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投降纪念日。为纪念这一意义重大的日子,当天晚上我去电影院,观看了关于抗日战争题材影片《南京照相馆》。</p><p class="ql-block"> 该片是一部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的电影,它以独特的“照相馆”视角切入,展现了普通百姓在战争中的觉醒与抗争。回家后,彻夜难眠,感慨万千,连夜写下这篇文章。</p> <p class="ql-block">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电影讲述了南京沦陷后,一群百姓躲在吉祥照相馆中避难,被迫帮助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却意外冲印出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于是他们开始谋划将底片运送出去的故事。影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阿昌从一个为求活命冒充学徒的邮差,逐渐成长为勇敢的抗争者,他在最后关头选择留下,与日军摄影师伊藤搏斗,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无畏让人敬佩。林毓秀则从一个普通的电影龙套演员,变成了底片的守护者,她带着底片成功突围,并在战后拍下战犯伏法的瞬间,完成了对历史的记录。还有照相馆老板老金、逃兵宋班长等,他们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痛苦与挣扎,最终选择为了正义和真相而战。</p><p class="ql-block"> 团结就是力量。影片最让我感动的是百姓们团结一心守护底片的情节。底片是日军暴行的铁证,也是他们反抗的“武器”。老金提议将底片缝入衣襟,约定谁能逃生便由谁呈交法庭;宋存义在目睹日军屠杀照片并确知亲人遇害后,手刃日本军官,壮烈牺牲;王广海虽然一开始为日军效力,但在妻儿被日军杀害后,他也开始反抗,最终为保护林毓秀而死。这些普通人在面对日军的残暴时,没有退缩,而是团结起来,用自己的方式与敌人抗争,他们的勇气和毅力让人动容。</p> <p class="ql-block"> 历史是一面镜子。电影也深刻地揭示了日军的残暴和虚伪。日军逼迫中国百姓拍摄所谓的“亲善照”,用相机记录下这些虚假的画面,试图掩盖他们的屠城暴行。他们还在废墟上演“大相扑”,将本土仪式植入屠场,把“仁义礼智信”曲解为殖民正当性的符码,暴露了其虚伪的“文明”面具。这些情节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日军的罪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p> <p class="ql-block"> 当前国际形势日益严峻,正处于世界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亡我之心不死,许多军政大员经常参拜敬奉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这部电影同样也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如今,虽然世界总体上处于和平状态,但地区冲突、恐怖主义等问题依然存在,战争的阴影并未完全消散。例如,俄乌冲突持续胶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损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珍惜和平。我们要从电影中汲取力量,学习那些普通人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敢和坚韧,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团结一心,共同应对。</p><p class="ql-block"> 同时,电影也提醒我们要警惕某些国家对历史的歪曲和否认。在当今社会,仍有一些人试图美化侵略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我们要坚决反对这种行为,通过各种方式宣传历史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铭记历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防止历史的悲剧再次上演。</p> <p class="ql-block">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展望未来,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砥砺前行,努力创造一个更加和平、美好的世界。我们深知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我们还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历史教育,让他们了解历史,热爱和平,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p><p class="ql-block"> 《南京照相馆》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电影,它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也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在战争中的力量和勇气。</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已经过去80多年了,有人曾劝我们选择忘记过去,展望未来。可是,他们可曾知道,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回忆那段屈辱的历史,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雪耻,而是要回首过去,知道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 2025年8月16日凌晨于家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