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4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广州华侨博物馆开展。选择日本投降日的前夕展出,具有特别的意义。</p><p class="ql-block">展览指导单位: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国家文物局。</p><p class="ql-block">主办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p><p class="ql-block">承办单位:广州华侨博物馆、潮州市博物馆、黑河旅俄华侨博物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p><p class="ql-block">协办单位:广州市东江纵队研究会、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p><p class="ql-block">14日除了北京、广州、潮州、黑河、德宏州五地外,在广东还有惠州、珠海、中山等地的展馆同日同步启动展览。</p><p class="ql-block">我们是广州华侨博物馆“万里同心”华侨抗战特展的首批观众。博物馆的有关领导带领我们参观,并做讲解。</p> <p class="ql-block"> 广州华侨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前言(节选)</p><p class="ql-block">海外华侨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万众一心投入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之中,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p><p class="ql-block">华侨也踊跃参与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成为支持参与反法西斯战争历时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的移民群体。</p><p class="ql-block">鉴往事,知来者。本次展览以历史进程为脉络,精选珍贵实物、文献与影像,全景式呈现华侨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独特贡献。</p> <p class="ql-block">第一单元</p><p class="ql-block">为国呼号 支援抗战</p> <p class="ql-block">意识觉醒</p><p class="ql-block">甲午战争</p> <p class="ql-block">五四运动</p> <p class="ql-block">五卅运动</p> <p class="ql-block">济南惨案</p> <p class="ql-block">1941年美国著名歌唱家保罗·罗伯逊演唱的义勇军进行曲(英文版)黑胶唱片。</p> <p class="ql-block">众志成城</p><p class="ql-block">1935年中共中央发布《为抗日救国告个体同胞书》(八一宣言),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华侨以高昂的爱国热情汇聚起团结抗日的强大力量。</p> <p class="ql-block">组织抗日团体</p> <p class="ql-block">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p><p class="ql-block">邝炳秀:广东台山人,美国侨领。</p> <p class="ql-block">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p><p class="ql-block">欧阳美堂:广东开平人,美国侨领。</p> <p class="ql-block">旅美华侨统一义捐救国总会募捐队全体职员表</p> <p class="ql-block">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p> <p class="ql-block">遍布世界各地的抗日救亡团体</p> <p class="ql-block">海外华侨主要抗日救亡团体</p> <p class="ql-block">1938年6月,保卫中国同盟中央委员会成员(左起:爱泼斯坦、邓文钊、廖梦 、宋庆龄、希尔达·沙尔文·克拉克、法朗士、廖承志)在香港合影。</p> <p class="ql-block">发动抗日宣传</p> <p class="ql-block">华侨先锋</p> <p class="ql-block">文艺救国</p> <p class="ql-block">艺术救国</p> <p class="ql-block">游行抗日</p> <p class="ql-block">掀起经济抵制</p> <p class="ql-block">维护统一战线</p> <p class="ql-block">发动抗日捐款</p> <p class="ql-block">1932年3月,旅美华侨儿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擦靴团队为十九路军及难民募款。</p> <p class="ql-block">1932年5月,爪哇华侨组织募集救国捐款比赛。图为募款最多的多隆亚公中华学校童子军。</p> <p class="ql-block">1937年荷兰华侨在鹿特丹街头为中国抗日募捐。</p> <p class="ql-block">一碗饭运动</p><p class="ql-block">是1938年在美国和香港发起的一系列募档活动,旨在为中国抗日战争筹集资金和物资。该运动由美国医药援华会和中国平民救济协会联合发起,通过发售餐券的形式,每张餐券售价两元,认购者凭餐券到指定餐厅吃一碗炒饭,去除成本后的收入全部用于支援中国抗战。</p> <p class="ql-block">"支援八路军""支援新四军"</p><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侨在马来亚、菲律宾、暹罗等地开展"支援八路军""支援新四军"运动,成立"星洲华侨援助八路军委员会" “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援四委员会"等后援会、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专项援助。</p> <p class="ql-block">秘鲁中山隆善社多次筹款。</p> <p class="ql-block">美国纽约华侨衣馆联合会</p> <p class="ql-block">捐献飞机坦克</p> <p class="ql-block">捐献救护车</p> <p class="ql-block">捐献药物和衣物</p> <p class="ql-block">1943年美国医药援华会成员(前排左三为许肇堆)与血库工作人员合影(后排左一为"中国青霉素之父"樊庆笙)。</p> <p class="ql-block">认购救国公债 增寄战时侨汇</p> <p class="ql-block">第二单元</p><p class="ql-block">烽火侨心 共赴国难</p><p class="ql-block">抗战烽烟中,海外侨胞跨越重洋、共赴国难,用生命践行"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誓言。南洋华侨机工驰援滇缅生命线,华侨飞行员血洒长空,更有提供战时服务的华侨救护队、服务团、战地记者以及慰劳团,他们用赤子之心熔铸成救亡图存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中华儿女共御外侮的壮丽史诗。