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古蜀道精华——金牛古道

zmzg蓝月谷

<p class="ql-block">  7月25日,我随“呼和浩特世外桃源户外”组织参与全国金牛古道徒步大会,与近500人的队伍一同用脚步丈量文明。三天半时间里,我们踏过40余公里路程,在拦马墙、翠云廊、剑门关、昭化古城、千佛崖等精华节点间穿行,亲身触摸这部“刻在山河间的文明史诗”,感受“中国交通史活化石”的厚重与磅礴。</p> <p class="ql-block">  金牛古道,被誉为“古代的国家级高速公路”,是古蜀道中唯一的官道。金牛古道北起陕西汉中、南至四川成都,全长600余公里,而四川广元段堪称其“活态标本”——这里不仅是保存最完好的区段,更集险绝地势、人文韵味、千年史迹与精神魂魄于一体,堪称古蜀道的核心干线。</p> 拦马墙 <p class="ql-block">  来到广元,我们最先遇见的是拦马墙——金牛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一段驿道。</p> <p class="ql-block">  跟着户外组织,每天的行程安排周密细致。第一天上午的徒步安排是:</p><p class="ql-block"> 徒步拦马墙,全程8公里。徒步线路分成三段:第一段拦马墙至清凉桥为下坡,里程3公里;第二段清凉桥至州垭子为上坡,里程2公里;第三段洲垭子至普安镇,有下坡有平路,里程3公里。</p> <p class="ql-block">  “金牛道”开凿于战国时期,距今2300年,是迄今为止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官道,也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商贸路线和文化交流纽带。</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拦马墙段的古柏群中,两侧的古柏遮天蔽日,一点感受不到是在35-36度的高温天气中徒步。</p> <p class="ql-block">  我们踏着青石板路,在古柏成荫的绿色长廊中,静静地感受2300多年的古道、古柏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青石板依旧平整坚实,深浅不一的车辙痕与马蹄痕清晰可辨,仿佛能听见昔日商旅的吆喝与马蹄的铿锵。</p> <p class="ql-block">  錾痕线,古蜀道多连山石路段,因古木遮日、人马踩踏导致石面湿滑易伤人畜,古人便凿出密集錾痕线增加摩擦,类似现代公路防滑线。</p> <p class="ql-block">  路边矮矮的石头墙就是著名古蜀道的拦马墙,多以大青石砌成,用石灰、桐油加糯米汁砌筑,牢固美观。它是险要处防备人马坠崖的挡墙,类似现代公路护栏,两千多年前的防护措施很赞!</p> <p class="ql-block">  古蜀道饮马槽</p> <p class="ql-block">  怀胎柏是棵约1400年的古柏,因树根和树干底部有硕大树瘤,形似怀胎而得名,高大繁茂,形态独特。</p> <p class="ql-block">  藏在深山中的书画居。</p> <p class="ql-block">  状元柏,树龄约1700年,需数人合抱。相传古代有举子赶考途中在此树下躲雨,后高中状元,便赐名“状元柏”,如今成为人们祈愿学业有成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  州垭子,是剑州古城西上七里的普翠山顶,属州城制高点,古代多在此设立关卡,扼守金牛道要冲。</p> <p class="ql-block">  1935年3月31日,红30军在徐向前、李先念的率领下西渡嘉陵江、激战火烧寺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此地,由此而下顺利袭取剑阁县城。</p> <p class="ql-block">  这座简易的桥叫清凉桥,距今近1800年,横跨店子河上,为南北走向的三孔石平桥。盛夏至此,凉气袭人。</p> <p class="ql-block">  桥墩上残存两只石螭吻,神气而灵动,为镇水之兽。螭吻[chī wěn]:传说中的龙子。</p> <p class="ql-block">  在古道两旁的每棵柏树上,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牌子。通过了解知道:这是柏树的“身份证”,扫码便知道柏树生长状况、开展养护工作的记录;而认养牌则通过社会力量参与认养,既能筹集保护资金,也能增强大家的保护意识,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古柏资源。</p> <p class="ql-block">  途中唯一看到有卖凉粉和黄瓜等吃的,驴友们高兴地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补充能量。</p> <p class="ql-block">  8公里,轻松拿捏!