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桥讲话稿】诗与远方·寻访李白——甘南陇西李白祖居地研学采风活动”启动仪式

兵姐姐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朋友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万物并秀、诗意盎然的仲夏时节,我们相聚在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陇原大地,共同开启“诗与远方·寻访李白——甘南陇西李白祖居地研学采风交流活动”的序幕,我心中涌动着一种近乎朝圣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此刻。我是站在陇原大地,站在这片被《诗经》的露水浸润过、被李白的剑气激荡过的土地上?甘肃,这块镶嵌在中国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内蒙古高原交汇处的瑰丽宝地,自古便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古丝绸之路的繁华中枢与黄金动脉。这里,“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千古绝唱在西汉水畔回荡,拉开了中国诗歌最早的华章;这里,是秦人崛起、汉唐雄风孕育的沃土,更是无数文化基因生生不息的摇篮。</p><p class="ql-block"> 这片交织着大漠孤烟、长河落日、雪山草原、古道雄关的土地,这片深埋着华夏文明最初诗行、孕育了最璀璨诗星的土地,本身就是“诗与远方”最壮阔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汇聚于此,寻访李白,寻访那轮照亮千古的明月最初的升起之地。</p><p class="ql-block"> 甘肃,是一条流淌着诗歌的长河。从《蒹葭》的苍茫水岸开始,诗情便在此奔涌不息。这里是“秦陇锁钥,巴蜀咽喉”,是无数伟大灵魂必经的驿站。杜甫曾在此栖居,秦州的风霜刻进了他的诗行;李商隐的锦瑟,或许也曾在此拨响过边塞的回音;卢照邻、高适、王昌龄……他们的足迹,他们的吟哦,早已化入这山川草木的气息之中。陇南的山径,天水的古刹,甘南的草原与江河,它们不仅是风景,更是凝固的诗篇,是等待我们重新唤醒的古老韵律。</p><p class="ql-block"> 我们此行,甘南陇西,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 1 溯源问道:我们将深入李白先祖故里——天水秦安,踏访可能承载着李白家族记忆的土地,感受那孕育了“诗仙”豪情与浪漫的山水文脉,在历史的尘埃中触摸那份来自盛唐的文化基因。</p><p class="ql-block"> 2.诗路寻踪:我们将沿着古代诗人们走过的足迹,探访陇南、天水、陇西等诗意盎然的城镇,重走杜甫寓居路,感受“蒹葭”意境,体验玄奘取经传说中的三江口,在那些曾被伟大诗篇吟咏过的山水之间,寻找跨越千年的情感共鸣。 </p><p class="ql-block">3、弘扬文化,交流诗艺:我们寻访李白——甘南陇西李白祖居地研学采风活动的诗人、艺术家欢聚一堂,携手“诗与远方”,共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诗歌艺术、实现文化强国战略大计,既满怀文化传承的荣耀与感动,更感使命崇高,任重而道远!</p><p class="ql-block"> 诗友们,“诗与远方”从来不是虚幻的概念。甘肃,这片交织着雪山草原、戈壁森林、湖泊佳泉的雄奇土地,这片承载着《诗经》源头、李白故里、杜甫足迹的深厚沃土,正是“诗与远方”最完美的结合与诠释。我们即将踏上的,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程,是一次诗的朝圣,是诗的唤醒,是诗的对话,是跨越时空,与李白同醉明月,与杜甫同忧国同忧民。 是诗的传承与新生。寻访,是为了更好地生长。李白的伟大,在于他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和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我们学习他,并非要模仿他的句式,而是要继承他那种拥抱天地、挥洒性灵、敢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的语境下,如何让古老的诗歌焕发新的生机,如何用我们的笔,书写属于这个时代的“诗与远方”,这是此行留给我们每个人的课题。</p><p class="ql-block"> 诗友们,诗和远方在召唤。甘肃,这片拥有“直插云天的皑皑雪峰”、“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神奇碧绿的湖泊佳泉”的土地,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与璀璨诗篇的土地,正以其无言的壮美,等待我们去阅读,去感受,去回应。</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以纯粹诗人的心,踏上这次寻访之旅。去触摸李白的月光,去倾听杜甫的秋风,去感受甘南大地的脉动。愿我们都能在此行中,找回那份最初的感动,汲取那份来自大地深处的力量,让我们的笔尖,也能流淌出无愧于这片土地、无愧于这个时代的诗行。</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愿各位诗友在这片盛唐风骨萦绕的土地上,踏遍陇西月,拾得谪仙笔,让甘南的星河点亮未竟的诗行。预祝采风之旅满载而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