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钱霞星</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798400</p><p class="ql-block">拍摄编辑:钱霞星</p> <p class="ql-block"> 曲阜孔庙,这座承载千年礼乐文明的圣殿,肇始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对孔子故居的尊崇改建。历经两千余载风雨沧桑,不断增修扩建,终成占地327亩的恢弘建筑群,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并列中国三大古建筑瑰宝。整座庙宇依中轴线铺陈九重院落,尽显皇宫规制,尤以重檐九脊、黄瓦飞檐的大成殿为精华所在,28根青石云龙雕柱栩栩如生,诉说着对至圣先师的永恒礼赞。现保存466间殿阁坊房,金声玉振坊巍然矗立,奎文阁藏书万卷,杏坛传道千古,皆为儒家文化的精神图腾。</p> <p class="ql-block"> ▲这座承载着深厚儒家文化底蕴的古建筑群,不仅是祭祀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圣地,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它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成为了一处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 ▲那天清晨,我沿着街边缓步而行,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落在古老的石板路上,斑驳陆离,仿佛时光也被拉长。一群身着红色传统服饰的人从我身边走过,衣袂飘扬,步伐整齐,宛如一支穿越时空而来的仪仗队。他们神情庄重,有人手中捧着古籍,有人戴着耳机,似在聆听某种神圣的指引。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脚步不自觉地跟随其后,直到孔庙门前,才恍然大悟——原来他们是在为即将举行的祭礼做准备,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透出对先贤深沉的敬意。</p> <p class="ql-block"> ▲孔庙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中国传统的宫殿式建筑风格,以黄色琉璃瓦为主要特色,显得庄重而富有气势。走进 孔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成门,这是孔庙的正门,门前有一对巨大的石狮和一方巨大的照壁,彰显着孔庙的威严与庄重。穿过大成门,便来到了孔庙的核心建筑——大成殿。大成殿与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并称“东方三大殿”,其建筑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殿内供奉着孔子的塑像,殿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象征着孔子的尊贵地位。大殿内的石柱和斗拱、梁枋等木构件,雕刻精美,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鲁壁的历史背景与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期孔子第九代孙孔鲋藏书有关,为保护儒家典籍,他将《尚书》《论语》等藏于故宅墙壁中,后由汉景帝之子刘余发现。明代为纪念此事特建此墙并立碑,成为儒家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除了大成殿,孔庙内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看的建筑。如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如今已成为游客们缅怀先师、感悟儒家文化的重要场所。站在杏坛上,游客们仿佛能够听到孔子当年讲学的声音,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此外,孔庙内还有两庑、寝殿、奎文阁等建筑,它们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孔庙丰富多彩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 ▲孔庙的布局严谨,建筑群以中轴线为中心,布局对称,主次分明。中轴线上的建筑从南到北依次为万仞宫墙、金声玉振坊、棂星门、太和元气坊、至圣庙坊、圣时门、壁水桥、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先师手植桧、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这一系列的建筑,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更彰显了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p> <p class="ql-block"> ▲站在孔庙千年古柏的浓荫里,忽然觉得夫子并非高踞云端的神祇。那位周游列国的老人,风尘仆仆却目光如炬,在困顿中弦歌不辍,留下的是有温度、有力量的人生智慧。世人筑庙祭祀,将鲜活的思想封入巍峨殿堂。却不知夫子之道,从来不在庙堂之高,而在人间烟火之中——在晨读的琅琅声里,在为人处世的每一次自省中,在每个人择善而执的坚持里。</p> <p class="ql-block"> ▲孔庙不仅以其建筑和文物吸引着游客,更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坐落于圣人故里山东省曲阜市,是孔子嫡长后裔世代居住的府邸。作为与孔庙、孔林并称的“三孔”之一,孔府于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座恢弘的建筑群肇建于宋代,明洪武十年(1377年)迁至现址,现存主体建筑多为明清时期遗存,占地约240亩,整体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共九进院落,拥有房舍463间。其集官衙与内宅于一体,堪称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贵族府邸建筑群,被誉为“天下第一家”。</p> <p class="ql-block"> ▲自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以来,孔氏家族便受到历代王朝的尊崇与封赏。自宋代起,孔子后裔世袭“衍圣公”封号,延续达32代之久,享有科举免试等特权。孔府不仅是一座府邸,更是一座文化宝库,珍藏文物逾十万件,明清档案多达三十余万件,承载着两千余年儒家文化的历史记忆,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象征。</p> <p class="ql-block"> ▲ 孔林,这片静谧而庄严的千年圣地,自公元前479年孔子安葬于此以来,便成为 孔氏家族世代归宿,历经2400余年延续使用,现占地近200万平方米,堪称世界上历时最久、规模最大的氏族墓地。汉代设祠坛以表追思,宋代立石仪以示尊崇,元代建重门以显庄严,明代增洙水桥坊以彰文脉。今日孔林内坟冢逾十万,墓碑三千余通,古树参天,翠影婆娑,其中孔子墓采用“携子抱孙”之制,其子孔鲤、孙孔伋分列左右,寓意世代传承。现代孔氏族人仍可登记安葬于此,惟碑刻已禁,以存古风。</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三孔”,仿佛穿越千年时光,触摸到儒家文化绵延不绝的脉搏。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活化石,更是研究传统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建筑艺术与哲学思想的珍贵遗产。1961年,孔林率先被列入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启了系统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1994年,孔庙、孔府与孔林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标志着这座东方文化圣殿正式走向世界,成为全人类共享的精神瑰宝。</p> <p class="ql-block"> ▲孔庙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儒家文化的精髓,让游客在欣赏建筑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例如,先师手植桧,据记载这是孔子亲手种植的桧树,历经两千多年仍枝繁叶茂,象征着孔子思想的生生不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