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

十五的月亮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1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5年,纪念馆经过升级改造后重新开放,全新推出《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展厅面积从原来的6700平方米扩增至1.22万平方米。展览分为“奋起抵抗”“砥柱中流”“铭记历史”等8个部分,通过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全方位再现了中国人民十四年浴血抗战的恢弘史诗,其中三分之一的文物为首次亮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截至2022年末,纪念馆馆藏文物共30098件/套,其中一级藏品达百余件/套。馆内展览包括一个抗日战争综合厅、一个展示七七事变的声光半景画馆,以及“日军暴行”“人民战争”“抗战英烈”3个专题展厅等。</p> <p class="ql-block">8月15日,我和老伴领着孙女孙子来到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参观。由于是个特殊的日子,宛平城人潮涌动,我足足花费了40分钟才找到停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升级改造重新开放后,内容更加详实丰富。馆内展示的内容,既让我们看到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也清晰呈现了日本侵略者的累累罪行:看到南京大屠杀日军的残暴行径,以及731部队惨无人道的罪行时,我真是气愤填膺,恨得我咬牙切齿。这些法西斯暴行,我们永远不能忘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望全民族抗战岁月,从杨靖宇、赵一曼以及“八女投江”等东北抗联战士率先举起抗日旗帜,到西安事变推动国共合作,再到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台儿庄战役等经典战役,国共两党携手抗敌,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还特别补充了国际援助的内容,像美国陈纳德飞虎队、驼峰运输线的支援,抗战后期苏联的军事援助等,这些都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重要力量。正因如此,中国抗战的胜利不仅是民族的胜利,更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胜利也让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二战结束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董必武同志代表中国参加了《联合国宪章》签字仪式。这一场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的完全胜利,早已刻入民族记忆;而伟大的抗战精神,更将永远照耀后人砥砺前行!</p> <p class="ql-block">平型关大捷</p><p class="ql-block">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指挥下,于山西平型关设伏,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1000余人,击毁大量军车、缴获大批物资。</p><p class="ql-block">此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大规模胜利,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提振全国抗战信心,也证明八路军游击战术的有效性,为敌后抗日根据地建设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百团大战</p><p class="ql-block"> 1940年8月至12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以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战役主攻交通线、破袭日军据点,共歼敌4万余人,破坏大量铁路公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役沉重打击日军“囚笼政策”,提振全国抗战信心,也向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抗战决心,为持久抗战注入力量。</p> <p class="ql-block">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举</p><p class="ql-block"> 1941年河北易县狼牙山战斗中,八路军5位战士(马宝玉等)为掩护大部队和群众转移,主动吸引日军,将其引上绝路。</p><p class="ql-block">他们激战至弹尽粮绝,宁死不屈,砸毁枪支后毅然跳崖。其中3人牺牲,2人幸存。此举展现了八路军战士的钢铁意志与民族气节,成为抗战时期英雄群体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1938年3月至4月的台儿庄战役,是正面战场关键战役。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由李宗仁指挥;日军约5万人进攻。此役歼敌1.1万余,是全面抗战后中方首次大规模胜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它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神话,极大提振全国抗战信心,向世界展现中国抗战决心,为持久抗战筑牢精神基础,延缓了日军南下攻势。</p> <p class="ql-block">1942年起,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中国军队首次出国抗日。其历史作用是保卫滇缅公路,保障援华物资运输,牵制日军,支援盟军东南亚战场。结局方面,首次远征因战局不利撤退,后续反攻收复缅北滇西失地,1945年胜利后回国,约10万将士牺牲,为抗战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树叶训令</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942年,日军加紧了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扫荡”,实行残酷的“三光”政策。适逢边区又发生大旱,青黄不接,树叶成了老百姓最主要的“口粮”,部队的粮食不够,战士们也出去采树叶,但一棵大树上的树叶仅够一个排吃上一天,群众和部队都发生了粮荒。为此,晋察冀军区发布了一道独特的命令——《树叶训令》,规定部队所有伙食单位必须到15里以外采摘树叶,村庄附近的树叶要留给群众吃。边区部队严格执行命令,展现出八路军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与民争食的爱民风范。</p> <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走进抗战胜利纪念馆,那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烽火记忆的文物,仿佛在诉说着当年先烈们的英勇抗争。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14年的艰苦奋战,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p><p class="ql-block"> 我们缅怀先烈,铭记抗战胜利的不易。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有了不惧西方列强的底气,但我们更要不忘初心,居安思危,始终站在国家和人民的最高利益上,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宛平城警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城墙弹痕诉当年,</p><p class="ql-block">日寇凶残暴戾延。</p><p class="ql-block">国耻铭心防未然,</p><p class="ql-block">警钟长鸣记心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