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毕业季

金沙坪

又到七月,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勾起一些学生时代的回忆。<br>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半途从云南转到湖北省丹江口市武当山镇,(原均县草店镇)小学读书,经过了武当山小学、初中、高中三个毕业季,印象最深的是高中毕业季 <p class="ql-block">李夏玲、杨红平、闫红霞、张瑞敏同学花原武当山火车站合影</p> 当时的武当山镇叫草店镇,或叫老营,是武当山下不到五平方公里的盆地,以后修通的襄渝铁路从东往西把小镇分为南北两块,南边是玉虚宫、酒厂、5801部队团部、县二医院和576厂,北面有老白公路(老河口至陕西省白河县)和汽车站,汽车站上坡是翠花街、黄土包街,火车站、玉虚宫街,街上镇政府及所属机关、老营公社、红升、前进两个大队,还有县农机厂、公路段和我们的学校等。 毕业合影 同学们中有镇上企事业单位子女,红升、前进两个大队的农民子女和我们这些外来铁道兵部队子女,576厂的工人子女,每天同学们从街上,铁路工地和田间地头的小路去上学,中午放学回家,下午又到学校,再放学回家,三五成群、打打闹闹,流动在小镇的各个角落,一年四季也是小镇一道快乐的风景线。 毕业合影 小学的毕业季不知不觉,小学校教室下坡就是初中,感觉就是班上增加了一些较远农村来的同学和随支援576厂建设的父辈来武当山,满口武汉话,且多才多艺的同学。<br>  两年的初中时光在批资产阶级教育路线、批林批孔和学农劳动的热潮中渡过,1974年7月,同学们迎来了第二个毕业季,初中毕业。 同学们初中毕业合影 上完初中,马上就是高中生了,同学们仿佛也长大了一些,有些事情开始过心,小学毕业一些同学分开了,初中毕业又有一些同学要分开,而且一些农村同学就回家劳动去了,一些家庭成分不好的同学也丧失了继续读书的机会。 上图为原草店中学,下图为原草店高中 1974年9月1日,我们成了草店高中的新同学,这年毕业季的我们铁道兵一师的部队子女,哥哥姐姐们告别学校,统一安排到湖北省襄阳县双沟公社插队落户。<br>看见姐姐哥哥们上山下乡,我们这些刚跨进高中校门的新同学感触很深,实际上意味着两年后我们高中毕业,也肯定要上山下乡。 耿金和和学弟王学东在新草店 我们上高中时,襄渝铁路湖北段通车两年了,高中学校在老河口至十堰方向武当山镇粮所垭子上,紧邻铁路的“老营二号”隧洞,每天上、下学都要从隧洞走过去,沿着铁路走一段,过老营铁路大桥回家,许多同学家就在铁路桥下面。 同学中篮球运动爱好者合影 高中两年,毕业季除了送学哥学姐们毕业,迎接学弟学妹入学外,每年的六、七月还有一件大事,就是湖北农村的“三夏大忙”季节,要不误农时,抢好天气,割麦子、粮入仓、抢播种,当时的武当山区是农业生产为主,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要为农业生产开绿灯,组织机关群众,学校学生到农村支援麦收。 左起潘玉玲、刘爱华同学 武当山镇的老营公社前进大队,青徽堡公社的建设、新生大队、老君堂公社、蒿口公社的金沙坪大队都留下来同学们参加“三夏大忙”驻队劳动的身影。<br>  1976年7月,是我们的高中毕业季,记忆中6月没有参加农村“三夏大忙”劳动,同学们心里都知道高中毕业,就是和学生时代告别的日子,小学、初中、高中共九年,这是我们最后的毕业季,同学们依依不舍的心情实际上从高二开学就开始了。 左起耿金和、奚铁群同学 当时同学们思想都单纯简单,具体到自己甚至还十分幼稚,同学们高中毕业填报志愿,基本上都是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上山下乡,到农村广阔天地锻炼长,父辈们虽然不愿意,但也大势所趋,鼓励孩子们“到农村去,大有可为”。<br>  记得我们76届的毕业季,同学们高中的最后一堂课是1976年7月16日,上午各个班由班主任老师主持开茶话会,下午同学们正式离开学校。 草店高中毕业证书 那天上午,同学们早早就来到学校,把教室打扫干净,课桌围成一圈,摆了一些瓜子和水果糖,黑板上“茶话会”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是班长于存勤同学所写。<br>  那天,我们武当山草店高中三个毕业班,大约120名同学,多数都是从小学到高中的九年同窗,上午的茶话会上,老师、同学间仿佛有很多话要说,但都被短暂的片言数语带过,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留给学校的背影几分惆怅,几分无可奈何。<br>更遗憾的是也没有留下一张毕业合影。 同学在山西合影 1976年的毕业季,我们铁一师子女去什么地方下乡还有一番波折。<br>  那是1975年冬部队领导为了让部队子女能尽快走出农村,参加工作,把74、75两届毕业后在襄阳县双沟公社的上山下乡子女,统一转到第二汽车制造厂所在的湖北省十堰市农村插队,被称为“转点拔根”,破坏知识青年上山下乡,76年初被当做反面教材批判。 同学在山西合影 这事件直接受影响的是先我们一年毕业学哥学姐和我们76届毕业季的同学们,原以为也可以到十堰下乡,以后招工到二汽上班,可现在不行了,在76届初、高中毕业同学的去向问题上,部队也拖了很长时间,有十堰、河南桐柏县、襄阳等地备选,最后还是确定重返襄阳县双沟公社。 铁一团二代76届初、高中毕业同学及铁三代1989年襄阳合影 记忆中我们76年毕业季,班上来自农村的同学是回乡,城镇同学是下乡,武当山镇上许多同学先我们去上了上山下乡的道路。<br>县直文教卫战线的的子女冯开云、刘巧姝、杨红萍等到草店公社前进大队插队落后。<br>武当山镇文教卫战线罗林、李汉生等同学下乡在青微铺公社建设大队。 <p class="ql-block">同学毕业合影</p> 1976年8月20日武当山镇财贸、邮电、企业子女宋庆林、姚达生、李夏玲、李光玲、谭华、李敏惠等同学到草店公社石家庄大队插队落户。<br>市园艺场吴明亮同学等到草店公社新生大队,<br>1976年11月,市林,场曹树详同学随县林业系统到草店公社泰山庙大队。<br><br> 余江平、刘爱华等随县直企业到六里坪公社岗河大队插队落户。<br>张建军已随家到丹江口,下乡的牛河农村。<div> 我们铁一师一团子女是九月下旬告别父母亲,离开武当山镇到襄阳县双沟公社陶王岗大队插队落户的。</div> 左起张建军、方建玲 76届草店高中的毕业的有耿金和、林云、余建英、刘英、苏贵女,76届草店初中毕业的有周云生、杜会云、李明、陈建江、刘维昆,还有铁道兵西南指挥部的汤枳林、范垂白。 <p class="ql-block">草店高中76届同学㘹业30周年聚会在武当山紫霄宫前合影</p> 1976年10月6日,一声惊雷,党中央粉碎“四人帮”,刚到农村的我们和大队社员群众一起参加了庆祝游行,77年国家恢复高考,我们76年草店高中毕业季的同学,许多参加了高考,有的还考上了大学、中专,同学们以全新的面貌开始了新的征程,去迎接新的毕业季。<br>  耿金和2025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