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影)一张合影里的故事

安新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每当我去到一个陌生的旅游地,想见证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时,这幅温馨的画面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是2016年11月,我时隔三个多月再一次幸运地去喀什出差。在艾提尕尔清真寺前的广场上与一位素昧平生的维吾尔族老大爷的合影,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每每想起总是让我感慨万千。</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作为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清真寺是每一个到喀什旅游的人必须打卡的灵魂之地。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不同于前面两次的没人讲解,这次有当地单位的史总陪同。史总操着一口流利的维语,一路上和维族同胞打招呼聊天,给我们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满足我们的各种好奇。在喀什古城,有史总的帮衬,我一路不停地邀约,和悠闲的老寿星,忙碌的打馕师傅,腼腆的卖石榴汁小伙,盛装的卖民族小花帽的老板娘,甚至和一群在巷子里开心玩耍的顽皮小巴郎等一一合影,开心又尽兴。不知不觉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广场,这儿人影稀疏,宁静又庄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夕阳洒在广场上,几位身着民族服饰的长者坐在石阶上闲聊,孩子们追逐着玩具嬉闹,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场面安然温馨。我们一行人中第一次来喀什的同事忙着参观清真寺,我站在余晖里静静地感受着这份祥和的氛围。忽然一阵窸窣声从身后传来,我回头一看,是一位须发皆白,穿着方格衬衣和休闲外套,非常时尚的与众不同的维吾尔族老大爷。他怀抱着一个粉雕玉琢般的小女孩,女孩皮肤白皙,眉如弯月,眼眸明亮,小脸蛋如同苹果般圆润可爱。我正看得入神,老大爷满面笑容地对着我说了一串维语,把我整蒙圈了。不远处的史总看到有维族人靠近我,赶紧过来问缘由,原来老大爷想和我拍个合影。一般都是由我发出合影的请求,没想到这次我遇到了第一个主动要和游客合影的维族老人,让我有点受宠若惊,连忙配合拍起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拍好后,我和史总去找已经走远的“大部队”,一直意犹未尽地感叹这位老人家的友善和热情。前面在喀什古城大门口坐着两位维族老寿星,我想和他们合个影,沾点福气。史总用维语和两位老人家商量后,让我坐在他俩中间。两位老人家神情漠然,很是勉强,让我一度尴尬,再也不敢奢望找民族老人合影了。可刚才那个抱着小孩的老人让我失落的心再次温暖起来,他的笑容和主动使初冬的异域不再寒凉,浑身上下暖暖的。</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游览结束,正准备回宾馆时,那位抱小孩的老人又来到我的面前。这会他怀里的孩子换成了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同样让人喜欢得爱不释手。老人骄傲地向我展示自己可爱的孙子和孙女,坚持要与我再合一个影,那份执着和淳朴深深打动了我,这份跨越民族的真挚情意也深深感染着我。</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这让我想起前两次来这里,街上不仅五步一岗十步一哨,武装巡逻随处可见,而且游人很少,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更是变得冷漠疏离。地域的遥远和信仰的不同,不应是隔阂的理由,这不是我们希望的模样。</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2px;">去年十月份我第五次来这里,所到之处已是游人如织,新疆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围拢成一个同心圆。我走过不少地方,和很多当地人合过影,唯独这次合影让我记忆深刻,常常触景生情想起来。每次想起来都会感动一次,夕阳中真实的美好总是转瞬即逝,留在照片中的记忆却是永恒的。当年老人怀抱的那两个懵懂的洋娃娃,如今应是花样少年了吧?在慈爱爷爷的陪伴下,享受着新疆大发展的红利,正无忧无虑快乐地成长着吧?</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