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乌珠穆沁草原返程,一路满目绿色,而横亘于河北怀来苍茫大地上的鸡鸣驿城,却如一张老旧褪色发黄的照片,蓦然撞入眼帘。草原万马奔腾的壮景在身后卷尘远去,沿着张北草原天路绕道而来,却被这座静卧六百余年的古城堡悄然绊住脚步,为它心甘情愿多停留一天。</p> <p class="ql-block">鸡鸣驿城,因背靠鸡鸣山得名,始建于元代,明永乐年间扩建为驿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驿站,号称“世界第一邮局”。历史上作为京畿重要驿站,承担公文传递、官员接待、军事物资转运等功能,连接北京与西北,是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明清时,因地处交通要冲,商旅往来频繁,渐成繁华集镇,城墙、庙宇、商铺等设施完备。它见证了古代驿传制度的兴衰,为研究明清交通、军事提供了珍贵实物。</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城门之下,仰望之情由衷而起。穿过包裹铁皮、嵌满花瓣状铁钉的东城门,指尖触到门洞边沿那些深陷的凹痕——那是六百年车辕反复啃噬的齿印,深如历史刻刀镌下的无声讲述。北国第一驿城的荣光,便在这微凉粗糙的触感里,与我的指腹相遇。</p> <p class="ql-block">驿城方正如棋盘,纵横街巷如刀笔,将城内精妙分割为“三区九块”。沿前街徐行,两侧低矮民居间,龙王庙、城隍庙、古戏台悄然伫立,飞檐在冬阳里投下寂寥疏影。老醋坊的微酸气息悄然钻进鼻腔,仿佛旧日烟火尚在街巷间游荡。</p> <p class="ql-block">行至贺家大院,门额“鸿禧接福”四字砖雕赫然入目。1900年慈禧西逃至此,惊魂甫定题字相赠。迈进西厢房,一方土炕静卧窗下,当年仓皇的太后曾在此沉入梦乡。炕沿冰凉,却分明灼烫指尖:帝国黄昏的仓惶步履,竟被驿站这方寸之地悄然收容。这四字祝福与逃难太后构成荒诞对照,却成了驿站最鲜活的注脚。</p> <p class="ql-block">拐入泰山圣母庙,幽暗中壁画隐现。沥粉贴金勾勒的神像衣袂翩然,五百年前的华彩在尘埃里无声流淌,仿佛随时要破壁而出。</p> <p class="ql-block">登临东城墙,朔风猎猎。驿城全貌在脚下铺展:驿丞署的灰雕、文昌宫的石碑、校场空寂的夯土台,共同织就一张维系帝国的文明网络。远处,张库大道的遗痕蜿蜒入山——当年驼铃叮当,商旅如织,这座“世界第一邮局”恰如帝国神经的中枢,星罗棋布的驿舍如同神经网络,曾经每分钟都在传递帝国的脉搏。而今,修复一新的玉皇阁飞檐挑起流云,与城角新绿的柳枝无声对话。</p> <p class="ql-block">暮色浸染城墙时,一群归巢的麻雀掠过魁星楼残存的斗拱。站在中国邮政史最恢弘的“活化石”上,忽觉自己变成驿道上飞起的尘沙,被六百年的风裹挟着,飘向时光深处——六百年驿魂未息,仍在砖缝瓦砾间,等待马蹄声碎,唤醒沉睡的时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