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七十六年才找到你——记五条岭烈士周培青的“回家之路”

清文苑

<p class="ql-block">七十六载春秋流转,七十六年魂牵梦绕。当一封来自江苏省盐城市开发区步凤镇五条岭烈士陵园的信函,悄然抵达沭阳县塘沟镇周集社区居民刘涛手中时,一段尘封的往事终于在岁月深处悄然苏醒。信纸上那行庄重而简洁的字迹,让周家人七十六年的寻亲梦,在2023年的春风中悄然落地,温暖而深情。</p> <p class="ql-block">刘涛手捧信函,双手微微颤抖,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光。他轻声为母亲读着信:“兹有您家先人周培青烈士,经查证,在1947年盐南阻击战中壮烈牺牲,安葬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凤镇庆元村二组(原港南村)的五条岭烈士陵园……”年逾九旬的母亲周锦花听后,泪水无声滑落,哽咽难语。那一刻,七十六年的思念终于找到了归宿。</p> <p class="ql-block">刘涛的外祖父周恒富与外祖母周徐氏育有四名子女:长女周素英、次女周素兰、三女周锦花,以及最小的儿子周培青。作为家中唯一的男丁,周培青自幼聪慧坚强,是全家的骄傲与牵挂。而今,这份牵挂终于有了安放之地。</p> <p class="ql-block">周培青,生于1929年10月,1945年,年仅十六岁的他毅然投身革命,成为华东野战军十一纵三十一旅九十一团的一名战士。1947年11月,国民党军队大举北犯盐城,人民解放军在伍佑、便仓一带设伏,打响了盐南阻击战。这场激战持续四昼夜,歼敌七千余人,却也使两千多名指战员血洒疆场,周培青正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然而,家人最初收到的“因战牺牲”通知,却仅模糊标注为“赣榆县”。此后多年,周家人在寻亲路上艰难跋涉:受限于条件、档案残缺、区划变迁……他们几经辗转,踏遍赣榆,却始终无果,仿佛亲人已化作天边的星辰,遥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至2023年,五条岭烈士陵园守墓人卞康全的执着,为这段漫长的等待画上了句号。五条岭,这片由五条沟叠葬而成的烈士墓群,承载着盐南阻击战中两千多名无名英雄的忠魂。1947年战后,盐东县百姓含泪将烈士遗体安放在五条沟内,堆成东西向的五条土岭,高一米多,长四十余米。解放后,这里逐渐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松柏苍翠,纪念碑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烈士长眠,亲人回家”——2023年,五条岭陵园启动寻亲活动。卞康全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逐页翻阅,在模糊的档案里反复核对,终于从“周培青”三个字中捕捉到微光。七十六年的迷雾散去,周家人的眼泪与思念,终于有了安放之地。</p> <p class="ql-block">当刘涛与弟弟刘建明踏上五条岭的土地时,湿润的春风拂过陵园的青草。他们捧起家乡的水果与祭品,在舅舅周培青烈士的墓前俯身长跪。颤抖的手抚过墓碑,仿佛触摸到七十六年前那个再未归家的身影。“舅舅,你终于回家了……”哽咽的话语里,是三代人跨越时空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五条岭的土岭静默无言,却见证着历史的厚重与生命的尊严。从1947年战火的硝烟到2023年和平的春风,从无名沟壑到庄严陵园,从模糊的档案到亲人相拥的泪光——英雄的“回家之路”,不仅是家属七十六年的执念,更是一个民族对英魂的铭记与告慰。正如卞康全所言:“每一块墓碑背后,都该有一个温暖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如今,五条岭烈士陵园的陈列馆已正式开放,周培青的名字与战友们的故事,化作文字与影像,向世人讲述那段悲壮而光荣的历史。而更多的烈士寻亲之路,仍在继续,等待着被点亮的那一刻。</p> <p class="ql-block">英雄,七十六年才找到你。山河无恙,家国永念。你的名字,终将不再沉默;你的热血,早已融入大地。七十六年后的重逢,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无数英魂的故事,将在代代相传中永恒,在铭记与传承中重生。</p> <p class="ql-block">图片:刘建明、网络</p><p class="ql-block">编写:王汉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