敲得轻快,斑驳的木门框里,藏着上个世纪的光阴。有人对着老墙拍照,有人坐在门墩上歇脚,穿堂风擦干了汗,也吹软了时光。灌满一壶山泉水,带着古村的静谧,继续往深处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东柏坡的宿营地已在前方招手。七十公里的路,刻着盘山路的喘息,古村落的闲逸,险崖边的谨慎,更刻着队伍里此起彼伏的招呼声——你帮我扶一把歪了的车把,我替你拍一张与山的合影,汗水混着笑声,酿成了这段路最甘的回味。原来所谓同行,就是把各自的坚持,走成同一段风景。</p> <p class="ql-block"> 感谢永恒、云龙、蜗牛、知足常乐、云旭、紫烟等骑友提供图片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