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此次川西行除了被川西的美景震撼外,还顺道游玩了安仁古镇及黄龙溪古镇,两处古镇各有特色。</p> 安仁古镇的名字,取自《论语》“仁者安仁”的深意,已在川西坝子静卧了1380余年。<div><br></div><div>在高温烦闷的空气中,我踏入了安仁的第一块青石板。足底传来的触感,仿佛踩在了历史的经脉上。灰白墙垣点染斑驳,黛瓦层叠如鳞,晨光从树叶缝隙筛落,在石板上印下摇曳的光斑,恍若散落的时光金币。</div><div><br></div><div>四川大地主刘文彩兄弟五人的庄园很大,建筑风格虽中西合璧但怎么都感觉像暴发户似的用各种材料堆砌而成,远远没有精致悠远的意境。</div> 一转头蓦然撞见一树嫣红,繁茂的花串与砖墙木窗相映成趣,恰似高骈笔下的“满架蔷薇一院香”,只不过蔷薇换作了川西的大紫薇,每一片花瓣都揉进了历史的况味里。 里面的雕塑倒是很值得一看,特别是《收租院》系列雕塑,堪称世界雕塑史的传奇史诗。一百多个人物的面貌体态完全不同,像这样的连续性的圆雕群像独此一处,被世界各地的雕塑大师们推崇备至。 安仁古镇给我最大的印象是人少、文艺安静,其实拍照应该也很好看,虽为5A级古镇,但它的商业气息并没有那么重,而且感觉特别冷清。 空无一人的铛铛车缓缓驶过树人街,只余铜铃声在石板路上滚动。<div><br></div><div>这里不是标本般的古迹,而是活着的时空容器。千年岁月在此不过一声悠长叹息,而安仁,始终是雪山脚下那座让灵魂卸甲归田的城池。</div> 相比安仁古镇,我则更喜欢黄龙溪古镇的闲适与激情。<div><br></div><div>这座始于三国、静卧于成都平原西南隅的古镇,刚刚在晨曦的阳光中苏醒,而此刻,它正被夏日的欢腾唤醒。</div> 转过溪湾,古街渐次显露真容。飞檐翘角的吊脚楼沿河排开,木格窗棂透出岁月包浆的暖黄。<div><br></div><div>最奇绝的莫过于“一街三寺庙”的奇观:青石板路串联起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朱墙黛瓦间,市井烟火与佛国檀香交织升腾。</div> 我和右大侠爬上“东寨门”城楼,可远观四周。 屋檐角下的风铎,随风摇摆发出悦耳的声音,为不动的建筑增加了动感与音律。 站在城楼上能俯瞰古镇弯曲的小街,街道两旁葱郁翠绿的银杏树到秋天一定非常美丽。 在城楼上和右大侠看这位大师傅和一位游客一起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大戏,游客一会变身诸葛亮点兵点将发号司令,一会又让大师算命,大师在不同的角色中转化,每转化一次还需要更换服装道具,演的活灵活现的。 游客找大师算命时,大师拿出一叠发黄的书本,开始了算命的营生。 一边算命一边操着四川话口若悬河地絮叨着。 书籍不够的时候还拿出现代化的手机工具查询,哈哈,不是早就说DeepSeek可以算命,而且还相当的准吗?我看这位大师也是与时俱进。 在古镇小街漫无目的地瞎转。 啥?这里还是作家协会创作基地与摄影协会创作基地,但为啥摄影总是和文学如影随形呢?只不过门匾虽有,但关门闭户,不见有人。 古镇的门神虽斑驳的无法辩识,但轮廓线条感觉还是栩栩如生的。 走过一间茶馆的门口,瞬间就被“安逸的很”四个字吸引。 进入茶馆里面,确实又是一方天地,一大早还无茶客围桌饮茶,只有阳光过处,将不起眼的茶馆衬托的静谧又慵懒。 古龙寺内,两棵千年古榕将庙宇拥入虬枝——北树分岔处嵌着“黄葛大仙”小庙,南树根系盘绕土地祠,形成“树裹庙、庙骑树”的奇景。 树冠如翡翠华盖筛下光斑,落在青苔密布的屋脊上,恍惚间似穿透时空。 街边售卖的各种饼实在因天气炎热完全没有品尝的欲望。 循着“不吃一根面,枉到黄龙溪”的民谚望去,面艺师正扬臂甩面,柔韧的面条凌空划出银弧,似蛟龙跃入翻滚的锅中。 