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8.16日,“2025年宁武县小学语文名优教师成长研训营(第三期”培训第二天,张院长讲座的题目是《“任务串”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今天的培训,不仅有理念的讲授,更有针对性很强的训练,真正印证了“讲授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意。一天下来,收获颇丰,现将主要内容复盘,记录下思考灵感,为今后的教学实践做点准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学员分享温故知,优势语言才引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几位学员把昨天的设计做了分享,张老师鼓励大家用“优势语言”,增强发言感染力。熟悉的、整齐的、押韵的、生动的语言,就是优势语言,并且举了“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的例子,让大家体会,大家很快进入学习的状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教学资源结构化,根据学情来取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 张院长从“文学资源”谈起,举了《百年孤独》的例子,让大家一下就明白了,适合学情的有教学价值的资源,才是我们需要的。这也为后面的“学生”意识做了铺垫。一桶水工程是鼓励我们深入挖掘文本,但“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又让大家意识到“教学资源”结构化的重要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三、机会管理有法宝,同桌小组先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那句玩笑式的警醒,让我们在大笑之余开始反省。他说不要把公开课上成“少数人的狂欢,多数人的围观”,并且给我们提供了好办法。哪怕就是同桌分享,最起码那个学生有了一个听众,就会很有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四、学习目标变任务,动宾短语来明确!</span></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每讲完一点,就会给我们一个(多个)示范,不仅让我们明白了把目标变成任务的好处,还告诉我们具体怎样变,动宾短语就可以实现,这为我们备课提供了很好的帮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解读文本加一点,与我何干要思考!</span></p><p class="ql-block"> 解读文本时的“一课四问”,只有这个“与我何干”是我们平时忽略的。其实,仔细思考之后就会发现,如果这个文本没有与学生建立联系,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张院长还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说他这一点就是读了这本书后加上的。</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六、五种手法兼可用,小结尽量可视化!</span></p><p class="ql-block"> 在说到熟练运用五种手法时,张院长通过他设计的“教学任务”,让我们看到了小结“可视化”给教学带来锦上添花的好效果。在完成下午的实践作业时,我们小组就试着去运用,在《桥》的最后小结,三个人一人一句,有了一首诗,实在太有成就感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七、六个关注要落实,语言运用是核心!</span></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告诉大家,只要把“语言运用”训练好了,做到位了,那“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就是水到渠成的事。这再一次告诉大家,任何的任务设计,都必须有“语言运用”的练习。而对“思维”这种抽象的大家不好理解的地方,张院长会借助我们知道的去引导大家理解。比如,思维是行为的内核,语言是思维的外显,而“想”就是思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八、课堂教学任务串,七个意识要三思!</span></p><p class="ql-block"> 整体而言,语文“任务串”式课堂教学,需要大家有七个意识。学生意识是必须的,而工具意识张院长前期培训已给大家提供很多。这七个意识,前面的好多环节都有涉及,早就做好了铺垫。</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九、小说课例一反三,写法提炼要创新!</span></p><p class="ql-block"> 张院长《“诺曼底号”遇难记》的设计,让我们大开眼界,尤其“写法提炼”更是从未见过。从头到尾看完后,才发现这两个点抓得那么好。我们为什么就想不到,是因为我们没有很好地去“剖析”文本。还有那张出现两次的“重复”PPT,更是解决了我平日里教学上的那种困惑,让我豁然开朗。是啊,老师不示范,只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去做,那“教”与“学”如何“相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经典语录需细品,处处时时皆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 作为张院长的超级铁粉儿,怎么能“放过”他说的那些名言呢。</p><p class="ql-block"> 1.相信相信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2.不能不做的,就顺便做好,就顺便的多做(顺便哲学);</p><p class="ql-block"> 3.你之所以不自信,是因为你还有顾虑,怕别人笑你,担心别人会怎么看你;</p><p class="ql-block"> 4.要这样对学生说话:如果你稍微准备一下,一定会说得更好;</p><p class="ql-block"> 5.我们要穿过生活,走进语文。带着学生去发现美,发现语文的美,这是他以前没有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6.让学生从无意识用,到有意识用,这就是《刻意练习》;</p><p class="ql-block"> 7.谁醒目,先写谁;一眼看见谁,就写谁(游记类文章);</p><p class="ql-block"> 8.学生必须有一个语文本,那种一个格子一个字的语文本,这叫规范;</p><p class="ql-block"> 9.让学生站在课堂的中央!</p><p class="ql-block"> 10.鼓励学生这样说:我认为(我觉得)……</p><p class="ql-block"> 11.一节课就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故事!</p> <p class="ql-block"> 这次培训,让我再次反省了自己的教学,课上的不好,归根结底是因为教案(教学设计)不行。丰富繁杂的资源真的是把双刃剑,它在为我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束缚了我们的思维,还让我们有了依赖性,变得懒惰。今后,备课是一定不能先看,而是要先思考,先自己设计。新的学期,就给自己一个新的工作方式,按这样的方式去备课,一个小时之内完成教学资源整合,设计教学任务!</p> <p class="ql-block"> 最后,再让我们一起温习安局在开幕式的讲话吧。希望每个老师都能认清形势,反省自我,重新规划,合理设计,科学教学!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成为会备课的语文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