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游(二)大禹陵、东湖、书圣故里和名人故居

黄建英

<p class="ql-block">绍兴是座承载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2023年11月4日上午我们游览完兰亭后,来到大禹陵。</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承载着中华民族治水史诗般的集体记忆。</p><p class="ql-block">大禹陵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会稽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东南稽山门外会稽山麓,距绍兴城区3公里。</p><p class="ql-block">大禹是上古时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开国之君,被后人尊为“立国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间,大禹陵即被钦定为全国该祭的36座王陵之一。</p> <p class="ql-block">祭禹广场</p><p class="ql-block">祭禹广场设有钟亭、鼓亭和洛书台等祭祀礼仪设施,是华夏儿女追思先祖大禹的重要场所,是弘扬大禹精神、传承大禹文化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大禹祭典于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次年升格为国家级祭祀活动,并定于每年的农历谷雨时节举行。隆重的大禹陵祭典与黄帝陵的祭礼遥相辉映,形成了“北祭黄帝陵,南祭大禹陵”的中华民族先祖祭祀格局。</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是4000年前大禹巡狩东南中途驾崩的地方,景区内有牌坊、九龙坛、大禹陵墓道、石像生、九鼎、大禹雕塑等景点,展示了大禹治水的功绩和夏朝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神道</p> <p class="ql-block">上古神兽</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入口</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碑亭</p><p class="ql-block">禹陵,即大禹葬地。《汉书·地理志》载"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所指位置就是今天禹陵的范围,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是明朝绍兴知府南大吉请学者郑善夫考证陵址后镌刻立碑的,"大禹陵"三字亦为南大吉所题字。</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碑亭为方形,单檐歇山顶,古朴庄严。</p> <p class="ql-block">禹祠,是各地大禹后裔追认、祭拜先祖的场所,其始建时间可追溯至夏朝。</p> <p class="ql-block">禹井亭</p> <p class="ql-block">享殿,是禹陵的主体建筑之一,为后人供奉大禹神位、祭祀献飨之处。</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p class="ql-block">清乾隆辛未(1251)、帝南巡,三月初七抵绍,次日亲祭大禹陵,御笔五言诗一首,赞誉大禹治水之功。后镌碑大殿前,并建亭以覆之。</p> <p class="ql-block">岣嵝碑 释意 帝师对大禹委以重命,让他率众挑起治水大任。大禹为治水,长年在外,三过家门不入。为了拯万民于水患,他禅精竭虑,不遗余力,踏遍五岳名山,九州大地,立志要平定洪水。在繁忙的治水事务中,他还挤出时间进行祭祀仪式,祈求祖宗保佑。最终成功疏通了江河沟渠,将洪水导向了大海。此后各种灾祸尽去,人民丰衣足食,天下太平,万物和谐共生,禹受帝舜禅让,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p> <p class="ql-block">九龙坛</p> <p class="ql-block">大禹陵规模宏大,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禹陵之际,远望山顶上的大禹塑像,气势恢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功在千秋,让后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伟哉大禹,华夏肇始!</p> <p class="ql-block">昨晚购买了古城(沈园、兰亭、大禹陵和东湖)通票,每张90元。所以在拜谒大禹陵后,我们打车来到了东湖。</p> <p class="ql-block">  东湖位于绍兴城东箬篑山麓,东郊约3公里处,与运河仅一堤相隔,是浙东大运河及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p><p class="ql-block">​ 东湖原为一座青石山,汉代以后成为绍兴的一处石料场,经过千百年的凿穿斧削,形成了悬崖峭壁和清水塘。1896年,陶濬宣 耗资8000银元购得此地,历时3年筑堤围湖、造桥添亭、植桃种柳,于1899年建成东湖园林。湖中崖壁对峙如门、倒悬若堕、深曲如洞,水色深黛,清凉幽静。有陶公洞,入口仅容一艘小舟通行,洞内坐井观天意境悠然;仙桃洞从岸上看是简单石框门,与倒影组合成巨大仙桃形状。