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壮士——四行仓库遗址摄影

流水今日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抗战史上最广为人知的抗战故事,其记录之全、社会影响力之广很好的代表了淞沪抗战,也展在当时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四行仓库也成为一座丰碑,永远的被历史铭记。</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是由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家银行共同出资建造的货物堆栈,因此得名“四行仓库”。</p> <p class="ql-block">它位于新垃圾桥(今西藏路桥)以西,乌镇路以东,北临国庆路,南沿光复路,与公共租界隔苏州河相望,由设计国际饭店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建于1931年,是七层钢筋水泥结构大楼,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当时西藏路桥周边地区最高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保卫战发生于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中国军队第88师262旅524团1营420余名官兵在中校团附谢晋元的率领下,于1937年10月26日深夜进入四行仓库坚守,激战四昼夜,打退日军十余次疯狂进攻。它的结束标志着淞沪会战的结束。</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一面的四行仓库</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入口</p> <p class="ql-block">文物保护碑</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p> <p class="ql-block">仓库内部</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展览开始讲解抗战爆发的历史过程</p> <p class="ql-block">对全民族抗战的呼吁</p> <p class="ql-block">庐山会议</p> <p class="ql-block">展厅空高与灯光设计</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在八字桥打响第一枪的88师就将师部设在四行仓库。88师在闸北先是参加了进攻驻沪日军上海特别陆战队的“十日围攻”,在日军援兵大举登陆之后,又在闸北坚守两个多月,屡挫日军,被日军称为“可恨之师”。</p> <p class="ql-block">淞沪抗战的军队有中央军和来自各地的部队,装备参差不齐,其中以德式师为精锐,采用德式训练,混装国产、进口装备,以佩戴德m35钢盔、使用m1924步枪、zb26轻机枪、民24重机枪为主要特征</p> <p class="ql-block">德式师数量稀少,火力也只是堪与日军联队级力量对战,有少量大口径牵引火炮和坦克,但不成气候,被日海陆军压制。</p> <p class="ql-block">10月26日,大场陷落,战况急转直下,战线中部的中国军队有被日军合围的危险,被迫于当晚放弃闸北、江湾一线,退守苏州河南岸。</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撤离前最后的展示战斗,向世界展示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p><p class="ql-block">之所以选择四行仓库,是因为四行仓库高大坚固,易于防御,又因连日苦战部队伤亡很大,补充的新兵比例很高,集中在一个据点更利于控制部队。而且四行仓库中粮弹储备充足,甚至为了防备自来水管被切断还储备了大量饮用水,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守备据点。</p><p class="ql-block">且与租借仅苏州河之隔,使日军被掣肘,更好的向世界展示。</p> <p class="ql-block">战前指挥</p> <p class="ql-block">日军夜袭</p> <p class="ql-block">27日四行仓库的战斗虽然规模很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表示中国军队依然在闸北坚持战斗。这个消息迅速在租界流传开来,更多的人将守军急需的物资送往上海市商会,不到一天的时间,捐赠的物资就装满了10辆大卡车。谢晋元对外界问及有多少守军时回答“八百人”,“八百壮士”由此天下闻名。</p> <p class="ql-block">苏州河岸边的市民举牌将日军的集结地点、行动等写在大黑板上通报给守军。</p> <p class="ql-block">成千上万的市民赶到苏州河南岸,隔河向四行仓库守军挥动帽子、毛巾、手帕致意。</p> <p class="ql-block">1937年10月28日,日军再以坦克掩护步兵进攻四行仓库。日军一小分队十几人潜至四行仓库楼下,拼命挖掘墙洞,企图在墙洞内安装炸药,进行爆破,从而打开突破口。敢死队员陈树生身上捆满手榴弹,拉响导火索,纵身从5楼窗口跃入敌群,与十几个日军同归于尽,壮烈牺牲,年仅21岁。