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暮春时节,台州府城披着一层静谧的薄雾。这座始建于晋代的古城,城墙如巨龙般盘踞在灵江畔,斑驳的青砖上依稀可见历代修葺的痕迹。我随温州市老干部摄影社和浙商银行温州瓯海支行组织的采风活动来到这里,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座活着的古城。登上城墙时天色尚好,远处的巾山双塔——南山塔与北山塔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七层砖木结构的塔身历经八百年风雨依然挺拔。 城墙上的空气格外清新,明代瓮城的石阶在微光中泛着青灰色。将军炮台旁,锈迹斑斑的铁炮沉默地注视着远方,仿佛还能听见抗倭时的战鼓轰鸣。举目四望,灵江如一条玉带环绕着古城,现代高楼与古城墙在视野中奇妙交融。下城墙时,我们踏进了紫阳街,准备深入这座千年古街。 紫阳街入口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石碑在阴天里显得格外庄重。百年老店“长顺友”的烤炉正飘出海苔饼的焦香,老师傅蓝布衫的袖口磨得发亮。转角处,“蔡永利木杆秤”店里,老师傅戴着老花镜调试秤杆的动作专注而娴熟。朱自清纪念馆的雕花木门前,几位游客正在拍照留念。紫阳茶楼里,游客们捧着青瓷茶杯,细品台州茶的醇厚滋味。 前行不久便见到中央电视台《华夏文明》栏目拍摄纪念地,突然飘来的阵雨让游客们纷纷躲进街边店铺。雨滴敲打青石板的声音中,几位游客指着墙上的照片讨论着邵家渡大鼓的故事。雨势稍歇,“胡记”的蛋清羊尾又在油锅里翻腾,裹着糖霜的豆沙馅宛如艺术品。“草编共富工坊”的店铺里,各式草编工艺品静静陈列,细如发丝的草帽在灯光下泛着柔光。 罗赛芬火烧饼店的炭火映红了老板娘的脸庞,她正用竹夹子将芝麻饼贴在炉壁上。临食记飘出的姜汤面香气吸引了几位游客,他们边吃边聊的市井画面,比任何旅游宣传册都更生动。中国人民银行临海支行旧址内,几位游客驻足观看展陈的金融历史文物,泛黄的老照片与锈迹斑驳的算盘静静诉说着往昔的金融脉络。 傍晚时分,我们结束了一下午的采风。回望紫阳街,老字号门楣上的灯笼已亮起暖黄的光。空气中依然飘荡着海苔饼的焦香与蛋清羊尾的甜味,这些市井气息正是台州府城最动人的注脚。千年时光在这里沉淀为生活智慧,每一处细节都在讲述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故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清晰视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