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我的小学成绩册

静静地

<p class="ql-block">我的小学成绩册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已经是30年前的事了。为我保存下小学时代这份美好物件的人,是我慈祥心细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当年,我回家看望父母,父亲笑眯眯地带有几分神秘的样子对我说:“你小时候有个宝贝东西在我这儿,今天送还给你。”我迟疑地望着父亲,心想是啥宝贝呢?只见父亲将背在身后的手伸出来,两只手上都拿着陈旧的小册子,他将小册子轻轻放在我手里后说道:“这下你要好好保存哦!”我耳朵听着父亲的叮嘱,脑袋忙个不停地点着,眼睛却惊奇地看着接过手的宝贝,几个醒目的字映入眼帘,我几乎是叫起来:“学生成绩册!哇,我小学的成绩册!”我用感激的目光望了望父亲,立马动手数成绩册,共有四本。那是从一年级到四年级、从1962年到1966年、从7岁到11岁,我童年时代小学老师陪伴我成长的信息记录啊!</p> <p class="ql-block">小学成绩册的封面上,签写有我的年级班级和姓名,盖有校名的红印章:“成都市西城区第一中心小学”。这是我一生为之骄傲的小学校,是我读了四年书,因历史原因又多待了2年的小学校。</p><p class="ql-block">翻开成绩册,从一年级到四年级,清晰记录着我的“健康状况”属于中下水平,学习成绩的记载显示是优良水平。</p><p class="ql-block">成绩册中留下最多的文字,是三位语文及班主任老师的评语和“家校联系”的内容。细细读这些文字,体会老师给予过的鼓励和关爱,想起她们的面貌和笑容,依然温和亲切。</p><p class="ql-block">我读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在成绩册的印章上才知道她的名字叫赵紫华。赵老师是位中年老师,头发梳的是“妈妈式”,她个头较高,人比较胖。<span style="font-size:18px;">赵老师给我一年级学年末的评语是:“你的学习一贯保持认真踏实。对待老师所交任务和劳动能负责到底(如小组长工作)。能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抄生字表。今后,希你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评语之后注明我的认字情况,即应认应写,实认实写的具体数字。</span></p><p class="ql-block">赵老师给予我的拼音启蒙教育很扎实,这是日后才体会到的。我现在仍记得老师教abcd拼音字母的情景,记得老师教乒乓二字拼音时在黑板前书写的样子。我家先生小学没学过拼音,如今使用手机打字,我成了他的拼音活字典,随问随答保证正确。我是一名教师,以前用四川话教学。九十年代初,要求老师改用普通话教学,教育局组织广播电视台的专业人员,对我们进行普通话专业考试,我的成绩是“一级乙等”,多骄傲呀。还有,我至今记得一年级学的第一篇语文课文:“爷爷七岁去逃荒,爸爸七岁去打仗,今天我也七岁了,高高兴兴上学堂。”</p> <p class="ql-block">二年级换了班主任,听说赵老师生娃娃去了,是生老三。新班主任也是中年人,名叫甘正义,她个头不高,眼睛不大,人瘦精精的。甘老师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给我的评语,在写了优点后又指出了不足:“希望你以后每一次做完作业,要认真检查后再交。在家对弟弟要和气。”连我在家的表现也写在评语里啦。</p><p class="ql-block">甘老师连续两年担任我们甲班的班主任,我喜欢甘老师。有两件事印象深刻。第一件事是上学时的每天中午,甘老师牵着我班四个同学,从小南街走到祠堂街人民公园旁的“努力餐馆”吃午饭。“努力餐”是红岩英烈车耀先以餐馆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当时班上的同学住家离学校近,基本在小南街祠堂街一带,他们都回家吃饭。我和一个男同学两个女同学,家住得很远,学校又没有食堂,学校安排甘老师承担带我们去吃午饭的任务。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任务,甘老师十分辛苦。记得午餐菜里,总有红烧豆腐。第二件事,我读二年级,被传染上了头癣,我围着头巾,头巾上还扣戴着帽子坚持上学。这副模样,不被同学取笑加取绰号,是不可能的。甘老师始终爱护着我,她与家长联系,还推荐治疗方法。这些都写在成绩册“学校家庭联系栏”里。甘老师和爸爸妈妈都担心我的头癣又传染班上同学,爸妈带我到“川医”(今华西医大)进行了根治。几个月后,我的头发重新长出来,甘老师摸着我的小脑袋,开心地笑了。</p> <p class="ql-block">四年级换的班主任老师叫苏淑芳。苏老师很年轻,她有着一双灵动的大眼睛,梳着两条长辫子。四年级第一学期,苏老师给了我很全面的评语,她担忧我的身体,在成绩册“家校联系栏”里特意写下:“家长:宝静的身体体质较差,上课下课活动的精力都不够充沛。希家长注意安排好该生的生活,保证每日十小时的睡眠,让她的体质逐渐增强,更有利于她在德智体几方面得到正常的发展。1965.11.6。”当年我爸妈对苏老师的关心深怀感谢。</p><p class="ql-block">四年级结束,我的小学学业也戛然而止,我还有一年才该毕业呀!当时大中小学全部处于停滞状态,学生们都原地踏步地属于本校的学生,学校对学生依然尽着责任。这期间,我们经历了“返校复课”,却仅有半日又回家“等待通知”的事情。这一等待,就是两年。这期间,学校根据上级要求,组织我们参加生产劳动。西城一小的学生,是去龙泉驿的第五砖瓦厂劳动。</p><p class="ql-block">苏老师带着全班同学,随学校的大队伍,步行去龙泉驿。我们背着铺盖卷,雄赳赳,气昂昂地朝着目标行进。走到接近龙泉驿时,要爬一个大山坡,我和好些个同学都是挨着扶着,半眯着眼迷迷糊糊挪步子,实在太疲倦啦。到了五砖厂安顿下来,第二天,我的身体却不舒服了,肋间一阵一阵抽痛。苏老师非常着急,马上带我去龙泉驿区医院看病。</p><p class="ql-block">我很亲热地跟着苏老师走路去医院。记得,去医院要经过一段缓坡坡路段,一边爬坡,苏老师一边轻声问我家里爸爸妈妈及姊妹的情况。看完医生,知道无啥大碍。回到砖瓦厂,苏老师没有让我去劳动,给我布置的任务是写通讯稿,写好人好事。</p><p class="ql-block">在五砖厂劳动期间,班上同学叽叽喳喳地议论着苏老师在不久前结婚的事情。有一天,L同学在同学堆里,大胆地对苏老师喊着说:“要请大家吃喜糖哦!不能一颗,一定要两颗。”同学们拍着手高兴地笑起来,把苏老师都笑得不好意思了。</p> <p class="ql-block">1969年2月,中学恢复招生,学校对呵护着的学生才松了手,我们才真正离开了西城一小的怀抱。那个时代,常常填写履历表,在“小学证明人”一栏,我从来都填写苏老师的名字。</p><p class="ql-block">我至今珍藏着父亲为我留下的宝贝——小学成绩册。成绩册上,有班主任老师的红印章,还有校长庄成芳、手工老师万通群、体育老师罗固基和音乐图画老师的红印章。最重要的是成绩册装满着小学给予我的知识、快乐和爱。</p><p class="ql-block"> 仅以此文表达对成都西城一小老师们诚挚的敬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