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孔子路 ”第一天

浥轻尘

<p class="ql-block">  为探寻圣贤孔子足迹,以最真切的方式触摸儒家文化的源头脉动,在孔子曾游历、讲学的每一寸土地上,汲取其思想精髓 ,8月15日,骄阳似火,却挡不住一群儒家文化爱好者的炽热初心,一路车上或《论语》声朗朗,或歌声铿锵,载我们奔向济南济阳孔子闻韶处和孔子观礼处。</p> <p class="ql-block">  孔子闻韶处,有一段悠长的历史故事。相传,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来到济阳这片土地。当时,此地正演奏着韶乐。韶乐,乃上古舜帝时期之乐,旋律优美,意境深远,蕴含着天地之和谐、道德之至善。孔子本就精通音律,闻此韶乐,瞬间被其深深吸引。他闭目聆听,沉浸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至真至美、至善至纯的世界。一曲终了,孔子意犹未尽,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此后,他在此处流连忘返,竟“三月不知肉味”,足见韶乐对他的触动之深。从此,这个地方便因孔子闻韶这一盛事而闻名,成为了儒家文化传承中的一处重要地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有“行走的百科全书”之称的冯冠军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闻韶处先向孔子行礼。</p> <p class="ql-block">  站在这片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土地上,听着冯老师用心细致的讲解,我们仿佛能听见韶乐的余韵在空气中回荡。我们静静地伫立,用心感受当年孔子的心境,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似乎在诉说着那段古老的故事,让我们与圣贤的距离无限拉近。汗水湿透了衣背,竟毫无察觉。</p><p class="ql-block"> “千年一脉,人仁为本”,在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我们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一种学问,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对真善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重走孔子路的旅程,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每一站都晕染着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当第二站的脚步踏入莱芜口镇孔子观礼处时,我们仿佛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与千年前的圣贤来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观碑文:镌刻历史的无声诉说</p><p class="ql-block"> 踏入孔子观礼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历经岁月沧桑的碑文。碑身之上,斑驳的痕迹宛如岁月的指纹,记录着时光的流转。我们围聚在碑文前,目光顺着那古朴的字体缓缓游走,仿佛能看见当年工匠们精心雕琢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碑文上的字迹,虽因岁月的侵蚀而有些模糊,但依然能感受到其刚劲有力的笔锋,仿佛是历史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久远的故事。它静静地矗立在那里,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见证了莱芜口镇的兴衰变迁,也见证了儒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发展。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让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p> <p class="ql-block">  听讲解:揭开历史背后的神秘面纱</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孔子观礼处的历史由来,冯老师站在碑文旁,为我们展开了生动得讲解。老师的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带着我们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原来,在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当他来到莱芜口镇时,恰逢季扎在此地为儿子举行一场盛大的葬礼。孔子被活动的庄重与肃穆所吸引,在观礼的过程中,孔子对礼仪所蕴含的道德规范和社会秩序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也进一步丰富了他“礼”的思想内涵。</p><p class="ql-block"> 听着冯老师的讲解,我们仿佛能看到孔子当年站在人群中,专注观礼的身影,对那段历史也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谈感受:心灵碰撞的文化共鸣</p><p class="ql-block"> 听完老师的讲解,有人感慨于孔子对礼仪文化的执着追求,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了那些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礼仪,而孔子的观礼之举,提醒着我们要重新审视和珍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冯老师更是有感而发了六条感悟:1.对后世的丧葬文化影响至今,成为规范;2.礼乐制度成为确切的范例;3.人伦文化自伏羲定婚配以后,由此走上了一个新高度;4.儒家孝文化,从此发端,影响至今;5.从此政治制度中,有了以孝治国的雏形;6.儒家文化中,忠君爱国,从此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感悟,离开了这里。但莱芜口镇孔子观礼处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成为我们重走孔子路旅程中一段难忘的记忆。冯老师更是灵感迸发:“孔子观礼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唐尧禅位文治武功天下大同!”</p> <p class="ql-block">  夕阳的余晖还带着执着的热烈,我们来到了孔庙身旁,等待着一场古老的关门仪式。沉浑的暮鼓声自大成殿前荡开,三响余音便穿透了千年时光。司仪以雅正之姿立于城墙上,执事者列队拾级,衣袂随晚风轻扬,古柏苍枝下的人们倏然静默。礼生挥矛起舞,后相继俯身长揖,朱漆大门在鼓点的渐歇中缓缓闭合。耳旁仍回荡着主持刚刚诵读的《论语》铿铿声,余音激荡在这一方天地共明的文脉长卷里。</p> <p class="ql-block">  夜幕低垂,繁星点点,老师们围坐在温馨的灯下,开启了关于参观孔子闻韶处与孔子观礼处的深度畅谈。“仁爱”“礼义”“忠恕”等不再是书本上的抽象文字,而是化作内心深处的精神滋养。期望通过此行,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传承,让古老的儒家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审核:冯冠军</p><p class="ql-block">文稿:刘桂云</p><p class="ql-block">签发:李永吉</p>