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文 老长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篇号287402245</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每想你一次,就掉下一粒沙,就有了布哈拉” ,三毛的这句名言,让我第一次知道布哈拉,沙漠古城的沧桑感与浪漫意象结合,让布哈拉进入我设计的行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是一座充满浪漫神话故事的地方:一千零一夜的浪漫起点,阿里巴巴大战四十大盗的发源地;阿凡提智斗巴依老爷的起始点;在成吉思汗征服过数以千计的城市中,布哈拉是成吉思汗唯一屈尊进入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曾经也是中亚伊斯兰文明的重镇,被称为“丝绸之路活化石”。城内保留着公元10世纪穆斯林的建筑杰作以及17世纪的170多座古老的伊斯兰建筑,有各个王朝修建的宫殿、清真寺、经学院等,是中亚地区最完美无缺的中世纪城市典范,堪称“博物馆城”。波译汉古诗中描述的 “国君是月亮,布哈拉是天空” 意象,以波斯文学特有的瑰丽修辞,定格了10世纪萨曼王朝时期对古城的崇高礼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是乌兹别克斯坦第三大城市,位于泽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沙赫库德运河穿城而过,有2500多年历史,人口约25万,中亚最古老城市之一,曾几度兴衰,历经沧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7世纪,随着伊斯兰教开始在布哈拉传播和盛行,布哈拉兴建了上千座清真寺、神学院和其它祭祠场所,是当时著名的伊斯兰教学术重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9至10世纪时为萨曼王朝首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220年,成吉斯汗大军攻陷布哈拉,并放火焚城。1273和1316年,蒙古人再度入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370年被突厥人帖木尔征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6世纪中叶,乌兹别克人建都于此,史称布哈拉汗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古书中所说的不花剌、新唐书中的戊地国、唐代昭武九姓中的毕国、安国,都是指布哈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成吉思汗布哈拉之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是花剌子模苏丹最重要的城市之一。骄傲的花剌子模苏丹犯了一个严重的致命错误,他劫掠了蒙古商队,并把派去进行和平商业谈判的蒙古大使毁容。这一行径激怒了成吉思汗,当听到自己的人受到攻击时,他虽已近花甲,仍毫不犹豫地召集了他那支纪律严明、作战经验丰富的部队,1220年再次跨上战马,兴师问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吉思汗军队将草原勇士所具有的凶猛与速度,和中华文明的最高科技智慧结合在一起,使用快速机动并训练有素的骑兵去对付地面上的敌军步兵,并通过使用新型的火力轰击技术和空前的破坏器械,减弱了城墙的防护威力,使蒙古军队得以突破要塞。为了避免了屠城,布哈拉民众开城投降,使古城的文化遗产得以留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对该城完成了有计划的劫掠之后,成吉思汗将注意力转移到被围困在布哈拉的内城堡之中而仍在负隅顽抗的突厥勇士身上。布哈拉因具有“为所有伊斯兰教徒带来荣耀与欢愉”的称号而知名于世,是伊斯兰教的圣地。成吉思汗非常清楚,通过征服并进入该城市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宣示意义,因此在被他征服的众多城市中,他高调而耀武扬威地骑马穿过布哈拉城门,经过一片遍布着木房与小贩货摊的拥挤区域,来到位于城市中心的巨大砖石建筑群之中,影响巨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成吉思汗对布哈拉的进攻,获得巨大成功,不仅因为那个城市被攻陷,还因为当蒙古人胜利的消息传到首都撒马尔罕时,军队投降,弃国而逃,蒙古人所向披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匆匆古城游</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网友推荐逛布哈拉古城时间,一天即可;“孤独星球”认为至少再要两天。折中处理,在我设计的行程计划中,原准备在布哈拉玩1.5天。因为临时匹配不了合适的机票,改乘火车耽误了半天。天有不测风云,过土乌边境时突遇暴雨,土库曼斯坦过境检查又极严,多耽误了半天,一天半的行程被压缩成晚上和第二天半天。只好牺牲了两个景点,早上8点就赶到古城,中午1点收工,匆匆打卡,连午歺都在大巴上解决。尽管时间紧,但是团友们都认为,那怕是匆忙一瞥,布哈拉古城仍然灿烂,在丝绸之旅路上不留遗憾!</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库克塔什经学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库克塔什经学院建于 1568 年至 1569年 ,它是布哈拉最大的伊斯兰教学校, 也是中亚最大的伊斯兰教学校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库克塔什经学院大门简洁,庭院宽敞,但是入口走道天花板和庭院迴廊天花板各具特色,可见修建者独具匠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来比豪斯池塘广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比豪斯”的字面意思为“水池的边缘”,池塘大约建于1620年,由宰相纳迪尔·迪凡·贝吉下令修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比豪斯池塘广场是布哈拉古城内最为显眼的标志。秀美的池塘,绿树环绕,垂柳依依,天鹅游弋,将《一千零一夜》的神话叙事生动嵌入古城的现实空间。有人将来比豪斯广场喻为 《一千零一夜》扉页,书中故事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池塘旁边除了清真寺、伊斯兰教学校,还有布哈拉的游客中心 、饭店、大集市;还有一个类似古遗址的废墟, 据说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拜火教遗址。