有古镇就一定会有一只吸引人的猫或者狗,这只蹲在石板路上的猫,就这样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游人,眼睛像蓝色透明的玻璃球。 穿过挂着“忙什么喝我老三花茶一杯,走哪里听他摆龙门阵一回”楹联的木门,我跌入复兴老茶馆的时空褶皱。<div><br></div><div>穿靛蓝长袍的老堂倌手提錾花铜壶穿行厅堂,一声“客官两位——”的悠长吆喝,惊醒了梁间微尘。</div><div><br></div><div>天井筛下的光柱里尘埃舞动,盖碗中蒙顶茶芽舒展如碧玉沉浮。只需十元,便能拥有这方天地:木椅咿呀作响,老式煤油灯在墙角投下暖黄光晕,二楼雕花栏杆外,垂柳正轻拂黛瓦连绵的波浪。</div> 一墙壁的茶壶即是历史又是装饰。 茶馆二楼的墙壁上挂了好几副以前的黑白摄影。 <div>终于有机会和其他四位小伙伴落座此处喝一杯冒着烟气的清茶,弥补了来时在成都人民公园未能感受的四川慢生活及茶文化。但是一旦坐下就再也不想起来了,为此黄龙溪的其他景点已经赖得再去寻觅了。</div><div><br></div><div>在茶馆里与朋友们谈天说地,一杯10元的热茶就能打发时光,再加30元就能享受从头到肩的酸爽按摩,店里明码实价,童叟无欺。</div><div><br></div>梁下悬着的汽灯被穿堂风吻过,与铜炉冒出的水汽混合,昏昏然间,喝着花茶,拿着手机,突然这场景就如蔡确“手倦抛书午梦长”的闲适穿透千年,落在此刻的茶烟里。 一姑娘店家在闭目养神,眉清目秀,一把纸扇放在胸口,我悄悄路过咔嚓一张,未敢惊动她假寐。 <div>享受了古镇片刻的宁静,穿过古街来到了另一侧感受水中狂欢的清凉盛宴。</div><div><br></div>接近中午的暑气蒸腾,古镇血脉骤然沸腾。龙溪河浅滩已成天然水上乐园:孩子们高举水枪冲锋,水珠在阳光下炸裂成虹;素不相识的游人持盆互泼,银浪腾空处欢笑四溅,姑娘们提着裙摆蹚过青苔石阶,绣花鞋浸透也不恼;更有赤膊汉子拿着面盆开始激情水战。<div><br></div><div>水流裹挟着落花擦过脚踝,恍惚应了古人“黄龙渡清江,真龙内中藏”的玄机。</div> 另一条小街的景致很有韵味。 以下为手机摄影 傍晚闲逛古镇时遇到一位小辫大叔,非常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而且邀请我们第二天一大早去拍他现场制作麦芽糖。可惜我们一转就不知道转到古镇何处了,未能去拍制作过程。 匆匆作别古镇,川西之行终于圆满结束。黄龙溪的魂魄,便在这古今交融的褶皱里跳动:复兴茶馆炭炉上的铜壶依旧咕嘟蒸腾,竹编艺人指间的篾条编织新岁愿景,而廊桥下玩水少年的笑声,已汇入锦江奔涌的脉搏。<div><br></div><div>原来所谓的永恒,不过是茶烟散尽时碗底的余温,与流水带不走的欢歌。</div> 附上川西行程单:<div>【13日】泉州-成都-入住花园宾馆-(宽窄巷子-春熙路)<br>【14日】安仁古镇-映秀震中遗址(海拔1000)住卧龙观澜酒店(海拔1700)<br>【15日】卧龙神树坪熊猫基地(海拔1700)-四姑娘山夕照(海拔3400)-住四姑娘山镇赫福高三店(海拔3200)。<br>【16日】四姑娘山(海拔2900米至3840米)-甲居藏寨(海拔2000)-住丹巴县碉情酒店(海拔2000)<br>【17日】墨石公园(海拔3500)-塔公草原(海拔3700)-住塔公草原云绕亚拉酒店(海拔3700)<br>【18日】鱼子西日照金山(海拔4200)-新都桥(海拔3460)-香薰谷(海拔3400)-住新都桥镇艺选酒店。<br>【19日】泸定桥(海拔1300)-雅安高速成-住成都黄龙溪古镇(海拔500)。<br>【20日】黄龙溪古镇(海拔500)-天府机场-泉州。</div> 再附上我整理的川西小环线必备清单及抗高反亲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