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默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望班主任老师,顺便把老宋叔送给自己的一小袋广灵小米带了过去。师娘是学院膳食科的会计,一位腼腆本分的中年女人,她言语不多,但却是厨艺高手,四年来吃了师娘亲手做的多少顿饭李默也记不清了,尤其是无锡小笼包,皮薄如纸,内含滚烫汤汁,馅料以鲜肉为主,甜鲜味突出。李默是班主任老师器重的学生之一,学习勤奋努力,成绩优秀,各方面都出类拔萃,而且连续四年都被评为优秀学生会干部。李默也是师娘最待见的那位小伙儿,勤快懂事,家里拉煤搬运的很多重活儿都由他帮着张罗。师娘得知李默外出实习了两个月刚刚回来,特意准备了他最喜欢吃的扬州炒饭和镇江小笼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默一进门,师娘就高兴地问起他的话来:“李默,两个月没见面了,发现你瘦了一圈,是不是煤矿的伙食不太好?今晚有你最喜欢吃小笼包,多吃一点。”“家乡晋北那边的饭很好,只是平均两天下一次井,偶尔干一些体力活儿,单单每天的步行距离就那么远。”李默还不忘夸起了师母,“师母真好,总是关心牵挂着我!”家里充满着温馨喜悦的气氛。饭桌前,李默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炒米饭,一边给老师汇报了自己煤矿实习的感受和体会。老师告诉李默,他毕业分配的事儿也是一波三折,本来春季这批毕业生里有一个留校的名额,根据学生的综合考评和系里的一致推荐,一开始确定的是李默本人,但层层报到学院之后突然被否决了,班里和采矿系都不太清楚其中的具体原因。李默的心里比别人更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他知道自己跟谢丽萍的不欢而散或多或少会带来不可预见的后果,好在这种后果不足以毁坏自己的前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默打心底里也没有留校的打算,更没有跟谢丽萍再往前走一步的想法,因为他预料这种居高临下的婚姻最终会后患无穷。他不但不后悔,反而很庆幸自己做出了如此清醒而又十分明智的决定。退一万步讲,即使没有自己和蕙兰的这层关系,李默也绝对不会步入谢丽萍为自己设计的所谓婚姻的轨迹。李默感谢老师多年来的关心培养指导,告诉老师他的最终毕业归宿既不是学校,也不是机关,而是回到家老家山西,从煤矿基层一线干起,从井下普普通通的技术工人干起。晚饭后,李默还郑重其事地把自己草拟的实习报告递给了老师,让老师给提提意见,把把关。等李默吃了饭,走出了家门,老师和师娘又议论起了李默的毕业分配的事情。“四年前刚入学的那会儿,我就发现这孩子跟别的学生不同,不走寻常路,从来不会人云亦云。”“我觉得你还是让李默争取一下,留校多好啊,工作风光又体面,为啥就要铁了心的当工人,搞煤矿?”师娘不解地说。“我还不了解李默吗?劝他没有用,九头牛都拉不回他来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班主任老师坐在写字台前,认认真真把李默的实习报告看了一遍。“你看看李默撰写的这篇实习报告,对大同矿务局峰鼎煤矿一百多平方公里的井田面积、地质构造、岩层分析、煤层煤样、赋存条件、可采储量、采掘布置等调查的全面详实, 有理论判断更有具体可信的数据。这孩子就是个搞煤矿好干事儿的材料,无论将来去到哪里,干了什么工作,我都看好他。”丈夫对着妻子说了一通有关煤矿专业设计的话。李默的师母虽然不懂煤矿,但她懂得丈夫对李默的充分信任与肯定,也进一步佐证了自己对李默的看法。“我不懂你那些所谓的报告,但言之有理,如果是金子在那里都会发光,这后生未来可期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李默从老师家里出来已经不早了,宿舍院墙边一排排柿子树几乎掉光了发黄的叶子,只剩下一颗一颗红通通的柿子挂满了枝头,甚至越到树的高处,柿子结得越稠密,树枝被压得越来越低,仿佛一颗颗点亮了的小灯笼。而树梢尖上的月亮却残缺的只剩下了一个浅浅的镰刀,附近的几颗星星眨着眼睛,闪着孤冷的光。他决定不去人多的教室了,拐去操场北边的图书馆里坐一坐,翻翻有意思的小说,舒缓一下回到学校一个星期以来的心无旁骛撰写实习报告的劳碌和疲惫。</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