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北线新绛——2025年5月游国宝第一市运城之三

爱登堡

<p class="ql-block">离开万荣县,我们前往新绛县,在这里我们也将游览三个景点。</p><p class="ql-block">绛州署景区位于新绛县绛州古城西部高垣之上,由绛州三楼、城隍庙、绛州大堂和绛守居园池组成,集聚绛州古城建筑之精华、文化之厚重,是千年绛州城历史发展的见证和文化展示的窗口,也是集文物遗产活化、人文风情体验、历史文化传播于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其中绛州钟楼、鼓楼、乐楼和绛州大堂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绛州三楼并峙,呈鼎立之势,国内罕见。2023年12月7日被公布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进入署衙的大门,就能见到仪门,虽说是新修的建筑,但完全按照旧制建造的,与大堂的元代风格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绛州大堂始建于唐,坐北朝南,历代均有维修,现存为元代风格,大堂面阔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悬山顶,占地面积449.68平方米,为扩大堂内面积,采用减柱造手法,建筑风格粗犷豪放,造型朴实无华,这里历代都是知州理事之所,大堂以面宽、跨度长而为全国同类之最。全国州衙正堂通例为五间,而绛州大堂独为七间,全国少见,说明在当时绛州的地位极为重要。大堂北墙壁上东西各镶有一块石碑,这就是著名的“文臣七条”和“武臣七条”碑。</p> <p class="ql-block">仪门与大堂之间的广场架起透明玻璃,玻璃下是部分考古遗址。自2013年3月开始发掘,历时两年零四个月,共发现唐、宋、金、元、明、清六个历史时期的建筑基址遗存。特别喜欢这种保护方式,当我们一步一步从上面走过,就好像走过这历史长河一般,让这些古老的残垣断壁也有了生机和温度</p> <p class="ql-block">大堂的宝贝很多,这鱼儿跪堂石是拜见老爷的指定位置</p> <p class="ql-block">绛守居园池,顾名思义,当年仅供绛州太守和夫人居住游玩的地方,又名“隋代花园”,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是国家重点公园,也是全国保存至今唯一的隋代官家园林</p><p class="ql-block">从知州升堂理事处理公务的地方,到养心修身的花园必须经过这道虎豹门。虎豹门得名于门上的两幅图画,左边画有猛虎,右边画有豹子。</p> <p class="ql-block">进入居园池迎面看到的便是“洄莲亭”了,据史料记载:唐时的洄莲亭,建在洄莲池的中央,现存的洄莲亭是明代重修后的遗构。</p> <p class="ql-block">像绛守居园池这样可与苏州园林相媲美的写意山水园林,在北方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黄土高原更属凤毛麟角,其价值由此可见非同寻常。</p> <p class="ql-block">钟楼,创建于北宋乾德元年(公元963年),坐北向南,在元、明两代均有重修。内悬万斤铁钟,为金天德三年(公元1151年)铸造,是我国现存最早最重且为绛州人自己铸造的铁钟。</p> <p class="ql-block">鼓楼,创建于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屡次重修,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楼身三层,面宽五间,进深四椽,三重檐歇山顶。周有回廊,鼓式柱础,下辟东西向砖券门洞,门楣前后有匾额,东为“涵远”,西为“振昕”。</p> <p class="ql-block">乐楼,创建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是一座两层的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都可以演戏。据记载,上层耍皮影,下层唱大戏,人们坐在乐楼北侧的石板坡上看戏,体现了当时古人对地形地势的巧妙利用。</p> <p class="ql-block">新绛龙兴寺始建于唐代,初名碧落观,因供奉碧落天尊像得名。