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五丨苏州拙政园:一园藏尽江南美,半亩方塘见乾坤! 721班:张迩乐 指导老师:田华

818班郝佳伟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步入拙政园,恍若跌入一幅水墨长卷。这里的一山一水、一亭一阁,皆非人力强求,而是师法天地的无言诗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拙政园里的江南,藏在半亩方塘的褶皱里。清晨的拙政园还裹着晨雾,像刚睡醒的江南女子,眼尾沾着些水汽。跨进朱红色的门楣,首先撞进眼里的是影壁上的牡丹——青石板雕的花瓣层层叠叠,像被晨露浸过,连叶脉都泛着润。影壁后传来竹影婆娑的声音,循声绕过去,才看见一片修竹——竿竿青竹直插云霄,竹叶上的晨露滴在青砖上,溅起小小的湿痕,像谁不小心打翻了砚台。</p> <p class="ql-block">  转过竹丛,突然被一片水光晃了眼。那是拙政园的心脏——半亩方塘。塘水绿得像被揉碎的翡翠,水面浮着几瓣早开的荷花,粉白的花瓣尖沾着晨雾,像刚出浴的美人,披着半透明的纱。塘边的柳树垂着柔条,枝条拂过水面,搅碎了水中的云影——原来天上的云也掉进了塘里,正随着涟漪慢慢游。远处的“远香堂”坐落在塘边,黛青色的瓦檐倒映在水里,像给塘面戴了顶古典的帽子。堂前的石栏上刻着缠枝莲,指尖抚过去,能摸到岁月的温度。</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坐在“荷风四面亭”里,才真正懂了“一园藏尽江南美”。四面的风里裹着荷香、竹香、桂香,吹得人心里软软的。塘里的荷花正开得艳,有的完全展开,像穿着粉裙子的姑娘;有的半开着,像害羞的少女;有的还是花骨朵,像攥着拳头的小孩。远处的“卅六鸳鸯馆”传来鸳鸯的叫声,细细的,像在说悄悄话。亭外的曲径上,有个穿蓝布衫的老人,正拿着相机拍荷花,他的影子落在塘里,和荷花的影子叠在一起,像一幅温馨的画。</p><p class="ql-block">傍晚的时候,晨雾散了,夕阳把塘水染成了金红色。荷花的影子变得长长的,像在水里铺了层红毯。远处的“见山楼”传来古筝声,琴音绕着塘水转,像给整个园林裹了层温柔的纱。我站在塘边,看着水里的夕阳、荷花、亭台,突然明白——所谓“半亩方塘见乾坤”,原来不是塘里有什么,而是塘里藏着江南的魂:藏着竹的清、荷的艳、水的柔、桥的巧,藏着文人的诗、画家的笔、匠人的心,藏着每个走进来的人,心里最软的那片江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出拙政园的时候,门楣上的“拙政园”三个字已经被夕阳染成了金红色。回头望,园林里的晨雾又升起来了,像给江南的梦,盖了层温柔的被。原来,江南的美,都藏在拙政园的半亩方塘里,藏在每一片竹叶的缝隙里,藏在每一朵荷花的花瓣里,藏在每一缕风的香气里——只要你愿意停下来,慢慢看,就能看见,那藏在咫尺之间的,无限乾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