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位于贵阳市南明区箭道街23号贵州民族文化宫,是国家一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楼造型独特,汲取了贵州侗寨鼓楼轮廓曲线的神韵,为三叉弧形堵式建筑,前弧形面有机衬托毛主席塑像,六个面每一面形状都构成“山”字形,整体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民族、文化三个内涵。</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大厦,规模宏大,总占地面积13176㎡,大楼建筑与附属建筑融为一体,大楼与附属总建筑面积35191.78㎡,地上24层,地下1层,主楼高99.9米。</p> <p class="ql-block"> 贵州民族文化宫大楼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7年</span>建成,2009年9月22日,举行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开馆仪式,2012年,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9月,贵州省民族博物馆24层民族文物精品展藏室完成建设,并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藏品主要以中国西南各民族,特别是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实物资料为主,共有馆藏品15613件/套,民族图书、文献6万余册。</p> <p class="ql-block"> 常设陈列有“记忆与传承——贵州世居民族历史文化展”位于二楼与三楼,由“千年之行”和“大美不言”两部分组成,系统展示了贵州18个世居民族的历史、分布和特色文化。</p> <p class="ql-block"> 开馆至今,陆续推出了“饰美人生—苗族银饰展”“傩魂神韵——中国傩戏·傩面具艺术展”“贵州农民画展”等数十个专题展览。</p> <p class="ql-block"> 藏品涵盖传统服饰、银饰、面具、生产生活用品、民族文献古籍等,当代三都水族水书、苗族仿银八宝鞋、贵州黎平九潮侗族女装等都是馆藏文物的精品,值得细看的很多,筒要介绍几件。</p> <p class="ql-block"> 一、彝族皮甲,黑底红黄花草纹漆花,长53厘米,宽40厘米,重6.5千克,由10大块皮革缝制,工艺考究,是彝族尚武文化与社会文明发展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 二、白族刺绣大襟衣,来自大方县青山村,为清代暗花雪青缎质地的白族女衣,展示了当时“氅衣”的流行时尚。</p> <p class="ql-block"> 三、铜仁土家族红缎婚装,馆藏一级文物,是铜仁土家族女子婚嫁时的盛装,从清末流传至今,棉和绸缎质地,图案精美,色彩绚丽。</p> <p class="ql-block"> 四、丹寨苗族女盛装,流传于丹寨、三都、都匀等地,是“白领苗”女子在节日、婚嫁等场合穿用的盛装,上衣由苗族服饰非遗传承人王阿勇所作,裙子为清代传世品。</p> <p class="ql-block"> 五、台江施洞苗族女盛装,分布在台江、施秉、镇远三县交界地,上衣为家织布右衽衣,刺绣以破线绣为主,图案主要为龙纹,围腰所绣图案为鱼纹、凤鸟纹等组合而成的几何纹。,</p> <p class="ql-block"> 六、凯里舟溪苗族女盛装,服装工艺独特,刺绣精美,具有浓郁的苗族文化特色,展现了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七、安顺地戏面具-程咬金,是安顺地戏面具中的经典之作,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生动地展现了程咬金的人物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八、当代三都水族水书,是类似甲骨文和金文的古老文字符号,被誉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记载了水族古代天文、地理、宗教等文化信息,是水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p> <p class="ql-block"> 九、苗族仿银八宝鞋,白铜制作,征集于都匀市基场乡,是苗族地区女方陪嫁物,鞋面有精美的牡丹花纹,寓意富贵吉祥。</p> <p class="ql-block"> 十、贵州黎平九潮侗族女装,整体服饰保存传统款式,刺绣纹样抽象,有螺蛳纹、花卉纹等,搭配的云肩装饰华美,是侗族吸纳外来服饰文化融会贯通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贵州民族博物馆,作为贵州民族文化的展示平台和宣传窗口,在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