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改称龙兴寺,后因宋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一度改寺为宫,最终恢复为佛寺。唐会昌五年(845年)灭法运动中,寺内建筑多被毁,仅存塔院。现存主体建筑为元代以后复建,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龙兴寺的书法珍品碧落碑、大雄宝殿内的宋金泥彩塑像和难解冒烟之谜的龙兴宝塔最为出名,被人们称为“龙兴寺三宝”。</p> <p class="ql-block">龙兴塔是绛州的标志性建筑,位于新绛龙兴寺内。据记载此塔建于唐朝贞观年间,原高八层,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以塔包塔的形式重修,增高为十三层,塔呈八角形,通高43.7米,全部用磨光的青砖砌成,塔身各檐下的斗拱等均为仿木结构,此塔为古城的独特标志,故亦称“绛州宝塔”。</p> <p class="ql-block">令人更感神奇和迷惑的是,该塔曾多次"冒烟"。据《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冒烟,佥为青云直上,为发达科名之征兆"。这年大旱。之后1937年、1971年、1976年等时间老人传说也亦冒过"烟"。最近一次是1993年8月份,塔顶"冒烟",连冒七天。其原因至今仍为一个未解之谜。</p> <p class="ql-block">碧落碑全称《李训等为亡父母造大道尊像》,镌刻于唐总章三年(670年),是唐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李元嘉之子,李训、李谊、李譔、李谌四兄弟为其母房太妃(房玄龄之女)祈福而立,内容为歌颂其母房妃之懿德风范。碑阳为碧落碑全文,共21列,每列32字,除空缺处,共有630字。全篇由唐小篆、钟鼎、颉、籀等多种文字刻成,书刻奇古,行笔精绝,被文字学家称为“独树一帜”的碧落碑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汉字演变史的珍贵</p><p class="ql-block">该碑唐初便立于碧落观,明清时期藏于衙门,新中国成立后移回原处。石碑背面是唐懿宗咸通十一年(870年),郑承规奉命以楷书所作释文。</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顶,斗五铺作双下昂,为元代遗构。</p><p class="ql-block">殿内后槽设佛坛,内塑有三世佛及胁侍菩萨7尊宋金彩塑,主佛为三身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释迦牟尼佛,主佛高达4.5米,面容丰满,姿态端庄,眉清目秀,衣纹流畅。在中间佛像的前方檩的下方有一排精美的悬塑,塑有三尊小佛像和大殿内的三尊大佛相对应,除了西边小佛像不存,整体留存状态还不错。</p> <p class="ql-block">四位胁持菩萨分别是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胁持菩萨的塑像尤为出色,面容刻画生动,上唇和下颌绘有蝌蚪状胡须,头上发髻高耸,外罩贴金花冠,发丝向后梳理。衣服纹畅灵动,宛如曹衣出水,是我国宋金时期彩塑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位于新绛县城西北17公里的光村。是一组保存完好的明代佛教文化古建筑群落。据史料记载,该寺唐贞观年间敕建,宋、元两代曾予补葺,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大修。</p><p class="ql-block">步入寺内,林荫蔽日,楼阁高耸,飞檐斗拱,层层叠叠,建筑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弥陀殿、三佛洞、藏经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因到达的时间太晚,接近寺庙的打烊时间,只能重点参观弥陀殿。</p><p class="ql-block">弥陀殿座落在5米高的厚重台基之上,远望浑厚雄壮、气度不凡。整个弥陀殿五间见方,四周围廊,重檐九脊顶,斗拱五铺作双下昂,梁架四椽</p><p class="ql-block">袱与后乳袱在金柱上搭交,这是元代建筑最明显的形制。</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内现存有珍贵的元代彩塑,正中为弥陀佛、面容恬静、平和,左右分别为观音和大势至菩萨站像,面容丰满,身姿丰腴,体态匀称</p> <p class="ql-block">明代嘉靖年间,于主佛像两侧补塑四大天王与十六罗汉。