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范公亭词

允强

<p class="ql-block">清晨的阳光洒在青州范公亭的石板路上,我缓步穿过富文忠公祠前的庭院。祠堂门匾上“富文忠公祠”几个大字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庄重,两侧的对联依旧清晰可见,字里行间仿佛还回荡着古人的低语。门前的雕像在绿植的映衬下,仿佛也在静静地守望着这片土地。我驻足片刻,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声从这古老的建筑中传来。</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一角,我驻足于一块深色木质牌匾前,上面详尽地记载了范文正公的生平。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更是青州百姓心中的楷模。他推行的“庆历新政”虽短暂,却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牌匾下方那句“先忧后乐,不负初心”,让我心中一震,仿佛也提醒着我,无论身处何地,都应心怀天下。</p> <p class="ql-block">亭旁的归禾堂前,我被一尊铜制雕像吸引。他端坐椅上,右手微微抬起,仿佛在思索或讲学。堂内还有一尊白色雕像,静静地伫立在窗边,手持书卷,神情安详。窗外绿意盎然,微风拂过,带来一阵清新的草木气息。我仿佛看见范文正公当年在此讲学的场景,文人墨客齐聚一堂,谈经论道。</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另一侧,一块黑色石碑静静矗立,上面刻着“山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范公亭建筑群”。石碑下方是洁白的石基,周围绿意盎然,泥土的气息与古建筑的沉稳相得益彰。我站在碑前,心中升起一股敬意,这不仅是一处古迹,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午后,我漫步至一处静谧的角落,看见一尊白色女子雕像,她身着传统服饰,头饰精致,面容端庄。背景中隐约可见古建筑的轮廓和一把撑开的雨伞,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温柔的故事。我不禁驻足,想象她是否也曾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过足迹,是否也曾吟咏过青州的风物。</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深处,我见到了两尊石雕,一尊是范文正公,他端坐于桌前,神情专注,仿佛正在书写或思考;另一尊是他的随从或家人,静静地站在他身后,手持卷轴,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吩咐。背景是传统的中式建筑,雕花窗棂与灰色石墙相映成趣,古意盎然。</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偏殿中,我见到了范文正公夫人的雕像。她身着古代服饰,手持卷轴,姿态端庄,神情温柔而慈祥。深色木质屏风上点缀着红色花卉,地面铺着红色地毯,整个空间显得庄重而典雅。我仿佛看见她当年陪伴在范文正公身边,共读诗书,共话家国。</p> <p class="ql-block">在一处小径旁,我偶然看见一位古代女子的雕像,她坐在岩石上,背景是朦胧的山水与一只静卧的猫。她身穿淡蓝色的传统服饰,神情淡然,仿佛在沉思。旁边的文字写着“故国情思”,我站在她面前,仿佛也感受到了那份对故乡的思念与深情。</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一间书房中,我见到了一幅插画,画中一位女子手持书卷,姿态优雅,背景是盛开的花朵与书桌。她身穿白色的传统服饰,神情专注,旁边写着“词学新论”。我仿佛看见她正沉浸于诗词的世界,笔下生花,字字珠玑。</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展厅中,我看到一幅描绘青州行历图的插画,图中详细标注了青州的地理布局与历史遗迹。地图上写着“清照行历图”和“梦回青州”,让我想起李清照与赵明诚在青州的岁月。他们曾在此屏居多年,写下无数动人的词章,而今我站在这里,仿佛也能听见那些词句在风中低吟。</p> <p class="ql-block">在一幅古风插画前,我驻足良久。画中一位女子手持扇子,背景是竹林与山石,旁边写着“元祐之祸”。我细细品读解说文字,仿佛看见那段动荡岁月中,文人志士的挣扎与坚守。这不仅是一幅画,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幅插画中,两位女子依偎在一起,一位手持琴,另一位靠在她身边,背景是花卉与山石,旁边写着“琴瑟和谐”。我望着她们,仿佛听见琴声悠悠,诉说着友情与陪伴的温暖。这让我想起范公亭中那些流传千古的词章,也正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愈发动人。</p> <p class="ql-block">在范公亭的书房中,我看见一幅描绘女子书写场景的插画,旁边写着“秉承家学”。她手持笔墨,专注地书写,背景中有飞舞的燕子,身穿绿色传统服饰,神情愉悦。我仿佛看见她正将家学传承,笔下流淌出一篇篇动人的词章,而我也在这片土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青州范公亭词。</p> <p class="ql-block">红高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