四百年来,这里一直是喝茶的露天亭子(查卡纳)和商业店铺的所在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卡纳卡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比豪斯池塘广场边的卡纳卡清真寺是来比豪斯建筑群的第一座建筑,由宰相纳迪尔·迪凡·贝吉建造。它是苏菲派教徒居住和冥想的地方。这是一座巨大的建筑,中央是一个十字形的圆顶大厅,高大的入口两侧建有塔楼,壁龛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钟乳石。</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宰相与伊斯兰学校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迪尔·迪凡·贝吉伊斯兰学校的修建流传着一个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宰相纳迪尔·迪凡·贝吉先在池塘的一侧修建了卡纳卡清真寺,后来,在池塘的另一侧建造了一个商队客栈。在商队客栈的盛大开幕式上, 布哈拉汗﹣伊玛目库里(1611-1642 年)根据苏菲派谢赫的建议,代表还未修建的伊斯兰学校向纳迪尔·迪凡·贝吉致意,称赞他“为真主的荣耀”建造了这座建筑。 也就是说未与宰相商量,还没有修建,布哈拉汗就先造舆论。此后,纳迪尔·迪凡·贝吉不得不修建了这座商队修道院。现为纳迪尔·迪凡·贝吉伊斯兰教学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迪尔·迪凡·贝吉伊斯兰教学校外墙镶嵌着蓝色的瓷砖,蓝色入口拱门上有一对幸福鸟,爪子上抓着鹿飞向太阳,象征着对精神知识的渴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当地人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了古城建筑群特有的靛蓝穹顶与瓷砖:“蓝色是布哈拉写给天空的情书” ,美妙的诗句将城市色彩美学升华为跨越时空的对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纳迪尔·迪凡·贝吉伊斯兰学校空旷的庭院成了小商贩摆贩的地方。为了赶时间,我们早上8点到达,细雨绵绵,只有雨滴和我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阿凡提的故乡之一</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霍加·纳斯尔丁(阿凡提)雕像的国籍尚无定论,不同地区和民族对其归属存在争议。我国新疆、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和阿拉伯地区(伊拉克巴格达)等,都声称阿凡提是自己国家的文化人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乌兹别克的布哈拉老城,不管三七二十一,来比豪斯广场上已经塑立了阿凡提雕像,象征其作为中亚民间故事的重要发源地。阿凡提雕像突出其典型特征,长胡须、缠头巾,风趣地骑在毛驴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应该说,阿凡提是全世界突厥语系民族共有的智慧人物形象。从小熟知阿凡提,常听阿凡提的故事,他的幽默与机智,他反抗压迫,他讽刺权贵,他扶助弱者,给人留下深刻地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古商业街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古城处于丝绸之路要道上, 是著名的贸易之城,市面繁荣,商业发达,接待来自中国、伊朗、中亚、俄罗斯和印度的商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来比豪斯池塘广场以西,从昔班尼时期开始就是一片繁华的市场区,带拱廊的街道和小巷乃至十字路口都成了拥挤的市场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传统的市场称为“塔吉”, 就是建在十字路口中央附近交叉点上的圆顶商场,如今只保留下3个。这种建筑形式的商场即使在酷热的夏天也能保持凉爽。这个“塔吉”内建筑改成了地毯商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乌兹别克斯坦地毯以精湛的手工工艺、丰富的图案设计和天然材质著称,融合了丝绸之路文化特色。地毯图案以几何图形为主,如椭圆形、菱形等元素重复组合,形成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色彩搭配注重对比与和谐,常运用高饱和度色调,如红宝石色、象牙白、灰色等。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中的古建筑也改建成了地毯博物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自公元9世纪起,古城狭窄蜿蜒的街道就被三种不同的建筑区分开来。城堡、城市自身建筑以及商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哈拉古城保存了许多中世纪时期优秀的建筑,无论从景观造型,或是内部陈设和装饰都保留着古风古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街左面建筑以前是银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幢古建筑已经改建成旅馆,拉着行李的小车正在大门口卸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静谧的中世纪风貌让人忘却现代喧嚣,古城浪漫土色调街巷激发了文学想象,与《一千零一夜》传说氛围相融,被誉为“一千零一夜”梦开始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老建筑内部大都成为了卖小商品的店铺,其中刀具最多,造型有典型的游牧民族风格,商品布局别具一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城商铺保留了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各种飞鸟和鱼状的剪刀,玲珑可爱;佛头形像的门锁出现在伊斯兰教的汪洋大海中,格外醒目,体现了传承与包容。</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兀鲁伯经学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兀鲁伯是帖木儿的儿子, 是一位开明的知识统治者 。他非常关心王国的科学发展,重视科学和教育,他的名字因15世纪在撒马尔汗开展的天文观测活动而流芳百世。除了撒马尔罕雷吉斯坦广场上著名的伊斯兰教学校,他命令在布哈拉建立了这所伊斯兰教学校,希望这座城市成为科学和教育的中心,兀鲁伯伊斯兰学校一直以来是其他中亚城市伊斯兰学校建设者的榜样。