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势雄浑剑门关、云卷云舒曾家山(之一)

冰玲浅影

<p class="ql-block">2025年夏季,成都遭遇了历史罕见的极端高温天气,持续10多天的高温红色预警,刺激着大家的避暑欲望。</p> <p class="ql-block">8月16日,朋友6人前往广元曾家山,以躲避夏季末日的酷热!</p><p class="ql-block">途经剑阁县,沿路的风景清新别致。</p> <p class="ql-block">放眼窗外,感受到剑门天下雄的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中午抵达剑门关古镇。“剑门关欢迎你”的宣传语尤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下午游览剑门关景区 。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巍峨的“剑阁”牌坊,其上书联分别由诗仙李白和诗圣岑参所题。</p> <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蜀道难》格外引人注目,此诗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p> <p class="ql-block">草木繁茂苍翠,空气清新如洗。</p> <p class="ql-block">云环耸翠——景区内的一处摩崖石刻景观,最初由清代文人题写,现由李铎手书。以“群峰高耸、古柏苍天、翠云环绕”为特色,展现了剑门关的自然风貌。 ‌</p> <p class="ql-block">金牛桥——以前剑门人为让金牛出入方便,便年年在此架木栈以通关外。后人为防洪水冲毁,便改成石桥,并命之为金牛桥。</p> <p class="ql-block">姜维瀑布是一处泉水景观,该泉四季不涸,被当地人视为神迹。 ‌</p> <p class="ql-block">石胄,矗立于剑门关隘口的峭崖之上,由自然风化形成,其轮廓酷似古代武士的盔甲造型,整体气势威严。</p> <p class="ql-block">“走过剑门关,人生无难关”的豪言,令人振奋和好奇!</p> <p class="ql-block">北伐军行图——岩壁上四幅巨大的浮雕,以高度概括的方式,艺术地再现了当年诸葛亮领兵北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是古蜀道金牛道的核心地段,因两崖对峙如门、峰峦似剑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诸葛亮曾在此设关戍守。</p> <p class="ql-block">三国兵器:青龙偃月刀(关羽),丈八蛇矛(张飞),龙胆亮银枪(赵云),虎头湛金枪(马超等)。</p> <p class="ql-block">第一关碑!</p> <p class="ql-block">关楼——坐落于大剑山中断处的天然隘口,两侧断崖峭壁如剑,形成“两山对峙如门”的奇险地貌。</p> <p class="ql-block">其地理位置扼守古蜀道金牛道咽喉,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李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即形容此险。‌‌</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独有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晚上,简单品尝了当地特色剑门豆腐。据说豆腐是以108道做法闻名,细腻豆花搭配秘制辣酱的味觉冲击,与“剑门关豆腐,清白传千年”的文化寓意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闲逛剑门关古镇。</p> <p class="ql-block">坐龙——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黑龙江省援建的纪念性雕塑,其上刻有简要介绍援建剑阁的历程。</p> <p class="ql-block">剑门天桥——融合了古代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兼具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p> <p class="ql-block">桥上黄旗飘扬,曾被形容为“颇有当年蜀军军营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8月17日,我们抵达曾家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曾家山初名大漫天岭,俗名曾家河。</span>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4%,平均海拔1400米,是避暑和纳凉的理想之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居住的曾家大院。其园林风格设计中融入了本土山歌文化元素,设有小型山歌舞台及休闲廊亭。</p> <p class="ql-block">曾家大院外面即是曾家镇,镇上有一条长达千米的步行街——汉王老街,镇上的餐饮和住宿集中于此,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仙雾缭绕生云烟,繁花似锦醉人间。