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几年前去了新疆的南疆,被新疆的自然风景深深吸引,记忆深刻且最喜欢的就是帕米尔高原的白沙湖、喀拉库勒湖的美景,南疆回来后,还一直想去北疆,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行,这次看到北疆行程几乎包括了我想去的地方,立马行动!</p><p class="ql-block">乘坐早班飞机抵达吐鲁番交河机场。</p><p class="ql-block">据说到达的前一天,吐鲁番金箍棒温度计已经显示82℃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吐鲁番就感受到了它的“热情”。</p> <p class="ql-block">新疆幅员辽阔,占地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6,用一个简单形象的词“羊肉串”来形容新疆是最为贴切的: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昆仑山脉,其中阿尔泰山脉是国际山脉,一部分在新疆、一部分在哈萨克斯坦;天山是新疆母亲山,天山以北为北疆,天山以南为南疆;而昆仑山则是万山之祖;阿尔泰山脉与天山山脉之间是准噶尔盆地,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塔里木盆地。羊肉串就是3块精肉(山脉)、2块肥肉(盆地),这个比喻既形象又好记。</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到了吐鲁番的坎儿井景点。</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在我国新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与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坎儿井”就是维吾尔语坎儿孜,意思是地下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景点有个“交河驿”展陈艺术馆,以多重形式将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长安城、京兆驿,凉州驿、玉门关、交河驿这五部分的场景再现,将丝路驿站的辉煌尽凝集于此。</p><p class="ql-block">这张是艺术馆内的一张丝绸之路的地图。</p> <p class="ql-block">驿站在中国古代是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中转站,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了,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p><p class="ql-block">古时候,通讯手段十分的原始,驿站担负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的重要任务,同时也起到了稳边固疆的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古墓群出土的“马料收支账”中,列出唐时期驿站有交河驿、天山驿、神泉驿、达匪驿、银山驿等十多个驿站。</p> <p class="ql-block">凉州驿位于现今的甘肃省武威市,东接关中,西通西域,山脉前隔,沙漠后绕,扼住了凉州,就等于扼住了丝绸之路的咽喉,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凉州驿便成为丝路和经济交流的必经之地。</p> <p class="ql-block">玉门关</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由竖井、暗渠、明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其中竖井是开挖暗渠时的出入口和通风口,在暗渠上每隔20~30米左右就挖一眼竖井,深浅不一,浅者几米,深者几十米。</p> <p class="ql-block">整个新疆共有坎儿井1784条,总长5272公里,主要分布在吐鲁番、哈密等地,而吐鲁番就有1237条坎儿井。</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仅16毫米,蒸发量达3000毫米。吐鲁番酷热少雨,但每当夏季山上有大量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源。</p><p class="ql-block">虽然吐鲁番干旱少雨,蒸发量大,但砾石下的钙质黏土,黏性很大,很适合挖掘窑洞和地下洞穴,且十分坚固、不易坍塌,也许望水欲穿的吐鲁番先民就是在无数次引水的失败中,眺望远处白雪皑皑、沉默不语的天山,发现了天山地下水暗藏在砾石戈壁中的玄机,一种凿井灌田的水利工程——坎儿井便应运而生。</p> <p class="ql-block">古代运输最常用的就是马帮,马帮在驿站休息调整时需要很多马厩。</p> <p class="ql-block">最有名的坎儿井是由维吾尔人米衣木·阿吉开掘并命名的米衣木<span style="font-size:18px;">·阿吉</span>坎儿井。</p><p class="ql-block">该井全长5公里,最深处为80米,日水量可浇地70亩,已有200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个雕塑展示了挖掘过程中,先民采用的油灯定位法。在挖掘时,地面上的一个人手拿油灯,将油灯壶嘴对准正确的挖掘方向,下面2个坑洞分别有2个互相不见面的挖掘工,挖掘工也分别各有一盏油灯,油灯的壶嘴与上面的油灯壶嘴始终保持一直线,这样就不会挖错或者挖歪了。</p><p class="ql-block">油灯不止有定位作用,当油灯火出现飘忽不定时,说明周围有通风处,土质松散容易坍塌;如果油灯突然被吹灭,则预示着有挖掘风险。听了这些讲解,由衷佩服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真是太了不起了!</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当天的气温也很高,在凉棚下面略微凉快点。</p> <p class="ql-block">耐旱的骆驼也热的闭眼休息啦。