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7日从晋城乘火车夜晚到达第二站大同!大同古城,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北至操场城东西街、南至南关东西街和新胜东街、东至御河南北路、西至新建南北路,面积约为327公顷。古城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同古城墙始建。</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主城以城墙围合,外围东、南、北城墙外侧有3座小城(东小城、南小城、北小城)。古城有“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之说:街巷以十字大街为骨架,东西大街为横轴,南北大街为纵轴,形成古城主干道体系;四隅内由小型街道十字相交叉,又呈现出较大规模的“坊”,形成古城次干道体系;这些“坊”再以小巷纵横分割、分配,坊内小巷交汇处大多数为“丁”字形相互连接,形成古城支路体系。</p><p class="ql-block">古城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南门名为永泰门,是明代城墙四门之一,得名自《易经》卦象“上乾下坤”,寓意永远安泰。</p><p class="ql-block">永泰门的历史与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命名由来:永泰门之名源于《易经》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象征“永远安泰”,与东门和阳门、西门清远门、北门武定门共同构成明代大同城墙的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明洪武五年(1372年),大将军徐达增筑大同城墙,南门正式定名永泰门,其正对街道称为永泰街。</p><p class="ql-block">清代顺治六年(1649年)遭清军破坏,城墙被削低五尺,2008年起通过古城保护工程修复,现为大同古城重要景点。</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永泰门是四门中结构最复杂的一座,包含瓮城、月城、耳城和关城,形成多层防御体系,历史上曾抵御清军长达九个月的围攻。</p><p class="ql-block">修复后的南城墙设有城楼、文昌阁等10座古建筑楼阁,夜间灯光景观尤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大同古城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材料、造型和美学,建筑宏伟,古城城防中的武装设计能充分体现其艺术价值,古城融合了许多朝代不同的建筑工艺和艺术风格,是研究古代艺术建筑的典型模型。</p> <p class="ql-block">8日雨下得较大,选择去大同博物馆参观,排队人很多!</p> <p class="ql-block">感觉大同比长沙博物馆还强!历史上做过鲜卑族都城,就是不一样!〈长沙除了女尸好像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国宝〉</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喜普道品尝刀削面,等座86桌,雨地里等了近两小时!</p> <p class="ql-block">下午雨停了,打车去古城,下车地点见高大牌坊,往里走一看,是大同文庙!</p> <p class="ql-block">文庙大成门,有点孔庙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小家伙用手表拍照记录大殿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文庙的五龙壁也很精巧!</p> <p class="ql-block">转出文庙才知道,这一片是鼓楼东街片区!</p> <p class="ql-block">透过牌坊看鼓楼!</p> <p class="ql-block">古城虽然是重修,但不显得特别假,最起码比西昌建安古城成功!</p> <p class="ql-block">着路标,典故还不少!</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俗称大庙,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鼓楼东街北侧,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景泰、嘉靖、隆庆、万历等朝多次修缮,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增建和修葺,是大同古城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元代建筑群。现存主殿为元代遗构,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覆琉璃瓦,清代增建抱厦。该庙1996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2013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建筑群坐北朝南。山门两侧石旗杆刻有“义存汉室三分鼎,志在春秋一部书”楹联,砖壁刻“忠、义、仁、勇”四字,内塑关羽坐骑及战吕布、显圣迹壁画。主殿檐下斗拱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藻井绘蟠龙图案。</p> <p class="ql-block">大同天主教堂,即圣母圣心堂,座落于大同古城东南隅的都司街4号,是大同古城内的地标建筑。</p><p class="ql-block">历史背景:教堂始建于1889年。</p><p class="ql-block">在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中被焚毁。</p><p class="ql-block">1906年重建。</p><p class="ql-block">1982年、2006年和2016年进行了几次修缮和维护。</p><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属于希腊式,外形巍峨高耸,庄严肃穆。</p><p class="ql-block">主墙上有四位福音作者雕像依次而立。</p><p class="ql-block">大门上的阿尔法和欧米伽象征着世界的起源和末日。