</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曾家镇上的各种宣传活动吸引着游客!</p> <p class="ql-block">傍晚的野花也采一采!</p> <p class="ql-block">8月28日,游览吊滩河景区。吊滩河是潜溪河流域露出地表的部分,全长约5公里,是中国最短的内陆河。</p> <p class="ql-block">两岸山峰险峻,峡谷幽深,河水清澈。</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自由穿梭。</p> <p class="ql-block">花涧小驻的设计装饰颇有韵味!</p> <p class="ql-block">时光不老,我们不散!</p> <p class="ql-block">山间里的咖啡屋,自然纯朴,风情万种!</p> <p class="ql-block">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感受吊滩河带来的清凉与惬意。</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据传容中尔甲将举办演唱会,大家趋之若鹜,俨然盛大节日般,警察出动,人山人海!</p> <p class="ql-block">容中尔甲、旺姆共同参与的曾家山·原乡第五届邻里文化节,为当地群众及游客带来了一场互动性与观赏性兼具的文化盛宴。</p> <p class="ql-block">8月19日,游览石笋坪。这里因十余座状如竹笋的石林群得名。</p> <p class="ql-block">其中巨型石鹰峰由三峰组成,三峰间有1米宽的裂缝,峰顶较为平坦且绿树生长其间,巨石形似雄鹰。</p> <p class="ql-block">林间秋千,别有乐趣!</p> <p class="ql-block">随即游览川洞天坑。这里以天坑、瓮形竖洞与天生桥三绝共生的喀斯特地貌闻名,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四川最美观景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红豆桥是第一座天生石桥,由一整块石灰岩经水侵蚀后塌陷形成,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寺庙,其得名源于庙内天然形成的香炉,香炉表面有类似甲骨文的纹饰,因此得名“天鼎庙”。</p> <p class="ql-block">会仙桥是第二座天生石桥,因地下岩溶水长期溶蚀和侵蚀石灰岩岩层,使溶洞相邻两顶板出现崩塌,独留中间一段坚硬岩体而成。</p> <p class="ql-block">望月台——喀斯特地貌岩洞,洞内幽深敞亮,阴凉湿润。当<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秋节皓月升空、月照山林时,此处月色更为明朗,仿佛伸手可及,为景区观月的最佳处。</span></p> <p class="ql-block">烟云洞——由地下河溶蚀而成。因洞位于骆驼山脚,内外空气存在一定的温度差,常常在洞口处形成烟云缭绕的景象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洞中的五彩奇观,自然之美尽显。</p> <p class="ql-block">金龙洞以石钟乳、石笋等形态著称。</p> <p class="ql-block">瓮型竖洞,是由白垩纪地层形成的巨型天坑,具有世界罕见的喀斯特漏斗结构。</p> <p class="ql-block">根据2017年《中国国家地理》科考团队建议,最佳观测点位于川洞庵景区溶洞观景台。</p><p class="ql-block">推荐每年8月至11月每日11:30-13:30进行拍摄,此时太阳高度角与天窗形成60-75度入射角,光柱投射效果最显著。</p> <p class="ql-block">第一层是石灰岩塌陷而成的天窗,面积约100平方米;第二层为平台,散落有石灰岩崩塌堆积而成的碎石;第三层为中央平台陷落而成的椭圆形水池,面积约400平方米,深约10米。如此规模的喀斯特漏斗在全世界都十分少见。</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9日,上午11点12~14分,我为朋友拍摄的效果图。</p> <p class="ql-block">上午11点17分,朋友为我拍摄的效果图,光线弱透视,洞口不完整,哎!只有一声叹息啦!</p> <p class="ql-block">我和朋友在这绝美的洞口中,希望继续追求完美的拍摄效果,心有不甘地等待着光影的投射出现,可惜十多分钟过去,再也没有光影下凡,<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错过了拍摄的最佳时间段,</span>只得遗憾离去!</p> <p class="ql-block">山洞深深藏幽境,出洞豁然开朗时!</p> <p class="ql-block">鹿角壁——石壁两侧向外凸出直上云霄,为大自然巧夺天工自然形成,远观形似鹿角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揽云亭——距离天坑约1.1公里,以俯瞰天坑全景为特色,适合拍摄天坑的雄伟景象。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