</p> <p class="ql-block">浴血疆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上:1939年缅甸华侨义勇工程队</p><p class="ql-block">下:1943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7期26总队第8队泰国青年华侨学生毕业照</p> <p class="ql-block">1934年广东航空学校第六期学员合影,左起陈瑞钿、马鸿安、苏英祥、黄泮扬、黄新瑞、陈锡庭。</p> <p class="ql-block">1937年8月5日,旅美华侨青年飞行员回国请缨抗日。</p> <p class="ql-block">上:1938年美洲归国华侨航空员留影</p><p class="ql-block">下:1939年印尼归侨飞行员梁添成(一排右一)与中国空军第四大队在广阳坝机场合影。</p> <p class="ql-block">抗战期间牺牲的美国华侨飞行员统计表</p> <p class="ql-block">黄毓全(1905-1932),广东台山人,美国华侨。1926年随兄黄毓沛回国,服务于广东空军,任中央航空第六队分队长。黄毓全是抗战爆发后第一位殉国的华侨飞行员,也是中国空军抵抗外侮捐躯第一人,牺牲时年仅28岁,新婚仅半月。</p> <p class="ql-block">右上:郑汉英</p><p class="ql-block">右下:颜雅清</p><p class="ql-block">左:李霞卿</p> <p class="ql-block">奔赴延安</p><p class="ql-block">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延安进一步成为爱国青年包括众多的海外华侨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前后来延女学习和工作的华侨青年有600人左右。到达延安的大多数华侨青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及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各抗日根据地,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权的骨干力量。</p><p class="ql-block">冼星海:新加坡归侨</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新四军中的华侨将士</p> <p class="ql-block">中央领导的侨务机构构</p> <p class="ql-block">华南抗日</p><p class="ql-block">东江纵队 归侨将士</p> <p class="ql-block">琼崖纵队 归侨将士</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港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p> <p class="ql-block">南侨机工</p> <p class="ql-block">白雪娇:马来亚归侨,南侨机工回国服务团成员。</p><p class="ql-block">1939年5月19日《光华日报》刊登白雪娇在出发前托报馆转给父母的一封告别书。</p> <p class="ql-block">服务慰劳</p> <p class="ql-block">司徒美堂在抗战期间到广东韶关孤儿院看望孤儿难童。</p> <p class="ql-block">浴血疆场</p> <p class="ql-block">医疗救护</p> <p class="ql-block">前线报道</p><p class="ql-block">不少华侨记者深入抗战前线,及时报道战况,传递重要信息,鼓舞了海外侨社为国捐输的士气,坚定了侨胞们抗战必胜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1937年王小亭在淞沪会战期间拍摄的照片《中国娃娃》,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引起很大的反响。</p> <p class="ql-block">第三单元</p><p class="ql-block">同仇敌忾 共卫和平</p> <p class="ql-block">抗战时期支援中国抗战的“苏联空军志愿队”部分队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p> <p class="ql-block">飞虎队中的华侨飞行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营救美国飞行员</p> <p class="ql-block">中国远征军</p> <p class="ql-block">全球反抗</p><p class="ql-block">新加坡、马来亚华侨抗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郁达夫</p> <p class="ql-block">菲律宾华侨抗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南洋其他地区华侨的抗日活动</p> <p class="ql-block">跨洋追击</p><p class="ql-block">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美国有近2万华侨华人加入美军服役,其中将近20%阵亡在海外战场。大批华侨华人投入战时工作。据统计,在整个战争明间,不少于1.5万名华侨华人投入海上运输工作,成为盟军海上运输的一支重要力量。加拿大也有超过700名华侨华人积极投身反法西斯战争,作战地区跨越欧陆和太平洋。</p><p class="ql-block">诺曼底登陆战役共有21名华侨军人参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左图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发给美国华人士兵陈景瑶的纪念状。</p> <p class="ql-block">黄君裕、江九华、朱美娇、李月英,祖籍均为广东台山。</p> <p class="ql-block">苏联卫国战争中的华侨华人</p> <p class="ql-block">人道主义救援</p><p class="ql-block">比利时华侨钱秀玲在二战期间救助过数十名欧洲反纳粹人士,被称为"中国辛德勒""比利时和平天使"。</p><p class="ql-block">上图为战后比利时报纸对钱秀玲事迹的报道。</p><p class="ql-block">下图为钱秀玲营救出来的90多名人质从纳粹集中营释放后合影。</p> <p class="ql-block">助力抵御</p> <p class="ql-block">第四单元</p><p class="ql-block">欢庆胜利 铭记历史</p> <p class="ql-block">台湾光复</p> <p class="ql-block">维护战后秩序</p><p class="ql-block">共商创建联合国</p> <p class="ql-block">铭记历史功勋</p><p class="ql-block">伤亡和财产损失</p> <p class="ql-block">功勋</p> <p class="ql-block">缅怀</p> <p class="ql-block">守护</p> <p class="ql-block">研究</p> <p class="ql-block"> 展览内容丰富,史料详实,全方位展示了海外华侨在十四年抗战烽火中的不朽功勋与重大贡献。旨在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本篇力求反映出展览全貌,由于陈展内容是全国统一的,广东华侨抗战的相关资料展出有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