</p> <p class="ql-block">战斗间隙,“八百壮士”在阴冷的仓库里共计写下298封遗书,给妻儿、给父母,字字血泪,句句含情。牺牲的陈树生在一件白汗衫上写下血书,留给远在四川大巴山的老母亲:“舍生取义,儿所愿也!”</p> <p class="ql-block">童子军献旗</p><p class="ql-block">28日,四行仓库守军除了得到大量捐赠物资,还得到了杨惠敏送来的国旗,并于29日凌晨举行了简单但不失肃穆的升旗仪式。四行仓库楼顶飘扬的国旗,是抗战期间最为经典的一个场景,彰显了中国军民不屈的抗战精神,引起了苏州河南岸成千上万观战市民的欢呼。</p> <p class="ql-block">童子军装备</p> <p class="ql-block">30日,日军出动坦克掩护步兵进攻,被守军用手榴弹击毁2辆。日军还在仓库墙边架起梯子攀爬进攻,守军推倒梯子,并向墙角猛投手榴弹,再次将日军击退。束手无策的日军只能集中火力猛轰四行仓库,几乎每秒钟就落弹一发,墙面也被轰出了不少弹孔,守军反而利用这些弹孔改建成射孔,日军一连三天毫无进展。</p> <p class="ql-block">相关报道如雪片般传遍世界</p> <p class="ql-block">战争场景</p> <p class="ql-block">“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屡挫日军兵锋,极大振奋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心,同时也在国际舆论面前展示了中国以弱抗强的不屈意志,出色完成了“争取时间,唤起友邦同情”的使命。坚守四行仓库和突围战斗中,1营共计阵亡14人,伤23人,击毙日军至少在100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撤回到租借后,被租借当局强迫缴出武器——共计步枪200余支,轻机枪24挺,重机枪4挺,驳壳枪20余支,手枪3支,子弹12万发。1营被缴械后,步行前往西藏路跑马厅休息,当时已是深夜,沿途还是有大批群众闻讯自发赶来欢迎。1日上午,1营官兵在吃完早餐后由租界当局派车送往星加坡路(今余姚路)胶州路口的意大利兵营,沿途受到上海市民夹道欢迎。但是一进入意大利军营后,1营就遭到羁押,由万国商团看守。</p> <p class="ql-block">白俄看守屡次闯入军营,抢旗,夺旗杆。有一次为了抢旗,还用武器杀死四名士兵,打伤一百二十多人,捉走了谢晋元。后来,因为上海市民游行抗议才将人释放。</p> <p class="ql-block">八百壮士退入租界被强行缴械后,便成为了一支真正身陷孤岛的孤军,被租界羁押在星加坡路(今余姚路)胶州路口与胶州公园(今静安区工人体育场)一墙之隔的空地,自1937年11月1日至1941年12月18日,长达4年又1个月零27天,这块营地也被称为“孤军营”。</p> <p class="ql-block">谢团长组织孤军不忘操练、锻炼生活技能,对社会各界宣传抗战。</p><p class="ql-block">他们一天吃两餐,生活极有规律。平时4:30起床,早餐时间是早上9点,晚餐是下午16点。晚上21点就熄灯睡觉。每天除了洗漱、清洁等必要活动,剩下的时间用来操练、体育比赛,上午和下午各有一堂文化课。</p><p class="ql-block">1937年进入孤军营里,这支队伍文盲率85%,到了1941年初,已经下降到70%。谢晋元通过文化教育让他们懂得为什么要抗争,又通过“升旗仪式”提高了他们的爱国意识。</p> <p class="ql-block">从孤军被租界羁押后,国民政府就全力展开外交努力,但一直没有奏效。1940年3月汪伪政权成立,多次派人游说谢晋元率部投效,但都被严词拒绝。于是日伪就收买了孤军中的败类,于1941年4月24日将谢晋元杀害。</p> <p class="ql-block">这支孤军随着太平洋战争的打响、租借被日军占领,最终被日军俘虏,孤军被打散各地,少数幸存。</p> <p class="ql-block">谢团长丰碑</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战士的湖北印记</p><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战士有大量来自湖北东南部,今天的湖北咸宁一带,坚守四行仓库的524团1营,已经在火线上补充过五次兵员,开战前训练有素的精兵早已损失殆尽,尤其是第三次补充,原先的524团几乎完全拼光,所以把刚刚从湖北开来的湖北省保安第5团成建制地补入524团。当时火线补充兵员,对补充来的部队,只收士兵,军官则是任其去留。但因为524团的连排干部几乎全部伤亡,如1营的3个连长就只剩下1连连长陶杏村,所以对保安5团的干部也基本留用。保安5团是新成立的部队,最新的一批新兵是在1937年7月抗战爆发之后才入伍的,这些新兵甚至“连枪都没开过”。</p> <p class="ql-block">四行仓库1938年上映的相关电影《八百壮士》,由应云卫执导,阳翰笙编剧,袁牧之、陈波儿、洪虹参演。</p> <p class="ql-block">部分可考的战士姓名。</p> <p class="ql-block">战争与和平</p> <p class="ql-block">上海抗战实物特展</p> <p class="ql-block">毛瑟96c手枪袋。</p> <p class="ql-block">根据“八百壮士”的事迹创造的歌曲《歌八百壮士》,在当时广为流传,歌词中反复出现“中国不会亡”,就是将八百壮士看作坚持抗战、绝不屈服的精神象征。因此,四行仓库也就成了抗战圣地。</p> <p class="ql-block">今日苏州河</p> <p class="ql-block">静安大悦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