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无面见江东”

胡云生

<p class="ql-block">  这是笔者所在原涟邵矿务局技校,面对当时企业改革、破产重组、全员下岗的浪潮所写的一篇短文,刊登在2002年10月8日《涟邵工人报》。</p><p class="ql-block"> 全员下岗,路在何方?欲说当年好困惑。但我还是充滿自信: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何须“无面见江东”</p><p class="ql-block"> 胡云生</p><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人各有志。但对于这“志”,世人亦有不同的评说。</p><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历史上,后人所熟悉的楚霸王项羽,当他垓下之围失败后,逃到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但项羽感到自己已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而羞愧自杀。为此,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诗赞扬项羽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p><p class="ql-block"> 可是,唐代诗人杜牧认为胜败乃兵家常事,而项羽却只赢得起输不起。他讲面子,逞意气,过于刚愎自用,而不能包羞忍耻,因此,算不了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为此,在他的《乌江亭》诗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设想他如果采纳了乌江亭长的劝告,渡过江东,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与刘邦决一雌雄,那么击败刘邦,夺得天下,也未可知。这在中国历史上,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再夺江山的事例很能够说明这一点。</p><p class="ql-block"> 往事越千年。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场如战场。潮起潮落,忽兴忽亡,几家欢乐几家愁。在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关闭破产,人员下岗分流,实乃“兵家”常事。同时,曾带“长”的不带长,曾发财的还欠账,亦会是常事。为此,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到心中坦然,敢回“江东”见父老,乐为生存谱新篇。</p> <p class="ql-block">图为本人在校园散步所拍:海园广场美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致谢:</p><p class="ql-block">关注我美篇的各位朋友!</p><p class="ql-block"> 胡云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