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读劳伦斯·斯特恩的《多情客游记》有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事,我说道,在法国就安排得比较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情客”——约里克,与人抬杠,较真,心血来潮,立马开始法国之游,令人发笑,特别吸引读者眼球。</p><p class="ql-block">未到法国,已有对法国的“不满”。到了法国,忍不住先把法国的法律讽刺了一下。看来,他是找“事”儿来了,不是旅游来了,有意思!</p><p class="ql-block">开篇不俗。幽默气味浓厚,特别打动我的心。几分钟前,还是勉为其难地读它,还想着如果没有感觉,那就换同时选购的其他两本书。这下可好,放不下了!就它啦,这几天,我要好好的陪伴这个英国的“多情客”去法国走一遭。去年初夏,我到过法国的巴黎一游,还呆了三天,已经不陌生了。</p><p class="ql-block">早年和退休以后,我所读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是俄、法、美、英 、德等国的,还大都是十九世纪中期以后的。所以,属于十八世纪作家的劳伦斯·斯特恩,这是我第一次拜读他的作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下午</p><p class="ql-block">(第2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士 加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来,心血来潮,意气用事是“多情客”一向的生活作风,矛盾性是他的性格特征或者说缺陷。其实,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追悔莫及,三思而行,明知故犯……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处境,无需大惊小怪,更不能求全责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下午</p><p class="ql-block">(第10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鼻烟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多情客”的欧洲大陆旅行,不像我们一般人的游山玩水,而是重在个人情感的体验,也就是说他的兴趣在于人情世故的认知。当然,招花惹草之类的风流韵事也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好色”与“花心”之论之为,旨在讽刺宗教,贵族等上层人士的虚伪与堕落,是不惜“玷污”自己好名声的“义举”。此“章”写到他与老修士的“再见”式的互致敬意,是十分温馨的情节。他无疑是善良的,有着可笑的“女人一样的软弱”,是一个可敬可爱的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2日,夜</p><p class="ql-block">(第29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街上 加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分欣赏并认可“多情客”的“旅游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个人只要他能用心灵去关心一切事物,而且,既然他有眼睛,在旅途中能看到时间和机会不断向他提供的一切,只要他不放过他能正当地接触到的任何事物,那么,他在一生中这样短暂的时刻,可以了解到多少奇遇啊。(第39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人能从但旅行到别是巴,却大叫一片荒凉,我可怜这种人——在那些不培育大地提供的产物的人看来,就是这样;全世界也是这样。我宣告,我愉快地拍手说道,要是我在沙漠,我也会找到在沙漠中唤起感情的办法——即使不过如此:我会寄情于可爱的桃金娘,或者寻我忧郁的柏树,跟它互通心曲——我会追求它们的阴凉,亲切地向它们致敬,感谢它们庇护——我会把我的名字刻在它们身上,发誓说它们是全沙漠中最可爱的树:要是树叶枯萎,我会教自己哀悼,它们高兴时我也跟它们一起高兴。(第40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旅行的好处,既然旅行关心良好的教养,是靠见识了大量人事和社会风习获得的;它教会我们互相容忍,而互相容忍……又教会我们互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第91页)</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也提到自己的同胞,那个“博学的斯梅尔芬格斯”用病态的眼睛看待遇到的每一个事物都会变色走样,自讨无趣与烦恼,足极为不智的。</p><p class="ql-block">欧洲毕竟率先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是比较发达的现代社会了。</p><p class="ql-block">透过此书,还有以前读过的19世纪的欧洲知名作家的游记作品,我知道了,游山玩水的休闲旅游已是当时的社会风尚。而我们也只有在20世纪的90年代后,随着现代化的实现,旅游业,尤其是日益壮大的旅游大军才兴起发达起来,如今不少的国人又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是可喜可贺的社会进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3日,上午</p><p class="ql-block">(第42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信 亚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此节十分有趣。即将到来的“艳遇”,让旅行的“多情客”喜出望外,而一向无能为力的“仆人”却大显身手,在亚眠过分热情地表演一番,讨好了夫人,却又难倒了“主人”,令人忍俊不禁。</p><p class="ql-block">此章的铺排极为偶然,巧合,也就是戏剧性、喜剧性特别出彩。欧洲中世纪的游历之作,大都是“老爷”与“仆人”的相伴出行,也总是“仆人”比“老爷”更有“故事”,有喧宾夺主之嫌,是真正意义上的“主角”,当然大多是小丑化的喜剧人物,如西班牙名著《堂·吉诃德》,还有法国狄德罗的小说《宿命论者雅克和他的主人》。说它是当时小说家惯常的写作套路也不为过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3日,夜</p><p class="ql-block">(第69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侍女 巴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善良之举,构思之妙,浪漫之美,艳羡之情……</p><p class="ql-block">我的感觉,我的感叹,我的感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3日</p><p class="ql-block">(第97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性格特征 凡尔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东拉西扯,侃侃而谈地故弄玄虚,巧言厉色,正儿八经地标榜自夸……</p><p class="ql-block">“多情客”——约里克,真是一个忽悠人的“专家”。这几章的人物“对话”极有意思,把法国贵族讽刺的够呛。当然,法国尤其是巴黎人的好客、热情、散漫、天真的举动,作者是认可并感动的,并怀着深深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4日,夜</p><p class="ql-block">(第132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巴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灯红酒绿与纸醉金迷的巴黎上层社会,充斥着腐败、堕落、虚伪的丑恶风气,而“多情客”凭着自己的幽默与机智混迹其中,虽有如鱼得水般的成功,可他的内心深处却是厌恶、自责、羞愧,当然就痛苦不堪了。这是作者对虚荣与傲慢的英法贵族之流的一种“批判”与“声讨”!</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5日,晨</p><p class="ql-block">(163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微妙的感情一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在超出我的预料。没想到这本小说写的那样有趣。既令人发笑,又让人感觉快乐无比。读到最后一页,仍然爱不释手,久久不能忘怀,而且进一步想象的天地是那样深广浩大。</p><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章,真是“微妙”到家了。“情色”味儿更浓,幽默气儿十足,尤其是两人签定的“条约”,让人捧腹大笑不止。</p><p class="ql-block">这本十八世纪的“游记”是主观的、感伤主义的东西,没有19世纪的现实主义或批判现实主义之作的“客观”与“严酷”特色。它,既有欧洲中世纪田园诗的自然优美情趣,又有欧洲中世纪风俗画的社会沉闷底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5日,上午</p><p class="ql-block">(第181页)</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