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19线塔城段,爱情起跑线

一叶知秋❤️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7月15日我们一家三口从吉木乃出发,沿国道219前往塔城市。岂料按导航走被人拦停,说前方修路要绕行。</p><p class="ql-block"> 这一绕开始走村道,还是运输石料的公路,过几米就是用石子铺的一段,走起来又慢又费车,有时还尘土飞扬。</p> G219线塔城段,爱情起跑线 <p class="ql-block">  拐来拐去,总算拐到国道219线了。10:30左右,好不容易,开到一个停车点。稍事休息。</p><p class="ql-block"> 这里是219国道在塔城地区的起点,还有一个有趣的标志,我拍下留个纪念。</p><p class="ql-block"> 标志后面是一个湖,天气变阴了,还时不时掉几点雨,冷,要穿长袖。见过喀纳斯湖——这个湖,我还是不拍了。</p> <p class="ql-block"> 看到有烤馕和烤串的,闺女不禁想补充点能量。我点了一个馕,6个烤串,准备停当,王先生小憩已醒,下车来吃,老板见我直说冷,就把我们让到蒙古包里去吃,我不禁连声说“谢谢”。</p><p class="ql-block"> 现宰的羊,现烤的肉串,很软很香。吃完,喝点热水,暖和了。准备继续走。</p> <p class="ql-block">  这时,来了一车志愿者,他们是来捡拾垃圾的。</p><p class="ql-block"> 作为游客,我们时刻身体力行,从不在沿途乱扔垃圾,有时还在捡拾别人扔的垃圾,放进垃圾桶里。</p> 梅花鹿就是“和布克” <p class="ql-block">  我看见在公路左前方一个小坡顶上,雕着这样一只红角铜鹿,造型别致。它的底座上雕有“江格尔的故乡”五个大字。在这0公里处很是显眼呢。它的深意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上网一查,才明白。</p><p class="ql-block"> 江格尔的故乡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该地区地处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总面积约30600平方公里,名称源于蒙古语中“梅花鹿”(和布克)和“马背”(赛尔)的组合‌,这里是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发源地,卫拉特蒙古人通过口述传统传承了这部讲述江格尔汗建立理想国度保木巴的史诗‌。</p><p class="ql-block"> 和布克赛尔被公认为“史诗圣地、勇士之乡”,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的游牧民族活动区,明清时期更成为准噶尔部王庭所在地‌,当地保留的道尔本厄鲁特森木古城遗址(准噶尔汗国首座城池)及江格尔宫等文化载体,印证了其与史诗的深厚关联‌。</p><p class="ql-block"> 此外,《江格尔》与《格萨尔》《玛纳斯》并称中国三大英雄史诗,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脚下就地处和布克赛尔县,“和布克”原来是蒙语“梅花鹿”的意思。那这个铜雕就是梅花鹿,就是“和布克”。明白了。这标志着我们正脚踏和布克赛尔的管辖范围内,这里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的发祥地。</p> <p class="ql-block">  晚上宿在塔城。</p> 巴克图口岸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早上在酒店斜对面吃完早饭,又在街上买了网红果酱和列巴。今天第一个目标是巴克图口岸。</p> <p class="ql-block">  巴克图口岸位于中国新疆塔城市西南12公里处,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陆路交界的国家一类口岸<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巴克图口岸对面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具体对应其东哈州。</span>‌</p><p class="ql-block"> 该口岸,作为中国西部通往中亚及欧洲的交通要道,承担商贸、旅游、文化交流等职能,被誉为“准噶尔门户”和“中亚商贸走廊。(该段文字摘自"百度")</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我更爱看G 219,它全长520公里左右。怪不得叫爱情起跑线:219爱要久,520我爱你。</p><p class="ql-block"> 好浪漫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这个地标,让人人心生温暖。两句宣传口号,立马拉近了过客与当地距离:</p><p class="ql-block"> “心若向阳,无畏悲伤”,</p><p class="ql-block"> “最长的国道,最久的陪伴”。