东湖被誉为江南的“山水盆景”,与杭州西湖、嘉兴南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p> <p class="ql-block">陶社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陶成章所建,1916年8月孙中山先生曾亲临陶社致祭 。 陶浚宣曾在此创办“东湖通艺学堂”,1909年更名为“绍兴私立法政学堂”,是中国最早出现的两所私立法政学堂之一 。 </p> <p class="ql-block">霞川桥采用板墩板桥式样,轻灵简洁。</p> <p class="ql-block">戏台</p><p class="ql-block">东湖内还保留原汁原味的水乡社戏场景,让传统不只存在于文献记载。</p> <p class="ql-block">绍兴特色,用脚荡起双桨。</p> <p class="ql-block">坐脚踏乌蓬船游东湖</p> <p class="ql-block">秦桥因秦始皇东巡南下时,曾在箬箦山下停车喂马而得名,形似满月的拱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仙桃洞的显著特点是洞在山中,洞中有湖,洞中有门。</p> <p class="ql-block">陶公洞是为纪念修建东湖的陶濬宣而命名,堪称东湖精华。郭沫若诗词赞美“箬簣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至此,古城通票上所有景点都打卡了。离开东湖,我们打车回市区途中,询问司机,“绍兴还有那些景点值得看……”,“八字桥值得去看看”,于是我们来到著名八字桥。</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和八字桥历史文化街区 </p><p class="ql-block">八字桥座落于绍兴城河段运道上,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三河交汇处。修建于南宋(公元12~13世纪) 后多次维修,八字桥历史街区位于绍兴古城北部,是依托绍兴八字桥与大运河的地域优势而形成的一个城市商业区,具有水陆双交通体系,是绍兴水城的一个缩影,反映了运河的开凿与变迁对运河聚落的格局与演变产生的重大影响。</p> <p class="ql-block">走在古老的八字桥上</p> <p class="ql-block">八字桥全貌</p> <p class="ql-block">《世界遗产 中国大运河》纪念石碑</p><p class="ql-block">中国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超大规模水利水运工程的杰作,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时间跨度最大的运河。</p> <p class="ql-block">夕阳照在河畔人家</p> <p class="ql-block">在仓桥直街品尝当地小吃</p> <p class="ql-block">在绍兴有一家店不容错过,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孔乙己酒家。</p> <p class="ql-block">到了饭点,于是我们走进《孔乙己酒家》,亲身体验鲁迅先生笔下那些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瞧,“孔乙己”正在门口招揽生意。</p><p class="ql-block">我们点了白斩(越)鸡、(鉴湖)鱼片和蔬菜等,味道不错。还有到孔乙己酒家品尝绍兴黄酒也是必须的,入乡随俗。</p> <p class="ql-block">在孔乙己酒家里,欣赏到独具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感受到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11月5日)上午,我们继续绍兴城内转悠。首先一大早就来到《书圣故里》,书圣故里于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这里坐落着影响中华文化进程的王羲之和蔡元培等名人故宅。</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故宅</p> <p class="ql-block">戒珠讲寺</p> <p class="ql-block">舍宅为寺</p><p class="ql-block">相传,王羲之有两样爱好,一是喜欢鹅,二是喜欢大个的宝珠。一日,王羲之正在玩赏一颗宝珠,有一位与他来往甚密的僧人朋友前来拜访,王羲之连忙将他请到书房叙旧畅谈。送客之后,王羲之忽然发现放在桌上的宝珠不见了,心中便怀疑是这位僧人"顺手牵羊"。此后,便对这位僧人渐渐冷淡起来。僧人闻知王羲之冷落自己的原因后,心中悲愤,一时想不开,便自尽了。</p><p class="ql-block">几天后,王羲之家中养着的鹅群中,有一只鹅忽然死去。家人在剖鹅时,在鹅肚子里发现了那颗丢失的宝珠。王羲之一见到这颗宝珠,想起僧人的冤死,心中十分沉痛,自此戒绝了玩珠之癖,并"舍宅为寺",把自己的住宅捐出来修建了戒珠寺。</p> <p class="ql-block">看到传说中王羲之洗笔的墨池</p> <p class="ql-block">水乡美丽的风光令人向往。</p> <p class="ql-block">走进书圣故里游客中心(题扇阁)</p> <p class="ql-block">因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的题扇桥,古朴典雅,桥旁设有圆桌石凳供人小憩。</p> <p class="ql-block">题扇桥旁坐一坐,回味当年在这发生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某年初秋的早上,王羲之走到桥头时,看到有一位五十多的老婆婆,手里挎着一只大竹篮,里面放着几十把六角竹扇,正在向行人兜售。