在兀鲁伯经学院的大门上刻有“渴望知识是每个穆斯林男女的义务”。</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阿卜杜勒.阿齐兹.可汗经学院</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该学院位于兀鲁伯经学院对面,建成于1652年,其建筑更高大美丽。 神学院的门户装饰着丰富的图案, 装饰中使用了黄色油漆 。在建筑建造过程中也使用了不同的技术:浮雕、镀金 、雕刻瓷砖和马赛克,墙上有中国龙和幸福鸟的照片,在这里你还可以阅读著名诗人的诗歌。 神学院有两座清真寺一一分为冬季和夏季,墙壁和天花板装饰极其豪华 。 </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卡良宣礼塔和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良”在塔吉克语中就是“伟大”的意思。 卡良宣礼塔是布哈拉的象征,著名的中亚穆斯林建筑,它为喀拉汗王朝(999-1212) 的代表作,完工于1127年。当时是中亚地区最高的建筑物, 建成九百年来完好无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良宣礼塔高46.5米,它的模样就像灯塔, 在距布哈拉几公里处就可以看到。是当年丝路商旅的路标,被誉为“沙海中的灯塔”。当年成吉思汗仰望卡良宣礼塔时,备感震惊,下旨将它保留下来,这才得以幸存。让“征服者折腰”的故事流传千年,叙事的张力构成了最具矛盾美的史诗级注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6、17世纪以后,此地一度曾为恐怖的刑场, 有不少罪犯和政治犯被从高塔顶端推下以示惩戒,因此此塔亦有“死亡之塔”的名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20年,伏龙芝下令炮轰该塔,造成一些损害,现在还能看到修补的痕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宣礼塔旁边是卡良清真寺,建成于1514年,与撒马尔罕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具有同样规模,用蓝砖建砌,十分精美。在宽阔的四方形庭院里有一个悠长的回廊,回廊旁边是由288个双层顶壳的楼顶组成的主体建筑。清真寺长127米,宽78米,清真寺可以同时容纳12000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需购票入内,我们时间紧,只在入口大厅向内看了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卡良宣礼塔周围是布哈拉中心宗教建筑群,结构整齐,高大雄伟。卡良清真寺对面建筑是米尔.阿拉伯伊斯兰教学校,因为正在维修,未能入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雅克城堡俯瞰卡良宣礼塔和卡良清真寺建筑群,沧桑的古城黄衬托着亮眼的伊斯兰蓝,留下布哈拉古城当年辉煌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雅克城堡一阿拉克要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雅克城堡位于布哈拉市西北角,是布哈拉统治者及其亲属的城堡和居所,建于公元前1世纪,是布哈拉中世纪文明的象征。几个世纪以来,由于古堡几经毁坏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个古堡形成一座高达18米的丘岗,外边由层层的城墙所围。18世纪时,大门被建成两侧树立粗壮塔型圆柱、中间为拱型入口的形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门前面广场称为列吉斯坦广场,曾是当时的城市中心,也是举行庆典和公决犯人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门入口处,有兵器库、当时城市军事首脑的接待室、清真寺、手工小作坊等建筑。这里曾经有一所医院,内设诊所、药房,并对医生进行培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城堡中有一座称为扎米的清真寺,又称为国王清真寺博物馆,19-20世纪装饰风格,有建于19世纪的木刻廊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上面一层是布哈拉最后一代统治者所建,面积约4公倾。当时,该城堡为一个综合建筑,有三千多人居住在里面,建筑包括当时统治者的宫殿、国库、官吏们的住所、兵器库、清真寺、手工作坊、监狱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为城堡废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城堡内保留下来的建筑不多,大都改建成了各类博物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为会议厅</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波洛.哈兹清真寺</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雅克城堡对面是波洛.哈兹清真寺,清真寺前池塘内倒影清晰,这是最古老的池塘 ,是布哈拉仅有的几个池塘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真寺门厅高大,20根雕花圆柱依稀可见当年的繁华。门厅里的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着传统的手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清真寺内装饰淡雅清新,做祈祷的老人十分虔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了省时间,中午我们在车上吃盒饭,直驱乌塔边境,然后从乌兹别克撒马尔汗过边境,去塔吉克斯坦边城彭吉肯特。塔吉克斯坦对中国人免签,过关时间短。令人纳闷的是,土库曼斯坦出关检查严,乌兹别克斯坦入关检查就严,全程耗时5个多小时;塔吉克斯坦对中国人入关免签,乌兹别克斯坦出关手续也简单,用40分钟丝滑过关。同一个国家,不同的过境标准,这差别也太大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关于布哈拉土地的神圣性,有一句当地谚语:“如果说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光来自天上,那么在布哈拉,光则来自地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创作品,严禁抄袭,违者必究)</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