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早就听闻广州南国书香节的盛名,却总因各种缘由未能成行。直到2025年的昨天,这场备受瞩目的文化盛宴再度开幕,我终于踏上了前往主会场——广交会会展中心的路。</h3></br> <p class="ql-block">少儿节目表演</p> <h3>一踏入会场,便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场馆内场面壮观,气势宏大,来自世界各地的出版商齐聚于此,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跨越山海的墨香,正应了那句“香飘万里”。这不仅是书的海洋,更像是一场与书相关的狂欢节:文创科技产品琳琅满目,甚至连汽车、飞机模型、钢琴、园艺景观都融入其中;舞蹈表演、集体朗诵、戏剧片段轮番上演,热闹非凡,让人真切感受到“节”的氛围,快乐因子在人群中不断传递。</h3></br> <p class="ql-block">真的无人机并非模型</p> <p class="ql-block">“路边剧”或展览剧?</p> <h3>此行我藏着一个小目标:带着自己运用太极思想对《道德经》的新解,希望能找到感兴趣的出版商。这些年沉浸在传统文化中,对《道德经》的新感悟让我坚信,这或许是一种值得传播的视角,这份想法无关功利,更多的是源于对传统文化传播的一份神圣使命感。</h3></br> <h3>逛展途中,一个现象让我有些感慨:看书的人摩肩接踵,真正掏钱买书的却不多;旧书摊前总是围满了人,新书摊前反而显得冷清。这让我不由得想起年轻时,自己也曾是新华书店的常客,抱着新书回家的雀跃至今难忘,可如今,我也几乎不再翻阅纸质书了。纸质书的式微,似乎就藏在这热闹又略带疏离的场景里。</h3></br> <p class="ql-block">舞狮表演</p> <h3>会场里关于传统文化的书籍不算少,可翻来翻去,鲜少见到有“新解”视角的著作,我认为一个时代应有一个时代对传统文化特别是经典的新解,当下又正逢盛世,这让我心里泛起一丝失落。好在我不死心,继续细心搜寻,终于在暨南大学出版社的展位前,看到了一套《四书心读》,瞬间眼前一亮。</h3></br> <p class="ql-block">外面下太阳雨,无晴却有晴</p> <h3>扫码关注出版社后,我认真读起了这套书的介绍:作者柳恩铭耗费40年心血写成,提出了对儒家思想的全新解读。更让我意外的是,他曾任广州天河区教育局局长,在职时还在中小学推行过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这份坚持与实践,让我不由得肃然起敬。</h3></br><h3>当时确实动了买下这套书的念头,但又怕自己终究抽不出足够的时间研读,让它成了摆设。正犹豫着,手机上跳出一条小视频——《四书心读》作者柳恩铭博士将在8月16日上午,于展会三楼的一间会议室举办交流会。</h3></br><h3>那一刻,我心里忽然有了个明确的念头:这场交流会,我一定要去。(待续)</h3></br> <p class="ql-block">父女乐</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g0gt-oF7faQj9r0hySn5-Q"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