竹扇的形制很简单,根本引不起路人的兴趣。快近晌午时,王羲之在回家的路上又经过小桥,见老婆婆仍守着扇摊,不断招呼过往行人。扇子的价格虽然只有三文钱一把,却仍无人问津。王羲之看着满脸愁容的老婆婆,顿生恻隐之心,走到桥头一家茶店里,向店主借了笔墨,对老婆婆说:“我帮你一个忙吧。”说着就在老婆婆的每把竹扇上各题了五个字。老婆婆见这几十把清清爽爽的扇面上都被涂满了黑压压的字,便面露愠色,埋怨王羲之道:“哎呀,这可如何是好,你把我的扇子涂成这样,我还怎么把扇子卖出去呢?”王羲之笑着对老婆婆说:“你只要对人说这是王右军题的字,每把扇必能卖出百钱的好价。”老婆婆将信将疑,就试着去叫卖,不一会儿,由王羲之题过字的扇子便被人们抢购一空,有的甚至还多给了一些扇钱,老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题扇桥墙上的字是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具体内容为《快雪时晴帖》中的片段,全文为:“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这段文字被乾隆皇帝视为珍宝,在其收藏的帖前题写“天下无双,古今鲜对”和“神乎技矣”等赞语。 ‌</p><p class="ql-block">相关背景</p><p class="ql-block">《快雪时晴帖》是王羲之写给友人“山阴张侯”的信件,表达大雪转晴后对友人安危的牵挂。该帖被乾隆誉为“三希”之首,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题扇桥的这段碑刻由清代著名女书法家萧娴题写,位于桥头粉墙处,与桥上的历史传说和建筑风格相得益彰。 </p> <p class="ql-block">躲婆弄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相传,有一天人称"王右军"的王羲之走在回家路上,过一小桥时,见一老妪坐于桥头,烈日下出售几把做工并不精巧的六角竹扇,每把五文钱。王羲之怜其辛苦,借桥头店家笔墨,在每把竹扇上写上几个字,老妪见状一脸愠色。王羲之说:"可说此为王右军字,每扇可售一百文"。果然,行人见扇,听说是王羲之写的字,纷纷争购,转眼告罄。这座桥,后人便称为题扇桥。老妪见有利可图,第二天又抱来二十多把扇子,王羲之看了,又在扇子上写了字,很快也都卖完。第三天,那老妇人竟弄来一大堆扇子,坐在桥头等王羲之。王羲之知情后,绕弯走一条行人较少的小巷子回家。这条小巷子,后人便称为"躲婆弄"。</p> <p class="ql-block">蕺坊桥旁,为王羲之《得示帖》尺牍摹本,共4行32字,书风遒丽。</p><p class="ql-block">“得示,知足下犹未佳,耿耿。吾亦劣劣。明,日出乃行,不欲触雾故也。迟散。王羲之顿首。‌‌”</p> <p class="ql-block">学士坊</p> <p class="ql-block">蔡元培故居是颇具特色的明清台门建筑。曾为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就出生于此,并度过了童年和青年时代,故居内设有介绍蔡元培先生事迹的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中国为一人,天下为一家。”</p> <p class="ql-block">孑民剧院</p> <p class="ql-block">孑民图书馆毗邻蔡元培故居和孑民剧院,坐落于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处。</p><p class="ql-block">学界泰斗,人世楷模。</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纪念馆由周恩来祖居、风范园和纪念广场组成,是开国总理周恩来先辈们的世居之地,展示了杰出楷模周总理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祖居</p> <p class="ql-block">“锡养堂”厅内矗立着周总理身穿戎装的汉白玉雕像,柱上悬挂着“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体国经野辅世长民”的对联。</p> <p class="ql-block">努力学习精益求精</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参加秋瑾故居</p><p class="ql-block">秋瑾是中国近代杰出的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p> <p class="ql-block">秋瑾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的江南民居,环境古雅清幽,盛满一代女侠的豪气壮志。少女时代的秋瑾曾在此读书习武,1906年自日本回国直到牺牲前夕,这里是她从事革命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对联“悲哉秋之为气;惨矣瑾其可怀”,表达了对秋瑾牺牲的哀悼。‌‌秋瑾的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以及对国家和民众的热爱,和对妇女权益的追求,使她成为了一位令人敬佩的女性。</p> <p class="ql-block">绍兴是座美丽又富有韵味的城市,每走一步都漾溢着文化的温馨;每到一处都浸润着历史的厚重。三天两晚的旅程匆匆画上句点,此刻正赶往绍兴火车站,准备乘动车返回福州。</p><p class="ql-block"> 再见啦,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