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寻找乡建先贤梁漱溟心中的美好乡村!8月14日,“董永故里乡村振兴科技小院推进交流座谈会”在博兴县陈户镇召开。</p> <p class="ql-block">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盛伟,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韩叙,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崔秀丽,山东农业大学大学教授徐杰,山东梁漱溟乡村建设研究院院长夏长青,孔子学堂讲师、梁漱溟乡建院副院长王青梅。</p> <p class="ql-block">北京苏园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经理、山东财金绿建国际贸易部总经理穆文峰,山东女子学院(地方文化研究课题组成员)孟子涵,山东农业大学研究生团队,博兴县陈户镇镇委、镇府书记镇长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及陈户镇纪吕村书记,陈户纪刘村书记,陈户官王村养鱼专业户参加本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由陈户镇党委副书记李文彬主持,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鹏伟致辞并介绍陈户镇发展情况,陈户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刘小美介绍“乐安晚晴”项目运行情况,种粮大户(两位村书记)、养鱼专业户提出当前发展状况及困惑,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徐杰带领研究生团队暑期入驻该镇社会实践与合作情况做了介绍,参会嘉宾对话交流。</p> <p class="ql-block">会上观看陈户镇宣传片,会议围绕乡镇经济发展、乡村治理、乡村振兴、养老服务项目及工商大户发展现状、科技小院打造等建议展开讨论指出资源枯竭型乡镇面临财政压力大、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并探讨了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农业产业升级及外部资源对接等发展路径分别发言。</p> <p class="ql-block">穆文峰总经理建议利用现有劳动力,打造轻资产、大单品,如特色农产品加工,对接外部资源(如欧洲商超、新疆农业项目),拓展外部市场在地养老模式创新。推广“小老助老老”模式,实现闲置劳动力再利用,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和社会价值,可探索劳动交换、服务时间累计等市场化机制。</p> <p class="ql-block">资源对接方向建议:对接高校、企业资源,引入农业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经验(发展生态养殖、农产品深加工),利用董永故里特有孝文化等打造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山东理工大学硕士生导师韩叙,山东理工大学硕士导师崔秀丽发言给予学术性支持,最后由山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陈盛伟教授做了总结发言并现场考察指导。</p> <p class="ql-block">从山东邹平的试验田到今天的乡村振兴战略,历史走过了近百年。梁漱溟当年“为中国寻一条出路”的探索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振兴,更是文化根脉的守护、社会肌理的重塑;从来不止于外部力量的扶持,更在于乡土内生动力的觉醒;从来不限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更在于精神家园的重建。</p> <p class="ql-block">梁漱溟乡建院院长夏长青发言表示“孔子学堂”如能落地生根孝文化中心董永故里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着村民的精神家园。未来将以传统文化为纽带,构建起“耕读传家、德润乡土”的文明新生态,让儒家思想的时代光芒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具有时代意义。</p> <p class="ql-block">陈户镇充分发挥董永故里孝文化引领作用,2024年7月以来,通过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村集体互助、家庭尽责的多方资源联动,探索推出了“乐安晚晴”乡村居家为老服务项目。与会人员一行参观了桥子村社区乡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