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仙湖

Wang ning yuan

<p class="ql-block">  信了天气预报,一路追风,🈵眼都是湖光山色。我们在抚仙湖遇见一场“多变”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出发前特意查了天气预报,显示抚仙湖全天晴好——就冲这一句,我们原班人马一拍即合:环抚仙湖!90多公里的路,车里坐满了热热闹闹的“跨龄组合”:7岁半的小雅,得把年龄乘以10才够数的70多岁老奶奶,两位50后长辈,还有个70后,司机都是50后呢。</p><p class="ql-block"> 最有意思的是小雅和老奶奶,一老一小凑在后排聊天,愣是没半点违和感。小雅这孩子,说话老气横秋的,上车没一会儿就给开车的外公“约法三章”,小嗓门脆生生却透着认真:“①开车必须安全第一,不能马虎;②绝对不能超速,慢点开才稳;③开车的时候不许说话,分心会出事!”那股子强烈的安全意识,听得我们几个大人都忍不住笑,又暗暗佩服这小家伙的心思细。反观老奶奶,倒像个“老小孩”,聊起天来逻辑带着点稚气,比如看到路边的花会问“这花是不是也喜欢看湖水呀”,惹得小雅跟着一起琢磨,车厢里的笑声就没断过……</p><p class="ql-block"> 原以为真能顺着晴天一路赏景,没成想抚仙湖的天气是出了名的“十里不同天”,刚开出去半小时,天就变了脸。先是飘来一阵小雨,淅淅沥沥打在车窗上,没等我们找地方躲,雨势突然变大,成了瓢泼大雨,眼前的湖面瞬间蒙了层白蒙蒙的水汽。等雨稍微小些,又起了雾,雾气裹着湖水飘过来,路边的树、远处的山都变得朦朦胧胧,车像开在仙境里似的,我们忍不住放慢车速,连呼吸都轻了些,怕扰了这飘来飘去的“仙景”。</p><p class="ql-block"> 可这天气的脾气比小雅还多变,前一秒还雾蒙蒙的,下一秒阳光就突然钻了出来,湖面一下子亮堂起来。小雅扒着车窗看,突然冒出一句稚嫩的“多谢上苍”,逗得全车人哈哈大笑,连老奶奶都跟着拍手:“这太阳听得懂娃的话哟!”</p><p class="ql-block"> 顺着环湖路走,很快就看到了抚仙湖的“招牌”——孤山岛。作为滇中湖泊里唯一的岛屿,这“滇中碧玉”果然名不虚传:远远望去,它像一块被湖水轻轻托着的绿玉,孤零零立在湖心,周围的波光围着它转,怎么看都觉得“绝”。我们停下车遥望这“水中盆景”,目光又被近处的渔夫勾住:他正把渔网拖上岸,手里拿着根竹子,轻轻拍打着网上零星挂着的银鱼——那银鱼小得可怜,挂在网上稀稀拉拉的。我心里忍不住犯嘀咕:是这儿的银鱼本来就少,还是因为过量捕捞?又或是环境变了,影响了它们的生存?盯着那网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琢磨出答案。</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我们开得慢,停得勤:看到好看的湖景就停下来拍两张,连小雅都忍不住说“比坐在教室里有意思多了”。等绕完一圈回到起点,一看时间,居然用了四个半小时。同行的50后长辈说,抚仙湖的东岸是国家定的“战备水源”,难怪刚才路过的时候,觉得那水特别不一样——清得能看见底下的石头,透明得像没杂质,连阳光洒在上面都显得更亮。而且这湖看着平静,水深却是断崖似的,深不见底。风一吹,湖面波光潋滟,既有湖泊的秀美,又透着大海般的开阔胸怀,看得人心里敞亮极了。</p><p class="ql-block"> 原本只是信了天气预报的“晴天”,想简单绕湖一圈,没成想遇见了多变的雨和雾,看到了可爱的一老一小,还琢磨起了银鱼的事儿。现在回想起来,倒觉得是这“不按计划来”的惊喜,让抚仙湖的这一圈,变得格外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从东面角度看“笔架山”山型稍有变化,不象在我们村观它那么逼真。湖中飘着小筏、帆船、星星点点点缀阔大的湖泊。那白鹭也来抢镜,点水后,留下一圈圈无限扩大的涟漪。</p><p class="ql-block">2025.8.17抚仙湖避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