</p><p class="ql-block"> 给人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裕民红花献大爱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看到地里有红花,它没有观赏菊花的纯艳,又大片大片地种植。我们猜想是可釆摘晒干的经济作物,因为沿途路边有晒在地上的红红的一片,开始以为是枸𣏌。直到在裕民县境内看到有好多在红花地里采摘的工人,地头还有收花的人。</p><p class="ql-block"> 在网上查一下知道:这叫无刺红花。这是裕民县的地标产品呢,了不起啊!</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缓坡处,我终于可以去花地里细细看一看它的样子了。由于风大,花抖动的厉害,效果差了些。</p> <p class="ql-block">  我见过油菜花的金光灿烂,也见过向日葵花的热烈深沉;无刺红花的尽情铺沉是一种别样的动人。</p><p class="ql-block"> 无刺红花把全身都贡献给了社会,这是一种大爱,这是一种新疆无疆的大爱!</p> 白杨耸立铸忠魂 <p class="ql-block">  我们走219国道是为了圆王先生一个梦。一个在东北服役近十年的老兵一直想来看看小白杨哨所。去年我们第一次来新疆在伊犁地区游玩,行程紧错过了。今年再来新疆,必须了了这个心愿。</p> <p class="ql-block">  这两张截图是我从网上查找的。</p> <p class="ql-block">  哪想到我一愣神儿的工夫,王先生一看到“小白羊哨所”的石碑时,激动地哭得稀里哗啦,直用防晒袖擦着眼。这让闺女和我不得不动容。</p><p class="ql-block"> 今天(8月18日上午)我问他当时想到了什么,他说:“就是想到在小白杨哨所的官兵太艰苦了。”这是一个在东北当过兵的人的肺腑之言!</p><p class="ql-block"> 谁说这个世界没有感同身受?这就是一个老兵的感同身受!</p> <p class="ql-block"> “铸剑为犁”,该成语出自《孔子家语·致思》"铸剑习以为农器"的记载,本义指将兵器熔铸为农具,引申为停止战争、发展生产。其核心释义体现中华民族崇尚和平的理念。</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该理念与《孙子兵法》慎战思想、“天下大同”等主张一脉相承,体现中国“以和为贵”的外交传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除《孔子家语》外,《旧约圣经》的《以赛亚书》和《弥迦书》也有类似表述:“将刀打成犁头”,两者虽无直接关联,但这属于东西方对和平的共同向往。‌‌</p><p class="ql-block">‌ 1959年苏联雕塑家叶甫盖尼·符切季奇以此为灵感创作青铜雕像《铸剑为犁》,赠予联合国永久展示,成为国际和平运动的标志。‌(以上几段借鉴网络资料)</p><p class="ql-block"> 我们不否认“铸剑为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否认苏联雕塑家的创作真诚,但是看看我们与前苏联的外交历史:“老大哥”多次恶意挑衅,一年年,一次次挑拨边民叛国,一次次绑架我边民并开枪射杀。我们应该明白:</p><p class="ql-block"> “铸剑为犁”应该是双边甚至是多边行为,它绝不能是中国的单边行动。</p><p class="ql-block"> 我们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是我们在强敌面前绝对要有制衡权,这制衡权靠的是强大的国防力量!</p> 阿拉山口岸 <p class="ql-block"> 阿拉山口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辖县级市,依阿拉山口口岸而建。</p><p class="ql-block"> 阿拉山口口岸距哈萨克斯坦多斯特克口岸12千米,是集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四种运输方式为一体的国家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一类口岸,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开拓中亚、西亚和欧洲市场的联结点。中苏两国领导人会谈确定阿拉山口为中苏铁路接轨点,苏联铁路修至阿拉山口北侧,国务院批准设立阿拉山口口岸。</p><p class="ql-block"> 2022年,阿拉山口口岸通行中欧班列数量突破2000列。(见网络)</p> <p class="ql-block">  看了几眼阿拉山口口岸,没再买票进去,上车,继续往住处博乐市走去。</p><p class="ql-block"> 博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首府,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毗邻哈萨克斯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