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关角山长城游记

天行健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一家人冒着蒙蒙细雨,踏上去登山海关角山长城的路。半个小时后,来到了长城脚下,雨过天晴。两个孩子很高兴!</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景区大门是仿明代城堡建筑形式设计的,其造型像个“山”字。正额“角山长城”匾是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长城学会会长黄华题写的,背额“碧海雄峰”匾为当代诗人贺敬之的手笔。</p><p class="ql-block">有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无险要隘在角山”,足以证明角山的险要。</p> <p class="ql-block">我是第二次来角山长城。</p><p class="ql-block">1991年7月15日至21日,河北省委宣传部,在秦皇岛市委党校召开理论研讨会,我当时担任华北石油技工学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有幸被邀请参会。会议空隙,根据会议安排,和好友、同事赵慧燕乘坐专门车辆,来这里游玩。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34年了。</p> <p class="ql-block">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李自成塑像。我没有搞明白李自成和角山长城的关系或者联系!</p><p class="ql-block">35年前,我第一次来,他就站立在这里,这么多年来,默默注视着来来往往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我对这名著名农民起义领袖,身怀深深敬意!</p><p class="ql-block">革命家、大作家、诗人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在伟大的延安整风期间,被伟大领袖毛主席作为重要整风文件下发全党,这篇文章我读了多遍。</p><p class="ql-block">姚雪垠创作的《李自成》长篇小说,我起码读了两遍。</p><p class="ql-block">李自成作为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他领导的起义沉重打击了腐朽的明王朝统治,反映了当时农民对土地和生存的渴望,客观上加速了旧王朝的覆灭。</p><p class="ql-block">起义过程中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契合了底层民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广泛响应,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反对封建剥削的进步性。</p> <p class="ql-block">在李自成塑像的左侧有一个花径,孙子孙女在这里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途径著名的六角亭。孙子心远、孙女云舒在这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距古城山海关北约3公里,系燕山余脉,是关城北山峦屏障的最高峰,海拔519米。</p><p class="ql-block">其峰为大平顶,平广可坐数百人,有巨石嵯峨,好似龙首戴角,故名。</p><p class="ql-block">角山是万里长城从老龙头起,越山海关,向北跨越的第一座山峰,所以人们又称它为 " 万里长城第一山 " 。</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建于明洪武十四年。</p><p class="ql-block">城墙大部分就地取材,毛石砌筑,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的高度和宽度,有明显的随山就势特点。</p><p class="ql-block">这里长城高度一般为7~10米 , 宽度平均4~5米。</p><p class="ql-block">在山势陡峭之处,也有利用山崖砌筑的,可窄到2.7米宽。</p><p class="ql-block">这些墙段,外侧十分险峻,难于进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p><p class="ql-block">角山形势险要,角山长城也险峻异常,这里的长城,或低缓蜿蜒,或直入云天,远望如带倒挂山峦,实为壮观。古诗云:“自古尽道关城险,天险要隘在角山,长城倒挂高峰上,俯瞰关城在眼前。”</p><p class="ql-block">角山景区集山、城、寺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是明朝辽东镇和蓟镇两座军事重镇的界线,建有敌台、战台5座,关隘一座。站在角山最高峰大平顶上,极目远眺,令人遥想到当年古战场上鼓齐鸣、刀光剑影的壮阔场面。</p> <p class="ql-block">城墙高度一般为7米至10米,宽度为4米至5米,山势陡峭处利用山崖砌筑,最窄处仅2.7米。角山长城由三道关卡构成,其中第二道关卡因山墙陡峭超过70度,被称为倒挂长城,就地取材采用大量花岗岩配合长城砖砌筑。</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后九连是角山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空心敌台。</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年),是在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角山长城时建造的,用于完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其建筑特点为两层空心敌楼,结构复杂,楼内券门相通,组成不同用途的空间,可供士兵居住,也可储藏粮草、兵器。一层四周有小窗小门,有铁梯可上二层平台。</p> <p class="ql-block">后九连,位于角山长城的山脊上,地势险要,是景区内长城修复的终点,其后为未修复的野长城,游客禁止进入。</p> <p class="ql-block">越过后九连空心敌台,我们向小天池进发。孙子心远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p> <p class="ql-block">角山深处,有一座古朴雅臻的古寺——栖贤寺。明代书法家萧显、兵部左侍郎詹荣、监察御史郑己等都曾寄居于此,潜心求学,固而这里被誉为“山海关文化的摇篮”,并修建了魁星阁。</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瑞莲捧日”的壮观景象。夏秋雨季游览栖贤寺,您也许会遇到“山寺巍峨逼太清,下方阴雨上方晴。阶前俯视蛟龙斗,槛外高悬日月明”的奇景。“瑞莲捧日”,“山寺雨晴”,“角山云海”,“栖贤佛光”被称为“角山四奇”。</p> <p class="ql-block">过了栖贤寺,攀登了几十个台阶,终于到达小天池。</p> <p class="ql-block">角山长城的小天池实为‌燕塞湖‌,位于海拔约500米的山间,湖面清澈如镜,周围环绕陡峭山崖与长城遗迹,形成独特的山水景观。其名称源于与长白山天池的形似,但规模较小,属于高山湖泊。‌‌</p><p class="ql-block">湖水常年清澈,倒映长城与山峦,摄影效果极佳。‌‌</p><p class="ql-block">周边有520米海拔的观景台,可俯瞰山海关全景及渤海湾。‌‌</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站在角山顶上,可东望:辽沈平原,禾稼丛丛;西望:碣石五峰,花果艳红;南望:碧波万倾,巨轮如龙;北望:燕塞新湖,山影波光粼粼。</p> <p class="ql-block">站在角山长城的砖垛上,风里似乎还裹着四百年前的气息。那些被脚步磨得发亮的城砖,是时光最诚实的刻痕——每一道凹陷里,都藏着戍边士兵的体温,藏着烽火台上的浓烟,藏着冷兵器时代的晨昏。</p><p class="ql-block"> 从修复完好的城墙走到野长城的临界点,忽然懂了“长城”二字的分量。它不只是砖石的堆砌,更是一代代人用信念筑起的脊梁。那些蜿蜒的线条在山脊上起伏,像大地跳动的脉搏——原来最动人的风景,从来都带着历史的体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