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水长——2018年春节全家人丹江口行

金沙坪

<b>耿金和全家和侄儿在丹江口汉江边合影</b> 2018年正月初八,我带着全家告别老营,来到南水北调的源头—丹江口市。<br>丹江口不仅是宋庆林、张建军、李夏玲、李光玲、谭华、张红明、付志军、霍平、陈进新、余江平、宁机跃、刘爱华、周秋云、郭方明等很多同学及家人工作、生活的地方,也是当年父辈的铁道兵一师师部所在地,矗立在汉江上的丹江口大坝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 1967年11月丹江口水库大坝正式下闸蓄水,净乐宫和老均州城一起淹没水底,我的同学们第一次举家搬迁。老均州城,均县政府和人民搬到今天的丹江口,老草店镇政府和人民搬到今天的的老营。我好多同学都能记得老草店街50年前的大致模样,还能的描绘老草店上河街、下河街热闹的情景。<br> 李夏林、张建军、宋庆林带我们全家浏览丹江口,当年铁一师的师部所在地,水利局工地中学,老丹江火车站,母亲当年参加铁一师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住过的招待所,她们都能告诉我大致的位置和当年的模样。 <b>原铁道兵一师副师长郑嘉森爱人朱阿姨(图中)及儿子、姑娘在丹江口市原铁一师部门口合影</b> 宏伟的大坝是丹江口市的象征,大坝放水闸口浪花飞溅,海鸥在宽阔的江面飞翔,冬泳的人们在江中奋勇搏击。<br>美丽的滨江大道寒梅盛开,桃花含苞欲放,无一不散发着春天的气息和和山之间、水之都的温馨。 走近大坝,2010年的南水北调工程大坝加高的印记清晰可见。我的家乡父老姐妹兄弟第二次举家搬迁,当年我们熟悉的青微铺、遇真宫、石家庄、前进大队等劳动生活过很多地方今天已经不复存在,成了大坝加高后淹没的新库区。她们(我的同学们)默默的奉献着,把苦藏在心里,把爱献给国家。<br> 谭华同学的先生老岳为我们办理好上大坝游览票,宋庆林、张建军、李夏玲带我们参观大坝发电车间并登上坝顶,遥望库区水天一色,高峡平湖,亚洲天池名不虚传。坝下丹江口市高楼林立、生机勃勃,跨江大桥牵手老城新城、两岸青山绿水。 我们从大坝西岸进入库区,湖中仟岛秀丽、碧波荡漾,环湖绿道蜿蜒在山水间,十步一景、百步一画,让人流连忘返。在碧水连天观景台,同学们说: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在这里能看到百公里外的武当山金顶,在金顶上也能看到这太平洋一样宽阔的丹江口水库,山高水长,看大江东流、长渠北上,神奇的景观,太多的震撼。<br>宋庆林、张建军、李夏玲和我们全家在观景台、大坝合影留念,定格美好记忆。<br>耿金和2018年4月10日于天津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