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最近,因为看见L老板买了一个口琴,“引得”我也回家把“珍藏”了40多年的“上海”口琴翻了出来。这把“上海”口琴,当年可是“名牌”,也是我的挚爱,当年还是中学生的我,对她也是仰望已久了,不知攒了多久的零用钱 ,才把她弄到手,也不知经过了多少天的“勤学苦练”,终于“自学成才”,用口琴奏出了我人生的第一首旋律。我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年轻人喜欢口琴,但当年,吹口琴是我们“年轻人”的一种时髦,很多同龄人都喜欢她。大家都知道,六七十年代,哪有现在这么多的乐器可玩,有一把口琴已是非常的奢侈了,我记得,当我从南华广场的文具店里买到了这把口琴后,简直是激动的无法入眠,整天整天的把她“含在嘴里”都舍不得放下,可以说跟她“接吻”比跟情人接吻还“亲热”了。为了尽快的“驾驭”她,我都有点废寝忘食了,跟她“接吻”,把嘴巴的两角都“吻”出了“裂纹”,但为了能尽快的把她“驯服”,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我也不知哪来的动力,学她比当时学习功课还认真了“百倍”。我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要想尽快的学会一样东西除了天赋就只有勤奋了,我是天生愚钝,也只能是将勤补掘了。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那段时间,我几乎是琴不离手也不离口,那24排绿色的格子里,每天都几乎被我的口水所填满,天天“高强度”的吹气吸气差点没把自己搞成了“肺气肿”,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凭着一纸说明书,凭着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到了她的“青睐”,“抱得了美人归”。</p><p class="ql-block">我的青少年时代是艰苦的年代,可以说是这把口琴陪伴我走过了整个苦涩的青少年时代,让我在苦闷的年代里也能享受到了一丁点的欢乐。当年放学回家做完了繁重的家务,再苦再累,也要吹奏一首“才能”入睡,去学校小农场的一个学期里,无聊至极,苦累交加,更是她为我释怀陪我解闷。我记得,当年我最喜欢吹的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和《火车向着韶山跑》,后来这把口琴,还跟着我入伍当兵来到了部队,新兵就去异国他乡打了一仗,这段时间当然是吹不了口琴了,但打完了仗,班师回朝,回到了营房,恢复了正常“工作”后,我就让她“出山”“重操旧业”了,在部队,我学会了吹《我是一个兵》和《打靶归来》等,这些激昂的旋律,鼓励着我去训练去战斗,也是她“不离不弃”的陪伴我走过了三年的军旅生涯,让我在三年艰辛苦闷的军营中,找到了斗志和一点乐趣了。</p><p class="ql-block">口琴的外表是“冰冷”的,但就是没有“温度”的她,居然比有温度的还有温度,没有“温度”的她,居然也能亲密“热情”的陪我到老。如今“四十多岁”的她,早已“徐娘半老”五音不全,音乐也有所失真,60多岁的我,也早已老态龙钟,中气不足,琴音也有所走调。但我俩依然熟悉对方的“果阵厨”(味道),吹奏起来依然合拍,那一首首熟悉的老旋律,依然能在一把老琴,一张老嘴里“喷薄而出”。我相信,我们这对“老相好”会一直这样的相互陪伴下去,我也会一直用我嘴唇的温度去焐热她那24格的“牙齿”,用我“营养”的津液去填满她的“空虚”,用我热情“性感”的热吻,去“吻”出她那美妙的旋律,让她的靡靡之音,继续陪我前行,直到永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