</p><p class="ql-block">十六罗汉像堪称宋金时期泥塑佛像中的佳作。所有罗汉像几乎与真人无异,均为坐姿,但年龄、表情、手的形态和法衣的褶皱却各不相同。雕刻工匠把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凝刻在形象塑造上,或沉思冥想,或凝视远望,或爽朗微笑,其浑厚质朴、含蓄典雅的风貌,充分显示出宋金时期佛像的特征。那份真气、生气,充满了人间的况味,似乎表明他们身处尘世而不是极乐世界。</p> <p class="ql-block">但是参观过程中就能发现,有的罗汉的衣装精美,表情生动,就像真人;但另外一些罗汉的脸却有些“卡通”,没那么精致……因为有10个罗汉的头曾经被盗,现在的头是新补的,补塑还补妆,给人感觉“上了几层厚粉再加了高亮滤镜”</p> <p class="ql-block">这尊笑容满面的罗汉,他的眼睛向上方凝视,嘴巴张开,似乎要表达什么,脸上的笑容亲切自然,洞彻人生真谛一片法喜,使罗汉超然物外、随意自在的性格充分地表现出来,塑像也因此而生动异常。</p> <p class="ql-block">这尊罗汉五官柔和,双目微闭,面部表情静谧安然,作禅定状。从这副若有所思的罗汉身上,可以窥见雕刻者的技艺之高超、意境之深远</p> <p class="ql-block">这尊老成持重的罗汉,额头上的每一道皱纹,都是思虑的痕迹,表明他已法性湛然,迥然的目光,则将洞悉真理后的高超智慧表露无遗。近于人类的外形让人感觉亲切,但它的精神表现却是宗教的、超越的。</p> <p class="ql-block">主殿里大佛脚下抬座的力士,他们的表情丰富且极接地气,就像是累坏了的打工人</p> <p class="ql-block">主佛像的背面元代彩色悬塑渡海观音,海面之上波涛翻滚,观音脚踩祥云,飘渺而来,观音面容端庄秀丽,造型生动,衣袂飘飘,纹饰流畅。四周有善财童子、明王及供养人等,皆为建殿时原作。表现了高超的悬塑艺术技巧,是我国传统彩塑不可多得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这尊观音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观音菩萨”。观音面容圆润慈和,左手持净瓶,右手结施无畏印。衣袂随风飞扬,眉宇间既含悲悯,又带超然,将"慈航普渡"的意象凝固成永恒的美学符号悬塑作品。观音身后的大背景利用透视效果塑造出近大远小的海浪纹图案,海浪以黄泥塑形,施青金石、孔雀石颜料,浪尖贴金,呈现“惊涛托日”的动感,历经七百年仍泛着幽蓝微光。</p> <p class="ql-block">黑神话悟空中出现了这幅元代雕塑巨作</p> <p class="ql-block">左下侧与右下侧是两位六臂三面、狰狞暴怒、动感十足、摄人心魄的明王。</p><p class="ql-block">雕塑的高超之处在于以明王的暴跳升腾来凸显菩萨的宁静优雅;以明王势如烈焰向外发散的张力来衬托菩萨沉静如水般向内观照的定力</p> <p class="ql-block">这三头六臂的明王出现在黑神话悟空的游戏里</p> <p class="ql-block">双手合十参拜的善财童子若有所思、萌态可掬</p><p class="ql-block">以善财童子的天真可爱来彰显菩萨的母性慈爱</p> <p class="ql-block">雕塑上的清代题记</p> <p class="ql-block">雕塑上的明代题记</p> <p class="ql-block">这个极像孙大圣的人物,却不是它,身份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身着红袍的龙王,紧随龙王的是小心拘谨的龟丞相</p> <p class="ql-block">整组壁塑海、天、山、石,各色人物浑然相融,共同组成完整的海天圣境。</p> <p class="ql-block">身后看起来不起眼的殿宇藏着如此多的宝贝,据说福胜寺对外开放没多久,游客一直不多,是这个游戏让它客流量激增的。不管是怎么的宣传,只要是正面引流让更多的古建为人所知、为人所爱,那就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福胜寺所在的村落还有不少值得游览的地方,奈何时间不允许了。在山西大地,像这样村落还很多,不经意间就深藏着宝贝,5000年文物看山西果然名不虚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