</p> 翠云廊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在飘着细丝的小雨中游览翠云廊。</p><p class="ql-block"> 翠云廊是金牛古道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驿道古柏群,形成了“三百里翠云廊,千万株古柏树”的奇观,因此被誉为“蜀道灵魂”。</span></p> <p class="ql-block">  翠云廊古柏群是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交通的活化石。<span style="font-size:18px;">剑阁古蜀道现存古柏7778株,树龄最长达2300余年。</span></p> <p class="ql-block">  张飞镇守阆中时,命士兵在金牛道广植柏树,“翠云廊”至今留存。</p> <p class="ql-block">  剑阁柏被誉为“世界珍宝”,全球仅发现一株。它形态独特,干似松、皮如柏、果同松、裂纹类柏,故有“松柏长青树”之称。作为古蜀道上树龄最长、植株最高的柏树,它已有2300年树龄,高达27米,堪称奇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帅大柏”,是古蜀道树龄最长(2300年)、胸围最大(7.2米)的古柏。1963年朱德视察时,因当地称其“帅(硕)大”,便风趣定名“帅大柏”。</p> <p class="ql-block">  夫妻柏</p> <p class="ql-block">  三国鼎立柏</p> <p class="ql-block">  阿斗柏</p> <p class="ql-block">  荔枝柏,剑门古蜀道上的翠云廊是唐代为杨贵妃送荔枝的一条重要驿道。</p> <p class="ql-block">  在翠云廊景区,徒步4公里。</p> <p class="ql-block">  漫步翠云廊景区,让我处处都能感受到三国的厚重而鲜活文化,张飞柏的遒劲、阿斗柏的沧桑、黄忠柏的沉稳,还有那象征局势的三国鼎立柏,每一株古柏都似在诉说着三国的风云故事。</p> 剑门关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上午徒步剑门关。从北门游客中心进→仙女廊→鸟道(全程约1.3公里上坡)→悬空玻璃观景台→仙女桥→梁山亭→石笋峰→一线天→绝壁廊→柿树坪→仙云客栈→关楼→剑门关南门,全程约7公里。</p> <p class="ql-block">  剑门关是金牛古道上最为险峻的关隘 。以“剑门天下险”著称 。它是入蜀咽喉、军事重镇,是兵家必争之地,冷兵器时代,剑门关从没有被正面攻破过。因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天下。</p> <p class="ql-block">  悬崖峭壁上的鸟道</p> <p class="ql-block">  更加险峻的猿猱道</p> <p class="ql-block">  当我攀过陡峭的鸟道,在悬空栈道上俯瞰深谷,才真正读懂为何姜维会在此屯兵驻守、拒魏护蜀——这道天险,本就是三国烽烟里最硬核的地标。</p> <p class="ql-block">  石笋峰</p> <p class="ql-block">  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  从鸟道出来,我们沿着仙女桥、石笋峰等方向,一路下坡,来到剑门关的关楼。</p> <p class="ql-block">  关楼,剑门关始设于诸葛亮,有1700多年历史。关楼屡毀屡建。在冷兵器时代的上百次战争中从未被正面攻破。姜维曾以3万兵力据守剑门关,阻挡钟会10万大军,直至邓艾偷渡阴平。</p> <p class="ql-block">  蜀汉大将军姜维赤胆忠心,志继孔明,力复汉室。传说其死后,英魂返关,在隘口化作武士神,护佑蜀汉故土。</p> <p class="ql-block">  “走过剑门关,人生无难关”,如今我已踏过这雄关险隘,愿往后岁月,一路顺风顺水,再无难越的坎、难跨的关。</p> <p class="ql-block">  下午行程是:汉阳铺→梨树沟《春熙急》电影取景地→七里村→禁早婚碑→石洞沟→蝦蟆石→汉源桥→二包岭→盘龙石(九龙柏)→抄手铺。全程约7公里。</p> <p class="ql-block">  下午顶着烈日继续徒步金牛古道,这条路上千年的古柏零零星星,多数在几百年间。</p> <p class="ql-block">  石洞沟幽深静谧,蝦蟆石形态奇特,引人驻足。</p> <p class="ql-block">  抄手铺,是蜀道上剑州境内重要急递铺,留存着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或许因天热和在鸟道排队等候一个半小时的原因,感觉走得很累,走了近三万步,大约有十七、八公里。</p> <p class="ql-block">  晚上入住剑阁县,在酒店房间里面抓拍傍晚的清江,最后流入嘉陵江。云雾缭绕,太美啦!顷刻间洗尽一天的疲劳!</p> 昭化古城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行程安排:上午徒步赵家坡→大朝驿。 