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公元825年(宝历元年)八月初十,昭义节度使刘悟突患急病去世。刘从谏隐瞒父亲去世的消息,拒不向朝廷报丧。他和大将刘武德以及亲兵密谋,打算以父亲的遗书上奏朝廷,请求任命自己为留后。</p><p class="ql-block"> 在司马贾直言和责备下,刘从谏非常害怕,才公开父亲死亡的消息,为他吊丧。<span style="font-size:18px;">朝廷也没有答应其为留后。</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当时李逢吉、王守澄接受刘从谏的贿赂,加之刘从谏多次请求,唐敬宗(长庆四年(824年),即位于柩前)任命晋王李普为昭义节度大使,十二月,辛丑,以刘从谏为昭义留后。刘从谏多次贿赂晋王李普,晋王又受皇帝宠爱,唐敬宗最终任命刘从谏为昭义节度使。</p> <p class="ql-block"> 公元827年(大和初年),唐文宗继位后,大将李听在馆陶兵败。回到浅口的时候,刘从谏亲率骑兵黄头郎救他,得到了大将李听的信任,不久,刘从谏拜检校尚书左仆射,迁司空,封为沛国公。</p> <p class="ql-block"> 公元833年(大和七年)春,正月初六,唐文宗赐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兼任同平章事的荣誉职务。</p> <p class="ql-block"> 刘从谏商业头脑灵活,<span style="font-size:18px;">积累了巨额财富。泽、潞、邢、洺、磁五州的</span>马匹、盐业、铜铁和高利贷等垄断产业全被他掌控。谁敢与他作对,必遭铲除,他用金钱贿赂朝中官员,结交皇帝亲信郑注、李训、王涯,因此结怨其死敌仇士良。</p> <p class="ql-block"> 公元835年(大和九年),大臣李训等人在唐文宗授意下密谋诛杀宦官郑注,事败,宰相王涯等人被灭九族,史称甘露事件。</p> <p class="ql-block"> 公元836年(开成元年),刘从谏三次上书为王涯等人鸣冤,请求赦免他们的罪行,并讥讽宦官。由于刘从谏手握重兵,又有威名。因此,权宦仇士良等人,对他也非常忌惮。</p> <p class="ql-block"> 刘从谏又奏弹劾萧本不是萧太后的弟弟。仇士良越发对他恨之入骨,声言刘从谏窥伺朝廷,倡言要密切监视刘从谏。刘从谏上表指责仇士良的罪恶,打算清君侧,于是引起了朝廷的不信任。</p> <p class="ql-block"> 公元843年(会昌三年),刘从谏把自己养了九尺高的宝马,献给唐武宗,唐武宗不接纳。刘从谏怀疑这是仇士良从中作梗,大发脾气,怒杀了宝马,从此不再信任朝廷</p> <p class="ql-block"> 同年,昭义节度使刘从谏病重,<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其长期与朝廷对抗,担心死后被诛灭九族,</span>对妻子裴氏说:“吾以忠直事朝廷,而朝廷不明我志,诸道皆不我与。我死,它人主此军,则吾家无炊火矣!”又与幕僚张谷、陈扬庭密谋,欲效河北诸镇。</p><p class="ql-block"> 刘从谏以其侄刘稹为牙内都知兵马使,从子刘匡周为中军兵马使,孔目王协为押牙亲事兵马使,家奴李士贵为使宅十将兵马使,亲信刘守义、刘守忠、董可武、崔玄度分别统辖亲兵,企图割据一方、对抗朝廷。</p> <p class="ql-block"> 同年,刘从谏忧郁病死,时年四十一岁,追赠为太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