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非遗企业“一池春水”<br>来源:歙县融媒<br>2025-08-15 17:00:10<br>歙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深耕非遗文化资源,通过常态化宣传、平台化赋能、市场化拓展三维发力,为本土非遗企业注入发展动能。其中,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等代表性企业在相关部门的精准服务下,不仅实现了非遗技艺的活态传承,更在市场浪潮中稳步前行。<br><br>wechat_2025-08-16_100214_312.png<br><br>走进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墨香四溢,从选料、炼烟到捶打,一道道工序严谨细致,传统非遗技艺在这里得以活态传承。这样的生机与活力,离不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br><br>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潘筱珺说:“公司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政策支持与平台搭建。歙县文旅部门给予了我们很大支持,帮助企业顺利打开了海内外市场,提高了企业市场知名度,增强了市场竞争力。”<br><br>wechat_2025-08-16_100049_984.png<br><br>让非遗企业在更广阔的舞台绽放光彩,歙县相关部门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着力搭建海内外市场对接平台。一方面,积极组织徽墨、歙砚企业“走出去”,借助一线城市的流量优势与辐射效应扩大品牌声量;另一方面,主动推动非遗产品对接国际市场,让承载中华文化基因的徽墨、歙砚跨越国界,向世界展现东方美学价值。<br><br>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美洪表示:“1-7月份,我们在日本及东南亚一带的订单金额超过100万美元。”<br><br>wechat_2025-08-16_100446_064.png<br><br>在拓展外部市场的同时,歙县更注重打破非遗“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困境,将宣传推介融入日常场景。通过组织徽墨企业常态化参与“徽物集”“非遗夜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市集活动,让徽墨制作技艺从工坊走向街头,融入市井烟火,深化徽墨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打造“非遗+旅游”消费新场景。<br><br>周美洪告诉记者,到厂里来研学的比以往增加了不少,主要有亲子游、自驾游、团队组织、学生组织,歙县的非遗得到了更好的宣传。<br><br>wechat_2025-08-16_100247_159.png<br><br>从街头巷尾的烟火气到国际舞台的大视野,从政策支持的精准滴灌到市场资源的有效链接,歙县以营商环境的“优”,换来了非遗企业发展的“进”,让传统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br><br>歙县营商环境办负责人吴鹏表示:“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构建优质高效的文化产业新体系,深耕文化创意产业,全面落实《歙县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会同文旅部门常态化、持续性宣传推介歙县文化企业,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合作交流平台,全力增强文化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全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