</p><p class="ql-block">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如今,大同天主教堂不仅是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大同教区的主教座堂。。</p><p class="ql-block">承载着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 <p class="ql-block">大同太平楼是山西省大同市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位于平城区和阳街与太平街交汇处,始建于明洪武年间,2017年完成复建,为三层三檐木构阁楼,象征大同安宁。</p> <p class="ql-block">太平楼始建于明代,与城北魁星楼、城南鼓楼、城西钟楼共同构成大同古城四大名楼。原建筑于1934年因交通原因被拆毁,2015年启动复建工程,严格遵循“原形制、原风貌、原材料、原工艺”原则,2017年竣工。其建筑为平面方形、三层三檐木结构阁楼式,总高26.75米,采用南非进口菠萝格木料,榫卯工艺搭建,顶部为十字歇山顶,充分体现晋北明代建筑艺术特征。</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古城人流渐多了起来,刚下了雨,空气清新。暑期学生放假了,宾馆费涨了一倍不止仍不易订房。</p> <p class="ql-block">9日上午去华严寺,其始建于辽代(1038年),兼具皇室宗庙性质,金代重建大雄宝殿,明清时期多次修葺。寺院坐西朝东,体现契丹族崇日习俗,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建,仅薄伽教藏殿和大雄宝殿为辽金原构。其藏经壁藏被梁思成誉为“海内孤品”,与故宫、敦煌莫高窟同属首批国家一级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大同华严寺大雄宝殿的鸱吻是中国现存古建筑中最大的琉璃吻兽,北端为金代原物,南端为明代补制,高4.5米,兼具艺术价值与防火避灾的实用功能。</p><p class="ql-block">鸱吻的历史与功能</p><p class="ql-block">鸱吻是中国古建筑屋脊两端的装饰构件,传说为龙生九子之一,具有吞火防灾的象征意义。其造型多为龙首鱼尾,兼具防火、避雷、防水三重功能:</p><p class="ql-block">防火:鸱吻张口吞脊的形象源于其“吞火”传说,可震慑火神。</p><p class="ql-block">避雷:鸱吻高出屋脊,能通过自身爆裂中和电流,减少雷电对木构建筑的损害。</p><p class="ql-block">防水:密封正脊与垂脊交接处,防止雨水渗入。</p> <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是山西省大同市华严寺的标志性建筑,为2010年新建的全国第二大纯木榫卯结构方形木塔,塔高43米,内含千佛地宫及高僧舍利,融合辽金建筑艺术与现代工艺。</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华严宝塔位于华严寺南端,是寺内最年轻的建筑(2010年重建),但严格遵循辽金时期营造技法。其外观为三层四檐,实际内含暗层共五层,通高43米,采用纯木榫卯结构,规模仅次于应县木塔。塔身四面悬挂12块名家书法匾额,包括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等题字,内容多源自佛教经典。</p> <p class="ql-block">华严寺壁画中最受关注的三幅作品分别是《准提佛母》《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和《水月观音》,它们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寺院壁画的核心代表。</p><p class="ql-block">1《准提佛母》壁画。</p><p class="ql-block">位置特征:位于大雄宝殿东檐墙北次间,高6.2米、宽6.93米,总面积42.8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以三面八臂的准提佛母为中心,法器采用沥粉贴金技法,朱红、石青为主色调,人物表情细腻,金刚力士筋肉遒劲,菩萨衣带褶皱如流水般自然。画面中孔雀昂首的细节设计,更强化了佛国庄严氛围。</p> <p class="ql-block">2.《千手千眼十八面观音》壁画。</p><p class="ql-block">视觉震撼:观音像正面丰满圆润,其余十七面呈现不同慈悲仪态,千手层次分明,手持刀枪、莲台、净瓶等法器,金粉堆砌形成立体浮雕效果。</p><p class="ql-block">技法突破:线条采用铁线描技法,铠甲鳞片与法器纹理刻画入微,局部贴金面积达30%以上,在光线折射下呈现动态光影变化。</p> <p class="ql-block">3.《水月观音》壁画。</p><p class="ql-block">美学融合:结合汉传佛教三十三观音形象,观音左侧置《妙法莲华经》,右侧设净瓶,背景以海水云纹烘托超凡意境。</p><p class="ql-block">创作背景: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历时多年完成,既保留辽代壁画遗风,又融入现代透视技法,人物比例精准,服饰珠璎珞粒粒可辨。</p><p class="ql-block">艺术价值定位</p><p class="ql-block">规模罕见:三幅壁画单体面积均超25平方米,大雄宝殿内壁画总面积达875.2平方米,创中国单体建筑壁画面积之最。</p><p class="ql-block">颜料考究:使用朱砂、石绿等矿物颜料,经百年仍色泽鲜艳,贴金工艺使画面产生三维空间感。</p><p class="ql-block">叙事张力:将《华严经》《药师经》等经典转化为视觉语言,如《准提佛母》通过新旧壁画对比展现明清绘画风格演变。</p> <p class="ql-block">华严上寺</p> <p class="ql-block">华严下寺</p> <p class="ql-block">9日下午去龙聚祥品尝烧麦。</p> <p class="ql-block">乘高铁返回北京北站!(此为路过大同老站,高铁站为大同南站)</p><p class="ql-block">大同著名的九龙壁,代王府。附近的云冈石窟,悬空寺都因时间局促本次未去,待以后有机会弥补。</p><p class="ql-block">在大同期间,听每个出租车司机都在感谢耿公,相似于以前崇拜毛爷。可见老百姓是如此实惠,百年不遇的大雨,大同一点没受灾!谁为他们好,他们不会忘记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