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5日 晴</p><p class="ql-block">来宝鸡的这几天,气温都是35℃左右,酷热难耐,今天是在宝鸡的最后一天,去中国青铜器博物院、陈仓老街看看。</p> <p class="ql-block">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位于泰岭北麓、渭河南岸的国家4A级景区中华石鼓园内,它是以集中收藏、研究和展示周秦时期青铜文化为主的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外形运用高台门阙、青铜厚土的建筑语言,拥有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碑帖字画、铜镜、钱币等文物48万余件,其中珍贵文物3245件。</p><p class="ql-block">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位高、价值大,尤以商周青铜器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进入馆内,宛如打开一部镌刻在青铜上的史书—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星罗棋布,从祭祀礼器到生活用具,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先民的智慧,生动再现了周代的礼乐制度、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p> <p class="ql-block">早就知道青铜器上一个铭文值千金,这里的很多物件里面都有几十甚至上百个铭文。为了记录一件历史事件,特制一件青铜器,有点像壁画儿的记录形式,因为铭文,使它有了特定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逨盘,</span>又称“ 中国第一盘 ”,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因其造型精美、铭文丰富而备受关注,也是中国禁止出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逨盘于2003年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出土,逨盘内底铸有铭文21行,约360字,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人辅佐西周12位王(周文王至周宣王)征战、理政、管治林泽的历史。铭文内容对西周王室变迁及年代世系有明确记载,首次印证了《史记·周本纪》所记西周诸王名号。逨盘不仅是中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最长的西周青铜器铭文,还对夏商周断代工程所拟的西周宣王年表做出了检验。其铭文内容对研究西周的政治、军事、社会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被称为“青铜史书”</p> <p class="ql-block">㝬簋,㝬簋号称“簋中之王”。圆形簋身与方形底座相连,簋内铸有铭文124字,由此得知它是西周第十位天子周厉王姬㝬为祭祀先祖、祈神降福而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件西周晚期的盛食器,</span>1978年5月,出土于宝鸡市扶风县齐家村。</p> <p class="ql-block">西周逨盉,盉,为古代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用水来调和酒味的浓淡。该器造型独特,构思奇妙,从铭文得知,是西周单氏家族第八代逨为祭祀皇高祖单公而做的一件礼器。</p><p class="ql-block">通高48、通长52厘米、重12公斤,管状流,前部饰龙头。兽(龙)首形鋬,四兽(龙)足。腹两侧各有一由三圈纹饰构成的圆形图案,由外而内分别为变体夔龙纹、重环鳞纹和蟠龙纹。器盖内壁铸铭文3行20字:“逨作朕皇高且单,公圣考尊盉,其万年子孙永宝用”。</p> <p class="ql-block">四十三年逨鼎,共出土10件,大小不一。器内壁铸有铭文316字,记录了最早的“任前廉政谈话”,讲述了周宣王43年,逨被提拔为官司历人,相当于现在的监察官。周天子告诫逨要施政谨慎、依法处罚、明辨是非、廉洁从政。这与《周礼》中的“六廉”——廉善、廉能、廉敬、廉法、廉正、廉辨相互呼应。</p> <p class="ql-block">单五父壶,西周单五父壶是西周时期文物,2003年元月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杨家村,现收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通高59厘米、重25公斤,该件西周单五父,长颈,垂腹,椭圆形。长方形子口盖,两侧附龙首衔环耳。颈部饰环带纹及凸弦纹,腹部以突起的双向龙首为主,辅以数条身躯相交的龙纹。圈足上为变体龙纹,器盖装饰环带纹,顶内凹,内饰两条交龙。铭文铸于壶口内壁及其盖上,口内铭文4行,19字,含2重文符。盖上铭文4行,17字。该铜壶造型优美,纹饰缛丽,铸工精湛,堪称精品。</p> <p class="ql-block">三足铜鸟,1975年,宝鸡弓鱼国墓地茹家庄一号墓出土三足铜鸟四件,其中两件类尊,大小形制略有不同。鸟身挺立,昂首远眺,体态健硕有力;勾喙,三足;足根处肌肉隆起,鸟尾呈长方形,两侧阶梯状下垂。鸟身中空,背部有长方形开口,似乎是容器。鸟身及足上部饰鳞毛状羽,尾部饰锁链状羽。鸟形器在西周铜器中较为常见,山西晋侯墓地就有出土,但多为两足,三足的鸟是首次发现,且三足中尾部的一足稍有不同,有蹼。该器的造型是传说中的三足鸟还是制作者为器的平衡而设计,不得而知,它的实际用途也有待进一步考证。</p> <p class="ql-block">伯各卣,1976 年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竹园沟出土。共出土2件伯各卣,除大小外,形制、纹样、铭文均相同。器有盖,盖钮作花蕾形。有提梁,提梁两端饰圆雕羊头。器体呈椭圆形,深腹下垂,圈足较高。盖面饰大兽面纹,盖沿、器沿、圈足均饰顾首曲身夔龙纹。腹壁饰兽面纹,兽面圆目宽鼻,卷角翘起。通体以云雷纹为底。器内底铸“伯各作宝尊彝”6 字铭文。</p> <p class="ql-block">朕匜,1975年2月陕西岐山董家村一号青铜器窑藏出土,宝鸡青铜器博物馆藏。 乃西周中期的盥洗器。高20.5cm,腹深12cm,腹宽17.5cm,长31.5cm,重3850g。器形整体像一只羊,盖前端为兽头(可能为虎)且宽流直口,口缘饰兽体卷曲纹,平盖面呈琵琶形,四兽蹄足。内底和盖连续铭文157字,记一桩事谓讼案的判决。属西周中期。</p> <p class="ql-block">秦公镈,秦公镈是大型打击乐器,器身有135字铭文,记述了秦襄公被周平王“赏宅受国”的历史,以及文公、静公、宪公三代治国兴邦的业绩,是研究秦国早期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旁听导游说是武则天用过的。</p> <p class="ql-block">出土的青铜剑、戟、玉器等。</p> <p class="ql-block">一眼千年,每去一次博物馆,看着这些穿越千年时光保存到现在的文物,就越发感到自己知识的匮乏和对历史的无知。</p> <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青铜器的艺术殿堂,更是探寻中华文明根脉的绝佳之所。</p> <p class="ql-block">“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陈仓”,就是今日的宝鸡。宝鸡是周秦王朝发祥地之一,被誉为“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p> <p class="ql-block">陈仓老街还有一些看点,虽然商业化但保留了清代、民国特色的建筑,缩微的民国宝鸡火车站等。</p> <p class="ql-block">上午老街稀稀拉拉的有几个游客,老街、小吃街显得很冷清。</p> <p class="ql-block">这是石榴吗?</p> <p class="ql-block">宝鸡的城市建设。</p> <p class="ql-block">宝鸡公交车支付宝出行刷码就可以,市内一般2元。还是两顿饭,早餐油茶5元、煎包圈菜7元,晚餐豆花泡馍(加麻花)8元。</p> <p class="ql-block">今天去商洛市的商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