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上炼心:一场价格争执里的良知觉醒

梅花

<p class="ql-block">暮色里的争执像一阵猝然起的风——老杨因货物价钱的事动了气,话语里的急躁明晃晃指向我时,我心里本就积了一天的沉郁,瞬间像被点燃的枯草,表面强压着平静,内里早已翻涌得要冲破堤坝。那刻的情绪差一点就成了“导火线”,仿佛只要再添一句辩解或反驳,一场不可逆的争执就会炸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可就在这心念将要失控的瞬间,清晨读《答刘内重书》时的字句忽然撞进脑海——王阳明说“莫若且就事上磨练存养”,原来这日常里的争执、心头的火气,从来都不是“别人惹的麻烦”,而是磨练本心的“事境”。我猛地深吸三口气,没跟着情绪走,转身回屋整理单子——不是妥协,是试着让慌乱的心先落定:良知本就知道,争执解决不了价钱的问题,唯有先稳住自己,才能寻到出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带着这份“心不甘却仍要守理”的坚持,我拨通了客户的电话,两次无人接听只余留言提示,无奈之下先做了提付的调整,心里还想着“若明天改不了,这场争执怕是躲不开”。可偏偏就在单子改完的瞬间,客户的电话打了进来。我没藏着掖着,把价钱的纠葛、老杨的急躁连同自己的疏忽都如实相告,还翻出旧单核对——这一次,我没再纠结“谁对谁错”,只凭良知说真话、做实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结果倒比预想中温和太多:客户不仅没怪我办错了,还主动说“改吧,少两块也没关系”。挂了电话再回想,才真正懂了《答刘内重书》里“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的意思——当我不再被“委屈”“愤怒”的情绪牵着走,试着在事上守住良知的指引(不争执、说真话、想办法),外在的局面竟也跟着顺了。原来所谓“心外无物”,从不是忽略问题,而是在情绪翻涌时,先让心回到“良知”上,事的解法,自会随着清明的心念浮现。这场没炸开的“战争”,终究成了一次小小的“事上炼心”,让我明白:稳住本心,比赢了争执更重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