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栖迟云上</p> <p class="ql-block">与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传人,清源师父 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师一师父合影</p> <p class="ql-block">武当别院</p> <p class="ql-block">雾在山中</p> <p class="ql-block">仙气迷人</p> <p class="ql-block">云山之上</p> <p class="ql-block">女儿在武当别院画的《人间仙人》墙面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窗外</p><p class="ql-block">云雾缭绕</p><p class="ql-block">篱笆墙上</p><p class="ql-block">细雨绵绵</p> <p class="ql-block">练功台外风景</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0日,我开车陪同爱人,姑娘,外孙女等家人来到天下第一仙山武当山对面的盐池河镇三叉河村的阳坡山庄住下,姑娘外孙去栖迟云上武当别院报到。</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随着国家提唱全民健身活动以来,中国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的人群达8700万。据2025年国家体育总局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群参与太极拳和瑜伽以及八段锦锻炼的人数已突破8000万。</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近年来练习太极以及相关养生功法的人数呈增长趋势,我家人也是去年开始练习太极功法,受益匪浅,而且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身体素质有很大提高,所以一家人来到栖迟云上这里,跟随三丰太极第十四代传承人清源师父练习太极。</p><p class="ql-block"> 三丰太极源于武当山,是由张三丰所创的太极拳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历史发展有深刻的脉络,它的起源与创立据《明史·方伎传》等记载,张三丰名全一,字君宝,号三丰,辽东懿州人。他出身书香门第,幼年入道,后师从终南山火龙真人。元泰定甲子春,张三丰南至武当山,在少祖山洞穴修炼“内丹功”九载。他将道家的内丹功、养生家的导引术、武术家的拳法、军事家的兵法等糅合,依据道教的太极轨迹,编创出太极拳,因包含“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门和“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五步,故又名“太极拳十三势”或“武当内家拳”。</p><p class="ql-block"> 在明朝中后期,太极拳从武当山传向民间,形成了两大宗派,北派以王宗岳为代表,南方以张松溪为代表。此后太极拳传承不断,如王宗岳将太极拳传给温县小留村人蒋发,蒋发再传给赵堡镇的邢西怀,历经邢西怀→张诸臣→陈敬柏→张宗禹→张彦等,传承不绝,形成了各派系。</p><p class="ql-block"> 随着太极的发展,到了晚清民国时期,徐本善道长对武当太极拳的发展贡献显著。他是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五代弟子,曾任武当山全山道总。1931年,徐道长打破“武当功夫不外传”的禁忌,向贺龙和红军指战员传授太极拳,由此和部队的军体拳有很多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体委支持太极拳发展,武当拳法研究会也对武当太极拳进行了深入挖掘和整理汇编。2006年,武当武术(包含三丰太极)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三丰太极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成为人们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方式,也成为中华武术文化的重要代表。</p><p class="ql-block"> 三丰太极源于武当张三丰,也就形成了三丰派,其传承历史悠久,根据公开资料鲜示,现以传承到十四代传承人分别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 第一代:邱玄清等,张三丰创武当三丰派后,邱玄清为第一代传人之一。</p><p class="ql-block">2. 第二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p><p class="ql-block">3. 第三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武当三丰派字辈为“通”字辈。</p><p class="ql-block">4. 第四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道”字辈。</p><p class="ql-block">5. 第五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居”字辈。</p><p class="ql-block">6. 第六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端”字辈。</p><p class="ql-block">7. 第七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静”字辈。</p><p class="ql-block">8. 第八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白”字辈。</p><p class="ql-block">9. 第九代:暂无公开的明确记载,按字辈为“鹤”字辈。</p><p class="ql-block">10. 第十代:侯春秀,字天顺,河南温县赵堡镇人,曾任西安武当赵堡太极拳研究会名誉会长。</p><p class="ql-block">11. 第十一代:李景林,字芳宸,河北枣强县人,出身武林世家,剑拳掌三绝,曾大力倡导武术。</p><p class="ql-block">12. 第十二代:萧向承(萧耀宛),为武当三丰派在近代的重要传承人之一。</p><p class="ql-block">13. 第十三代:王自德,传承武当三丰派武术等相关技艺。</p><p class="ql-block">14. 第十四代:钟云龙,道号清微,湖北阳新人,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嗣传,道号刘清复,广东道教协会副会长,著有《武当三丰太极拳》等书。</p><p class="ql-block"> 根据公开信息,董复明(清源师父)他作为武当三丰派第十四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多年来在三丰太极的传承与推广中持续发力,是该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人物。他擅长的拳法主要是三丰原始太极拳。并在武术竞技上成就突出,在武术比赛中屡获佳绩,曾获得1998年湖北省十堰市第一届武术比赛冠军、2002年全国传统套路比赛太极拳第一名,还连续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包揽太极拳、太极剑、醉剑三项冠军等,以出色的表现展示了三丰太极的魅力与威力。</p><p class="ql-block"> 他曾任中国武当功夫团团长兼武术总教练,多次率团出访法国、意大利、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华武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三丰太极。并在影视剧中担任《功夫梦》《倚天屠龙记》等作品的太极中做指导,通过影视作品让太极文化得到更广泛传播,扩大了三丰太极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目前在这栖迟云间开展了武术养生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20多年太极养生教学经验,是多位明星、职业运动员、知名企业家的健康养生太极教练,还创办公司、成立武术协会和栖迟云上及惠州太极别院功夫养生培训基地,致力于将武当功法传播给更多人,帮助大众通过习练太极养生健体。</p><p class="ql-block"> 这次有幸在这栖迟云上遇到现代武当太极的标杆人物之一董复明、道号清源师父。并了解了三丰原始太极拳养生功,包含太极十三式、二十四站桩静功和太极拳招式等内容和部分动作:</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混元六式站桩功:</p><p class="ql-block">无极起势: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臂下垂。要求意识收敛,精神集中,呼吸平稳,全身放松。</p><p class="ql-block">抱元守一势:两脚开立,与肩同宽,屈膝下蹲,两臂捧起,合于腹前,呈抱球状。肩部和两臂放松。</p><p class="ql-block">中宫照环势:身体动作与抱元守一势相同,两臂掤起,合于中脘穴呈抱球状,保持抱球高度。</p><p class="ql-block">左右旋球势:动作与中宫照环势类似,抱球位置在左右肝脾处变换,左右转换时,身体重心随之转动。</p><p class="ql-block">六阳真宫势:两臂上举,两手在头部上方,手心向上,形成托球状,眼睛平视,气沉丹田。</p><p class="ql-block">背球强肾势:两臂在身后,两手心向上托球,形成背球状,有背物的意念等。</p><p class="ql-block"> 这次在这栖迟山间,尤如在那云雾缭绕的云间,仿佛看到了站在云间山顶练太极仙人一般,一召一式威武霸气,灵活的衣物带着那内涵的功底一样有力,关键是练习太极用的经、气、血有着非常之处,上至80多岁的老者,下至5一6岁的儿童都在认真的学习,这样的习武健身肯定会对喜欢的人有着养生效果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