</p> <p class="ql-block">这个外墙似蜂窝的建筑其实是坎儿井服务中心和商店,这种外形的建筑在新疆葡萄产地很多见,就是用于新鲜葡萄风干成葡萄干的建筑,避阳通风少沙尘。</p> <p class="ql-block">知道香瓜子是长在向日葵里的,也嗑过很多香瓜子,但是第一次品尝新鲜的葵花籽,新鲜的葵花籽有脆感微带清甜,很奇妙的口感。当地卖20元一个向日葵盘。</p> <p class="ql-block">阿乌高速公路简称S21公路,北起阿勒泰地区福海县,南至乌鲁木齐市,全长342.5公里。阿乌公路的建成将乌鲁木齐至阿勒泰车程从7-8小时缩短至3.5小时,形成“乌鲁木齐3小时经济圈”,横贯中国第二大沙漠——古尔斑通古特沙漠及准噶尔盆地腹地,途中有沙漠、戈壁、雅丹和湖泊等8种景观呈现。</p><p class="ql-block">早餐后从乌鲁木齐出发,上了阿乌公路,在位于古尔斑通古特沙漠的克拉美丽沙漠公园停车游玩。</p> <p class="ql-block">在南疆旅行时曾经去过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穿的登山鞋是网状鞋面,结果发现带了很多细沙回家,这次吸取教训穿了皮质运动鞋,走路时也小心翼翼,就怕再带沙回家。</p> <p class="ql-block">骑骆驼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沙漠越野车</p> <p class="ql-block">云中漫步</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乌伦古湖,又名布伦托海、大海子、福海,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海县解特阿热勒镇境内,由大、小海子组成,即乌伦古湖和吉力湖,大、小海子之间由库依尕河连通。</p><p class="ql-block">大海子(乌伦古湖)南北宽27千米,东西长41千米,小海子(吉力湖)东西宽16.5千米,南北长17.5千米。湖面呈椭圆形,肢节量小。乌伦古湖平均水深8米,最大水深约12米。</p><p class="ql-block">我们去的是乌伦古湖。</p> <p class="ql-block">湛蓝天空与波光粼粼水面相接,好一片宁静而壮阔的湖面风光。</p> <p class="ql-block">湖面上经常有老鹰飞过</p> <p class="ql-block">湖边枯木上坐着发呆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到达乌伦古湖时阳光非常强烈,湖面上泛起熠熠发光的涟漪。</p> <p class="ql-block">新疆阿禾公路是连接阿勒泰市与喀纳斯景区禾木村的景观公路,全长209.45公里,2025年6月30日正式双向通车,阿禾公路的通车将阿勒泰市至禾木村车程从6小时压缩至3小时,阿禾公路海拔范围在810米至2740米,沿途的自然风光有峡谷、湿地、原始森林等,目前已成为新晋网红自驾路线。</p><p class="ql-block">在阿禾公路零公里处打卡留念。</p> <p class="ql-block">阿禾公路沿途风景</p> <p class="ql-block">蜿蜒曲折的阿禾公路</p> <p class="ql-block">中途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山区里气温变化莫测,随身携带了卫衣和薄鹅绒服,现在正好全副武装。</p> <p class="ql-block">这位14岁的哈萨克族少年会说流利的汉语,现在普通话教育的普及,与少数名族同胞沟通很方便。</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族少年原本想做骑马生意,可惜休息时间有限,就简单跟他聊了一会,他的马6岁了。</p> <p class="ql-block">绝大多数山坡都被草覆盖了,仅有少数山坡如怪石嶙峋。</p> <p class="ql-block">山脚下有潺潺的流水</p> <p class="ql-block">属牛的人看到牛就有点兴奋</p> <p class="ql-block">远处看过去,天上的白云仿佛就在山顶上。</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到山上的阴影,都是天上云彩在山上所投下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阿禾公路一个中途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接近秋天了,这里的草地都开始泛黄了。</p> <p class="ql-block">空旷的草原上有人在骑马</p> <p class="ql-block">远处还有很多牛群、马群、羊群</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凑个热闹,来个骑马照</p> <p class="ql-block">看样子某人的骑马姿势很标准哦</p> <p class="ql-block">这些蒙古包好像是供自驾游的游客准备的</p> <p class="ql-block">这个站点有很多骑手,其中还有几个飒爽英姿的女骑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景区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海拔1124—2300米。</span></p><p class="ql-block">禾木村靠近蒙古、俄罗斯边境,是喀纳斯民族乡的乡政府所在地。禾木村是一个被白桦树、雪山和河流包围的美丽村庄。</p><p class="ql-block">说到禾木就会联想到小木屋。</p><p class="ql-block">禾木是图瓦语“肥油”的意思,禾木的地名来自一个猎人打了一只很肥的大哈熊,围观者惊呼“禾木!禾木!”禾木地名就这么简单的产生了。</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区域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禾木大桥的桥门用白桦树木段拼接成“禾木”二字,简单质朴。</p><p class="ql-block">禾木大桥横跨禾木河,桥的一边是村庄,另一边则是自然景观。桥身为木质结构,历经风雨稳固如初。站在桥上,可以欣赏湍流的禾木河。禾木大桥始建于1920年,后来由于木桥年久失修,在1970年村里拆了旧桥,重建了新桥,新桥东西两端建有门拱和双开木门,桥两头分别立有高大的木牌坊。