赵家坡→任家垭→高庙铺→松宁乔→望夫桥→铁闩(shuan)子桥→老虎嘴、洞→大朝驿 全程约15公里。</p> <p class="ql-block">  这段金牛古道保持着极为原生古朴的风貌,林木、山石等自然景致与古道的肌理浑然相融,让人能真切贴近古蜀道最本真的原始韵味。</p> <p class="ql-block">  清晨,阳光穿过枝叶缝隙,在千年古柏的翠绿间织出金斑,空气里满是草木与历史交织的清润。</p> <p class="ql-block">  走在林中,好惬意啊!蝉鸣、蛙声在林间此起彼伏,像古道千年未改的絮语。</p> <p class="ql-block">  踩在这条曾承载过无数马蹄与脚步的古道上,没有喧嚣,只有自然的交响与时光的沉静,心好像被轻轻托住,惬意从脚底漫到眉梢,连呼吸都带着安稳的舒畅,原来这便是与千年古道独处的温柔,把片刻的美好,悄悄藏进记忆里。</p> <p class="ql-block">  下午昭化古城,游玩时间2小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昭化古城是扼守金牛古道入川的咽喉,是</span>国内现存最完好的三国古城,曾是蜀军屯粮练兵的要塞。<span style="font-size:18px;">既是往来商旅停歇补给的关键驿站,也是军事上的战略重镇(有“蜀门锁钥”之称)。</span></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无论官差、商队还是军队,行至此处多会在此休整,古城内的街巷、客栈、码头等遗迹,都印证了它在金牛古道上作为“交通枢纽+军事要塞”的双重地位。</p> <p class="ql-block">  昭化古城,距今已有约二千三百年的建城史,有着“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称。</p> <p class="ql-block">  古城内残存的官驿门楣、码头石阶上,似乎还留着当年粮草转运的辙痕与市井喧嚣的余温,无声见证着蜀魏相争时的战略攻防与烟火繁华。</p> 千佛崖 <p class="ql-block">  第四天上午,游览千佛崖</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伫立在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从崖前穿过,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代。在长约420米、高约40米的崖面上,龛窟密布,多达13层,现有龛窟950余龛,尊像7900余尊,雕刻精细,造型优美。</p> <p class="ql-block">  莲花洞,居中的弥勒佛是武则天的化身。</p> <p class="ql-block">  大云古洞,是千佛崖最大的洞窟,高3.8米,宽3.6米,深10.6米,共有造像234尊。</p> <p class="ql-block">  中心柱窟</p> <p class="ql-block">  千佛崖的开凿史与金牛古道的兴衰紧密相连,石窟中不同时期的造像风格、题记等,反映了秦蜀地区的交通往来、文化交流以及社会变迁。</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千佛崖前,那钟乳石上的7000多尊佛像,栩栩如生、形态万千,让人感受到佛教石窟艺术的博大精深,也静静诉说着金牛古道上往来不息的岁月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路行来,愈发清晰感受到金牛古道的分量:它不仅是古代巴蜀连通中原的命脉,更以秦岭为纽带,串联起南北商贸的流通、文化的碰撞与文明的融合。如今,川陕高速、宝成铁路、西成高铁依旧循着它的走向延伸,这份从古代官道延续至今的交通基因,正是其“活化石”之名的最佳注脚。</p> <p class="ql-block">  最意外的是,这场穿越千年的徒步竟藏着“VIP级惊喜”——在剑阁县两晚入住五星级剑门关国际温泉大酒店,沿途补给车递来清凉西瓜与甘甜香梨。当厚重历史遇见贴心暖意,这场徒步便成了一次既深刻又惬意的文明之旅!快乐之行!</p> <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感慨的是,金牛古道上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能历经两千多年依然郁郁苍苍,正是那份跨越时空的守护——从明代起,“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的确立,此后历朝历代不断修缮维护,更有当地百姓世代接力守护,才让这些古柏与古道一同延续至今,让文明的火种得以传承。这启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需完善制度、强化执行并调动群众力量,方能让成果代代相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