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道战场在这里

文良華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北京是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京城卢沟桥爆发“七七事变”,点燃了全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烽火。在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关头,全中国人民打响了保家卫国驱除日寇的抗日战争。从华北平原到燕山丛岭,长城内外到处都是抗日的战场。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经过八十的历史变迁,一个受列强欺凌的旧中国发展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勿忘国耻发愤图强,今天的北京还留存着一百六十五处重要的抗日战争纪念设施和遗址遗迹。</p><p class="ql-block"> 一部电影《地道战》把华北人民英勇顽强与日寇作战的传奇事迹天下传扬,地道战的战场在哪里,令我这个出生在新中国的后辈追寻向往。</p> <p class="ql-block">  在北京顺义东北燕山脚下的龙湾屯镇,有一个村庄叫焦庄户。这里的村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国内外敌人展开了地道战。从1943年春开始,当时焦庄户村民为防止敌人侵扰,挖了隐蔽洞,这种洞只能藏一两个人和少量食物。一旦被敌人发现只有束手就擒。为了跟敌人长期斗争,村党支部发动群众,把单个隐蔽洞连接起来,并在地道内安装了翻板、单人掩体和暗堡等设施以及数十个休息室和指挥所,供民兵和群众较长时间的在地道内战斗和生活。到了1946年村里共挖了二十余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地道网。</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1964年秋建立了焦庄户民兵斗争史陈列室,1979年被北京市定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改名为"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去了北京有个心愿就是一定要去参观地道战遗址纪念馆。盛暑的京郊烈日高照,从顺义城乘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来到焦庄户,好在公交车站就在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旁边。</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坐北朝南,广场矗立着高大的古铜色兵民抗敌群雕像,毛主席的题词“兵民是胜利之本”镌刻在群雕座基的正下方。具有华北民居特色的悬山顶式纪念馆灰瓦白墙左右对称。居中的纪念馆大门上方张爱萍将军题写的“北京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匾额熠熠生辉,馆联是“堡垒忆当年屡凭地道击强虏,精神传后辈更振天声赴远征”。</p> <p class="ql-block">  走进纪念馆迎面是焦庄户人民地道战英勇杀敌的铜色浮雕,浮雕的基座嵌刻着焦庄户人民抗战精神“红心向党救国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凝心聚智敢为人先,艰苦创业英勇奋斗”三十二个红色魏碑字体庄严厚重,观者无不留足凝望。</p> <p class="ql-block">  焦庄地道游击堡垒展厅,巨幅立体的焦庄户地理位置略图,展示出焦庄户地处华北平原与燕山山脉的歪坨山边,北边是燕山峻岭,南边是平原一马平川。陈列的石碾斑驳沧桑,碾盘台基下有隐蔽的射击孔,这正是地道战暗中杀敌神秘的地方。墙面挂着挖地道用的锄头铁镐铁锨,还有与敌博斗的大刀长矛红缨枪。</p> <p class="ql-block">  立体的地道战剖面模型和陈列的实物和图片,从多角度立体生动展现出挖地道,打地道战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在艰苦斗争中民兵以乐观的精神,自豪地唱出地道歌:地道好,地道妙,打了敌人钻地道。明里打,暗里挑,消灭敌人最可靠。鬼子气得干瞪眼,抗日军民哈哈笑。</p> <p class="ql-block">  中流砥柱抗战中坚展厅 看到了焦庄户人民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团结起来坚决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从支援长城抗战到参加冀东武装大暴动,以至凭借地道灵活机动打击敌人,无不体现着他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p> <p class="ql-block">  一九四七年十一月, 焦庄户受到顺义县人民政府褒奖, 誉为“人民第一堡垒”。</p> <p class="ql-block">  展厅醒目的是一尊雕像,它是中共焦庄户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第一任村长马福老英雄的塑像,也是纪念馆内唯一的一尊人物塑像。</p><p class="ql-block"> 马福老英雄在焦庄户人们亲切地称“老统一”。在他的领导下,全村群众挖地道,运用地道与敌人展开了英勇斗争。英雄千古,功名长存,望着老统一的塑像无不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  来到纪念馆一定要实地参观抗战地道,地道纪念馆联写道“条条地道重重阵,耿耿民魂赫赫碑”足见地道战的威力和焦庄户人民的英勇和智慧。顺着土阶进地道,地道的高宽有一人余,蜿蜒曲折原有二十来公里长,四处分支八方通达到附近的村庄和村民家中。形成一个暗藏陷阱的地道战网,敌人进犯插翅难逃。</p> <p class="ql-block">  开放参观地道虽不足千米,沿着道标出来已是村子的另一个地方。沿着村庄的胡同走,在一座民房的山墙头,一幅地道战的壁画栩栩如生地描绘出焦庄户村民机智勇敢神出鬼没与敌斗争的生动场面。</p> <p class="ql-block">  站在壁画前凝思,历史不会忘记,从九一八日本侵犯东北三省,魔爪逐渐伸向华北撞开山海关,冀东是最先遭受日寇侵扰的地方。焦庄户一带是反抗日本侵略军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通往京西京北根据地的必经之路。1933年支援长城抗战,1935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扶持建立的冀东伪政权,1938年参加冀东武装暴动,1940年后焦庄户成为抗日游击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冀东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是冀东最早开展地道战的地区。英勇顽强的焦庄户人民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p> <p class="ql-block">  村头整洁的民居灰白色墙头映衬着一面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让人驻足凝望铭记,不曾忘记的是中国共产党率先吹响了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警号,是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是人民的鲜血染红了这面旗帜。</p> <p class="ql-block">  参观的人络绎不绝,红领巾小学生安心听讲。抚摸纪念馆前的抗战雕塑,铭记历史缅先辈,居安思危,中华要复兴,国家要富强。</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年,焦庄户这块曾经燃烧抗日烽火的热土一派和平富裕安康。</p><p class="ql-block"> 我看到了地上的庄稼茁壮五谷丰登瓜果飘香,地下抗战地道仍然蕴藏着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和无穷力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文字/原创 文良华</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