</p> <p class="ql-block">禾木草原周围山体宽厚,顶部呈浑圆状,河流多切割为峡谷,地形复杂,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将草原分割为两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禾木河,全长约68公里,是额尔齐斯河的第二大支流,来源于中蒙边境的友谊峰(海拔4374米)上的融雪,它与喀纳斯河交汇后流入布尔津河,布尔津河注入额尔齐斯河,然后流经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最终注入北冰洋。</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禾木大桥中央,观望桥两侧的禾木河。</p><p class="ql-block">天空里还能看到老鹰在翱翔。</p> <p class="ql-block">禾木的海拔不算太高,但是紫外线相当强烈。</p> <p class="ql-block">跨过禾木大桥,走进白桦林,发现有很多牛旁若无人般的随意穿行,反倒是游客都主动避让牛大人。</p> <p class="ql-block">气候干燥,白桦树叶都干枯了。</p> <p class="ql-block">哈登观景平台位于禾木村上方一处天然的高地平台,是俯瞰禾木村全貌的最佳观景点。</p><p class="ql-block">在观景平台除了紫外线强烈外,风也很大。</p> <p class="ql-block">在哈登观景平台上,能够俯瞰禾木村以及周围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在平台上还能看到下面的禾木河</p> <p class="ql-block">禾木村具有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小木屋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因为禾木草原有长达半年的大雪封山期,图瓦人建造的小木屋基本上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严寒。小木屋既保暖又防潮,房顶一般用木板钉成“人”字形雨棚,房体用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单层原木堆成。</p> <p class="ql-block">观景平台的另一侧有一个高山草原,可以供游客骑马体验。</p> <p class="ql-block">禾木草原属于寒温带高寒山区气候,年平均气温零下4℃至零上9℃,全年无明显夏季,冬季长达7个月。禾木草原水源条件好,年降水量大,植被以禾本科与杂草类为主主要种类有苔草及禾草等,是附近地区主要的夏牧场和冬牧场。</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山峰是大小美丽峰,因为山峰形如俏丽的女子,故而得名。可以骑马也可以徒步,跟随当地人的引导去探索原始森林。 距离禾木村有12公里的山路,骑马往返需要4个小时左右。我们就远眺一下吧。</p> <p class="ql-block">游览途中遇到一对香港情侣也是手持相机,就让他们跟我们拍了合影,礼尚往来,我们也为他们拍了一些合影。</p> <p class="ql-block">据说这就是歌曲白桦林的意境,感觉很一般。</p><p class="ql-block">原计划当天下午要去附近的云霄峰景区,乘坐缆车到山顶,可以一眼看四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因为前一天昭苏夏塔一座吊桥突然一侧断裂,造成伤亡事故,所以新疆地区高空景区进行设备安全检查,云霄峰暂停营业,只能留有小小遗憾了。</p> <p class="ql-block">禾木大桥附近是老村,商业气息非常浓厚,在这里很容易拍到盘旋上空的老鹰。在老村里转了一会就发现其中的奥秘,原来是餐厅为了招揽顾客,用食材切剩下的牛羊肉边角料抛上空中喂老鹰,以此吸引更多的顾客上门就餐。</p> <p class="ql-block">平时很难看到老鹰,这次正好拍个过瘾。</p> <p class="ql-block">新疆的白昼很长,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看上去天色还很亮。</p> <p class="ql-block">当晚住在禾木村新村的图瓦居,其实就是外表是小木屋形状,里面就是现代化酒店设施,住在景区里住宿费不便宜。</p> <p class="ql-block">早上7点左右的禾木,太阳还没有升起来,气温略微有点低,空气很清新,又是美好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禾木是一个自然村落,村里以蒙古族图瓦人为主,也有少部分哈萨克人。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里还居住过不少俄罗斯人,这3个民族都是辗转迁徙到这里来,最后才定居下来,后来,绝大多数俄罗斯族都移居澳大利亚。</p> <p class="ql-block">这是典型图瓦人的家,居住的木屋用松木垒砌,有尖尖的斜顶。斜顶上面挂着的2个用马皮做的滑雪板,据说是世界上最早的滑雪板,用马毛来制造摩擦力。</p> <p class="ql-block">照片左边挂画的两侧是狼皮。</p> <p class="ql-block">图瓦人多穿蒙古长袍、长靴;图瓦人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居深山密林,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他们以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为主要饮食,常喝奶茶和奶酒。</p><p class="ql-block">挂着蓝色哈达的是野鹿头角。</p> <p class="ql-block">目前禾木村还有2000余名图瓦人,图瓦人保留着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图瓦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擅长演奏民族乐器,如蒙古族的长调、呼麦等。</p><p class="ql-block">这位舞者舞姿非常灵动,一曲鸿雁舞蹈被他表演的淋漓尽致,尽显草原大雁展翅高飞的雄姿。</p> <p class="ql-block">文中所有照片和视频均出自自己拍摄的原图直出,部分文字摘自景区介绍和网络。谢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