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仙山道观——攀西境内残存的一点道家文化痕迹!</p> <p class="ql-block">作者:吴秋 王德成</p> <p class="ql-block">一个偶然的机会,同冉茂松、杨光军和张志友三位先生相逢。他们生于仙山,长于仙山,最终将归于仙山。他们的魂根植于仙山下深厚的土地之中,同仙山有着炽热的情感。</p><p class="ql-block">冉茂松(上图中),已85岁高寿了,一开口便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般道出仙山的许多事情来,那份激动与笃定,让人深受感染,对仙山充满好奇和怀想。</p><p class="ql-block">“仙山顶上有座道观,来头可不小啊,传说在宋朝年间,杨家将杨六郎之子杨文广一脉来到这里,在仙山顶上找到一块风水宝地,动员大家建了一座道观,供奉儒释道伊彝五家的神灵,护佑在这里混居的汉、回、彝等民族,祈望大家和睦相处,共同发展。”</p><p class="ql-block">“此话不假,我可以作证。我就是杨家将杨文广的后人。”</p><p class="ql-block">接话人叫杨光军(上图左),说起杨家将的光荣历史,流露在他脸上的自豪那是最美的风景。</p><p class="ql-block">“听我父亲说,那道观旁边有口水井,那才神奇呢!”</p><p class="ql-block">话者何人?张志友也!</p><p class="ql-block">张志友(上图右),他父亲当了仙山村多年的村长。有一次父亲带他到仙山顶上的道观去游玩,他看到有口水井,井水清凉透彻,一眼见底。他拿了一根棍子想去搅动井水,父亲见了立马制止他。告诉他说,一但井水被搅混,马上就会下雨。此事不仅张氏父子知道,方圆百里之内许多人都知道。因此,大家都清楚,如果不是为了求雨,谁都不会去搅混井水。井里很干净,偶尔掉进一片树叶,马上就有鸟儿飞去把树叶衔走。</p><p class="ql-block">多么神奇的水井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被带到了久远、久远……</p>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那口神奇的“井”</p> <p class="ql-block">传说中神奇的那口井还在,只是早已没有了当年的“神奇”!</p><p class="ql-block">除了山顶这口水井的神奇,还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在民间传颂。</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仙山东边白马镇马槟榔村,一个叫“仙人开路”的地方。据古老的传说,曾经这块万吨巨石是连在一起的。那一年,村民们修一条出村的道路,这块巨石成了绕不开的阻挡,凭人力开凿,耗资巨大,村民们根本承受不起。对此,一些村民想到了去求山顶上供奉的太上老君帮助。一个曾经在山顶道观里,修行过一段时间的王姓村民最为虔诚。白天他们一行人在山顶道观里许愿过后,晚上回来,在梦里一个白须飘飘的老人告诉他,明天早点起来去看吧,巨石已为你们劈开了,中间留出了一段路。第二天早上去看,果然巨石被劈成了两半,中间留出了一段路。</p> <p class="ql-block">据说有一年,道观不小心被火烧了,烟雾升腾,居然在空中出现道观里供奉的神灵们的神像。这一难得一见的奇观,让当时在场的香客们惊喜万分。接着一场大雨倾盆,很快扑灭了大火。</p><p class="ql-block">就在当今,站在远处遥望,仙山顶上,云雾缭绕,经常会出现一些瑞象,十分美丽。</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马槟榔村,村前依次是214省道(最前面),接着是安宁河、成昆铁路、高速公路和高铁线路,五条线交叉纵横,上通成都,下达昆明,构成了绝妙的五线谱,奏响乡村振兴优美的旋律!</p><p class="ql-block">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儒、释、道)。道教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古代,道教曾经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行为,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因此,道教被认为是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宗教。同时,道教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宗教体系,它与其他宗教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交流。例如,道教曾经吸收了一些佛教的思想和仪式,同时也受到了其他宗教的影响。此外,道教还在中国历史上与其他宗教如儒教、佛教等进行了长期的交流和对话,形成了一种多元共存的宗教格局。</p> <p class="ql-block">面对攀西境内,具体地址:攀枝花市米易县白马镇马槟榔村,以及背靠的草场乡仙山村,共同拥有的仙山顶上的这座古老的道观,看到它的残破不堪,你有什么感想?说到它“多元共存的宗教格局”,从它残存的一些塑像上,还真的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来。</p> <p class="ql-block">这代表彝族文化的两座塑像,体现了彝族同胞对太阳和大地母亲的崇拜。塑像胸前太阳与禾苗的图腾,象征人类的生存所必需的要素,是天地人和谐共处最诗意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作为道观,道家所崇拜的核心神灵当然是少不了的。中间手持太极八卦图案者,是大家熟悉的太上老君,在他身边就坐的,说是有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儒释道伊彝五家神灵的代表都塑得有像,由于年代久远,又缺乏必要的保护,很多已看不出是什么了。</p> <p class="ql-block">和它对应,颛顼溶洞的广场上,颛顼敞开胸怀拥抱天下的高大塑像,共同映照安宁河最柔美的身姿穿越的这片沃土!</p> <p class="ql-block">每当月明星稀之夜,山脚下伊斯兰文化的象征——望月楼,借着皎洁月光的牵引,与仙山道观互诉情愫,谱写一曲回汉民族之间和睦相处的欢歌。</p> <p class="ql-block">“景观如果能够得到恢复,对于攀西境内来说,无疑填补了缺少道家文化景观的空白。同时,对于周围村镇必然带来经济文化许多的利好”。</p><p class="ql-block">退休老教师,米易文学界古诗词造诣深厚的王德成(上图左)老师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仙山山顶,是米易县境内的第二高峰,每日沐浴最早的晨曦。春暖花开时节,开放的杜鹃花满山遍野,耀人眼眸。一棵棵华山松张扬其中,共同映照片片美景。那高海拔凉爽的气候,是盛夏避暑的好去处。闲暇之余,进道观看看,更得一番不同寻常的文化浸润,谁说不是一件美事?</p><p class="ql-block">而且,居高临下,俯瞰颛顼溶洞,同颛顼大帝打个招呼。看安宁河蜿蜒流淌,晨光里闪现的波光。看纵横交错的交通线路,车辆日夜奔忙。看大石墓在田间闪耀,散发邛都文化残存的光芒。看望月楼小巧玲珑的身影,听经堂敲响的暮钟。看黄草坪那建在燕雀嘴上土司家的别院,曾经的繁华,曾经的荣光。</p><p class="ql-block">康养休闲多美的去处啊!</p><p class="ql-block">仙山山顶,美丽的风景,等你前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